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故宫博物馆北院:北京“第二个故宫”,被吐槽“像高铁站”

故宫博物馆北院:北京“第二个故宫”,被吐槽“像高铁站”

发布于:2023-01-20 09:26:20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本文为“规划师笔记”精选文章

本文转载自日本设计小站



大项目来了!各位,前阵子有消息称 “故宫博物馆北院区” 正式开工了!



有网友说,建 故宫博物馆北院,就好比在北京这片土地上又来了一个故宫!这还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但看到建筑设计的效果图之后, 大家就开始众说纷纭,甚至有人 吐槽 像高铁站! 怎么回事? 故宫可不能翻车啊!



 斥资21亿!筹备10年!这设计翻车了吗? 


我们不说别的,先来看 故宫北院的设计


从流出的效果图上来看,让人一眼就能get到两种经典的 红黄配色 ,不用多想,这应该就是延续了故宫本尊拥有的配色。



再来看, 屋顶 的设计也同样是从故宫中吸取的灵感,提取了故宫中轴线上太和门至三大殿的尺度用于故宫北院。


按照 官方 介绍 ,这样 的设计是想 故宫的天际线 ,以“金顶华盖 ”的形式 展示给游客。



除此之外,从效果图所展示的建筑正面来看,大门的设计没有复刻故宫的午门 ,而是 用了 比较现代的设计手法


而另一个比较现代的地方,是故宫北院 将园林纳入了展览内部 ,使建筑与园林相映生辉,这么看还是十分特别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效果图,让网友们直接炸了, 评论最多的就是,“ 个建筑太像高铁站了,加上个北京站几个字都毫不违和 ”。


还有网友说, 像加强版的售楼处,看起来不伦不类的 “没有什么审美” “不土不洋” “21亿就建了这样的建筑,失望”。



在此之中,网友们除了吐槽建筑设计,还 吐槽了它的位置


日站君去翻了翻它的选址的介绍,选址于上风上水的海淀区上庄南沙河畔的西玉河。



大家都在说,这个选址真的太远了, 离故宫本尊有30多公里远



当然,在各种声音之中,也有网友对于故宫北院给出向好的评价。


有人说 选址远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很多大型娱乐公园也很远,并不会影响太多。



还有人觉得建筑设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建成 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故宫文化瑰宝。


确实,这次的故宫北院的建造,很大一部分重点是在于展品。粗略的计算 目前故宫园内只展示了大约3万件文物,而这3万件文物只占到故宫186万件文物的2%。



除此之外还有人流量的问题,一些数据显示,2012年故宫的开放区域仅约45%左右,2018年整个紫禁城开放面积扩大到了80%。


但即使这样, 仅2016年人流量就突破了1600万人次 ,故宫所要承载的 压力可想而知。



那么, 为了将186万件珍贵的藏品,更好更大限度地展示给我们 ,所以这才计划的建造了如今的故宫北院。


所以说, 有些网友的看法相当 明智, 如果从这一层面上来讲,故宫北院的外观建筑设计,确实也没有那么重要了,赶紧修起来才是真的!




 古建筑新命题,建筑设计里的老大难!

突然发现, 古建筑 新命题,确实是建筑设计里的老大难! 仅仅 是听着“故宫北院项目”这 几个字,就能猜到是个棘手的项目。


·   35亿香港“天价故宫”也惨遭吐槽   ·

而除了故宫北院,去年香港也建了一座故宫,还花费了35亿!也是 频频被吐槽



背后的 建筑设计师还是严迅奇先生



严迅奇先生是香港知名的建筑设计师,曾参加巴黎歌剧院公开设计比赛, 并成为3位冠军之一


他的代表作 云南省博物馆 、香港会展中心 等等 ,都是国内具有代表性 代风格建筑。


? 云南省博物馆


? 香港会展中心


可以说是近20年来,严迅奇先生是在香港 举足轻重的建筑设计师 了。 但即使是大师制作,还是免不了被吐槽。


香港故宫棕色的外立面 被吐槽像个废弃纸箱。



加上 模仿北京故宫的老设计的大门, 网友: 一整个不中不洋,四不像




但按照设计初衷,一切的细节安排都是有用意的。 外观“上宽下聚、顶虚底实”,形似中国古代的



为了遥相呼应 北京故宫的“琉璃瓦” ,外墙还特意做了纹理效果。



采用的饰面铝板、玻璃幕墙、天然渐变铁饰面板, 为的就是更贴合 北京故宫红墙的视觉元素



那些在网友心里的“不中不洋”,其实是另一种创新。因为在严迅奇先生心里, 香港不需要一个等比例复刻的北京故宫,他需要的是有自己历史、自己文化、自己背景的“故宫”


但最终的设计成果,被争议、被吐槽,似乎香港故宫一直处在是非之中。


· “ 重庆故宫 ”的修缮完全遵从古建筑 ·

在故宫分宫这道考题之下,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以下简称重庆故宫) 算是争议最少的 ,因为它几乎做到了完全的遵从古建筑。



和香港故宫一样,重庆故宫也由一位举足轻重的设计大师 来接手,他就是 张永和 ,中国现代主义建筑之父。



张永和为了重庆故宫的翻新,为了将“新”与“ 旧”做到恰到好处的融合,整个设计之中没有做任何的假古董,是全然的 真的改造,真的修复



就是这个“真”保留住了安达森洋房(重庆故宫前身)的几乎全部,无论是样貌还是建筑中的一砖一瓦。



就比如曾经安达森洋房运用的青砖墙、红砖柱,原有的小青瓦屋面,都被张永和团队小心翼翼的保留住了。




由于每一座建筑都有不同的损坏,不能做统一的修缮处理, 需要完全修复的地方, 用了原木, 部分需要修复的地方,他们则用了胶合木和新的结构。




重庆故宫,自始至终都在履行着单霁翔 (中国文物协会会长) 的那句话,长久的保留需要智慧的设计, 但还是有网友认为 没有新意,只是修缮,并不能说算是设计。


总之,就几个故宫的设计看下来, 古建筑无论是要修缮、翻新、重建,在建筑设计界都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古建筑翻新,到底该如何设计?  


但不仅只有故宫,国内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建筑都在面临着这个问题。刚刚大火过后的 万安桥 ,将要全部复刻古建筑,还是以新代旧?




除了国内,国外也是一样的。本文为“规划师笔记”精选文章。大名鼎鼎的 卢浮宫 ,在阿布扎比设立的卢浮宫分宫,它的建筑设计是不是也得到了质疑?


但其实怎样设计,无论最终成品如何, 免不了吃力不讨好。 毕竟没有几个建筑设计师,会成功地把古、今、当地文化三者结合 出完美的答案。


但我们始终还是要考虑, 当年老一辈的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古建筑给我们,那么我们又想留给后辈什么样的建筑呢?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中的年味:这是什么红红火火的画风?

"   年味 建筑是什么画风? 辞幕尔尔, 烟火年年, 红火的建筑, 不一样的年味。 岁末元春,繁华初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