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
水体自净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定义指受污染的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基本恢复或完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狭义的定义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43 万条内容 · 145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水解酸化池及其与厌氧池之间的差别从原理上讲,水解(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二两个阶段但水解(酸化)工艺和厌氧消化追求的目标不同,因此是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水解(酸化)系统中的的目的主要是将原水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特别是工业废水处理。 水解在化学上指的是化合物与水进行的一类反应的总称。比如,酯类物质水解生成醇和有机酸的反应。在废水生物处理中,水解指的是有机物(基质)进入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这一阶段为典型的特征是生物反应的场所发生在细胞外,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氧化反应(主要包括大分子物质的断链和水溶)。研究表明,自然界的许多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能在好氧、缺氧或厌氧条件下顺利进行水解。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