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毛细管在制冷系统的设计关键

毛细管在制冷系统的设计关键

发布于:2023-02-22 16:01:22 来自:暖通空调/制冷技术 [复制转发]

1、在制冷系统的高压侧,不要设置储液器,在保证冷凝器能够容纳全部制冷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有效容积。

因为在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的制冷系统中,若设置储液器或冷凝器容积过大,则当压缩机停机后,制冷剂液体会继续流向蒸发器,严重时蒸发器内液体被压缩机再次启动时吸入,易产生液击,损伤压缩机。

2、制冷系统中罐注的制冷剂应适量且准确,与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气缸和储液器容量相匹配。

加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高压端的压力表,根据不同的蒸发温度,充注的压力不同,因为制冷剂的罐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一般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的罐注量通过设计计算后由试验来确定。

3、选用毛细管时,其内径与长度应有一定的比例。

若毛细管过短,则其流动阻力小,流量大,毛细管内易混入热蒸汽,从而降 ** 冷效率,也易造成液体倒回到压缩机而产生液击现象;若毛细管过长,则其流动阻力大,造成排气压力过高,而进入蒸发器内的液体量不足,造成吸气压力过低。有资料介绍,在同样工况同样流量的条件下,毛细管的长度近似与其内径的4.6次方成正比,即L1/L2=(D1/D2)4.6。

4、适当地增加蒸发器的有效容积。

在使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的制冷系统中,适当地增加蒸发器的有效容积,不仅可以防止液体因回到压缩机而产生液击现象,而且还可以降低压缩机停机时的平衡压力,减少其启动负荷。

5、制冷系统应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水份或杂质的进入。

因为毛细管的内径很小,其水份或杂质的进入很容易造成冰堵或脏堵。一股对其制冷系统中的部件都有其水份含量和杂质含量的要求,同时在毛细管进口处装有干燥过滤器。在实际产品中,往往因为考虑成本,在小系统中很少用干燥剂,只用了价格非常便宜的过滤器。  中国冷冻网提醒:制冷系统的每一个部件都关系到制冷系统的有效运行,小小毛细管,我们必须像压缩机那么重视。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

14.61 万条内容 · 80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制冷系统真空泵抽真空

为了使最后装配获得成功,在制冷系统经过气密性试验和检漏后,必须进行彻底抽真空(简称抽空)。抽真空就是利用真空泵或压缩机对制冷剂循环系统进行抽真空,使系统中的空气和残留水分排出。 压缩机与真空泵的区别 一种操作误区是用压缩机抽真空。很多人甚至分不清压缩机与真空泵有什么区别,而把它们统称为泵,其实它们有许多不同。A、工作职责的不同:压缩机的工作职责是把低压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而真空泵则是要造成系统与大气的一个压力差,它的排气压力不需要太高(即大气压力)。B、性能不同:真空泵相对于一般压缩机主要突出的性能是要达到极低的极限真空度,而且真空泵的排气远远大于压缩机。为什么要强调这两点呢?这要从抽真空的另一个目的讲起,对空调抽真空除了为把空调中的空气抽干之外,还要抽干水份。汽车空调中常会混入水分,水分对整个空调系统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滴水都可能造成空调管路的阻塞即所谓的"冰堵",所以空调系统中一定要减少水分的存在,那么在抽真空时其实除了抽气外,还会利用抽气后达到的负压促成水挥发为水蒸气再通过真空泵强大的吸力将水分从空调中吸走,从而达到抽取空调中水分的目的。据有关专家论证,抽水的时间应是抽气的时间10倍,也就是说用真空泵抽真空并不完全是抽气。要达到抽水分的目的就需要较大的极限真空度和吸排气能力,而压缩机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另外在抽真空的时间上应该注意:不能在压力表组一达到负压就立即停止抽真空的操作,而应再多抽5~10分钟,以达到抽取水分的目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