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建筑行业的进步尤为突出,建筑形式日新月异。特别是多、高层建筑,除了高度增高以外,平面布置、竖向体型越来越复杂,结构体系也日趋多样化,这就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抗震设计的目的是使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间内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具有相应的抵抗能力。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分析如下:
1、在结构体系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地震作用进行全面的进行分析,防止地震来袭时对建筑物的破坏。
2、地下部分: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建筑物上部的荷载应均匀分布与地下部分,这样可使其受力构件布置连续、规则、受力均匀;将平面布置复杂的平面以防震缝的形式划分为若干规则的平面;如果上部结构构件与地下结构构件对齐布置,可利用防震缝将与上部塔楼连接的地下部分与其它地下部分脱开;如果上下构件不是同一种结构形式则会形成转化构件,并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还应注重转换层层高的控制,避免形成薄弱层。
3、延性设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结构体系应设计成为强震下呈非线性反应并进入屈服状态,利用结构的延性性能耗散地震的能量,从而使建筑物不至于倒塌,同时也使得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其中,墙、柱的轴压比是影响结构延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严格控制轴压比,使其不超过规范允许的范围。
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措施
设计建筑基础结构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实用,与建筑结构基础有着直接联系。在实际建筑过程中,相同结构的单元需要在地质情况相似的地面上设置,当地基位置出现液化土、新填土、橡皮土等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基础结构的承重能力。其中底框结构是使用范围相对广泛的一种,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对比其他结构也更经济实惠。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结构刚度分布伴有一定的不均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建筑物整体变形,严重时可以造成建筑物局部开裂。因此底框结构在一些高设防烈度地区很难被有效使用,要想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价值,务必将建筑结构的上下设计均匀一致,优化抗震效果。
抗震加固设计
首先是抗震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层,通常情况下的位于建筑顶部,是常见的基础抗震结构设计,能够将地震能量有效隔离,以保障建筑的稳定安全使用。相关设计单位,可以在抗震层顶端与基础结构层之间,留出大于0.8米的空间,更好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对抗震层顶部楼板,从功能角度进行深度分析和利用,像是地下室和半地下室都是很好的建筑资源利用。如果水平受力过大,可以采用安装减震器的手段,将地震的冲击能力通过弯矩和抗震层剪力分散到墙体的不同部位,达到抗震效果。其次是防震缝。
为了更好地预防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工程设计会在恰当的位置安装防震功效的缝隙,将建筑分为不同形状的部分结构。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钢结构工程
返回版块46.45 万条内容 · 113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房屋结构抗震比较,你的房子抗震吗?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有关方面调查显示,该地区住宅多为土木结构房屋,抗震能力很差,容易倒塌。但却没有水泥结构的房屋倒塌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而受伤人数比较多。反观智利里氏8.8级特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仅有452名。究其原因就是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很多居民建筑都是钢结构,抗震能力很强。因此尽管人口稠密,但造成的伤亡却很少。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钢结构建筑在日本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65%左右。据日本阪神地震后资料显示,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受损率远低于混凝土结构建筑。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