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家部委共同实施的一项科技历史人文工程。十余年来,已有近六百位老科学家接受采集,全国上百家单位投入采集工作,累计获得实物原件14万余件、数字化资料近34万件,音频资料近56万分钟、视频资料近47万分钟,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以及从事中国现当代科学史和科技人物研究、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系根据“采集工程”历史资料整理而成,在“中国科学家”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以飨读者。
上世纪80年代,他来到飞沙走石的“干沙滩”,投身于当地农业科研事业。
200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在给时任中科院院长的感谢信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保所科学家刻苦钻研、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留给宁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固原上黄基点辛勤工作的科学工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的骄傲,是宁夏人民的功臣”。
这位科学家,就是我国“旱地农业”的奠基人、作物生理学和作物栽培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
山仑院士
1933年,山仑出生于山东黄县。他成长于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家中生活十分贫困,但父母从没放松过对孩子学业的要求,在母亲“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教育理念下,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938年,全家合影(左一为山仑)
1950年夏天,山仑报考了山东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
经历过战乱年代的山仑深知农业对于新中国有多么重要,它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爱党爱国不是一句空话,要把它们具体化,要转化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对土地的热爱……”这番话,也如醍醐灌顶,在农业天地里干出一番作为的理想,成了山仑毕生的追求。
1953年,大学期间单人照
1954年,山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这个研究所地处西安以西80公里的杨凌。
“从北京到杨凌感觉反差太大,当时这里破落不堪,没电没水,只能轮流用扁担挑水吃,晚上点的是蜡烛。但我认为,科研和艰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从没有觉得苦,搞科研就不能怕吃苦!”
1958年,山仑被选派赴莫斯科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水分生理实验室,师从苏联著名灌溉生理学家彼季诺夫,并于4年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右一为山仑)
1965年,山仑被派到山西河谷地区的五里后大队“蹲点锻炼”。恰巧,那一年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旱,全年降雨量仅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一半,秋作物生育期的降雨量仅为常年的三分之一。
面对干旱“重症”,山仑利用自己所学的作物水分和抗旱生理的专业知识,结合传统的抗旱方法,与同去蹲点的6名同事带领村民和旱灾进行了科学而顽强的斗争。
那段时期,他每天数次到不同的田间地头去观察、记录,以掌握旱情与作物生长发育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在这里,他目睹了作物正常生长到枯萎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到了各类作物在干旱条件下所展示出的千姿百态。
他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有限的条件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得出了“与其他作物相比,高粱叶片具有在低水分含量下维持较高膨压能力”的结论,同时还发现“玉米虽对水分十分敏感,但其生长后期抗旱性有显著增强”。
此后,他带领团队,组织村民,通过少量补水方法使全村冬小麦得以按时播种,且保证了全苗。五里后大队当年的粮食产量仅略低于正常年份,实现了大旱之年的粮食自给。这一办法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大家都说,中科院派来的科技人员能够为生产解决难题。
这次经历让山仑意识到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发展的可能,成为他将科学理论与成果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的开端。他根据生长正常的玉米地反比萎蔫严重的玉米地土壤水分含量低得多这一现象,提出了“干旱条件下黄土高原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不是降水不足,而是对降水未能有效利用”的论点,藉此走上了实践“农业中少量水高效利用”之路,继而引申出“有限水高效利用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提出了“生物节水”的重要理论,据此可以实现“既节水又增产”的双重目标。
西吉、海原、固原曾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山仑在宁夏固原县委任副书记时,根据宁夏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山区严重的干旱给春播保苗造成困难的现实,开展了作物逆境成苗的研究。
当地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山仑和同事们在进行野外调查时,时常只能七八个人挤在一张炕上。如果吃饭能就点儿腌菜,大家都会觉得很满足。
有一次,在汽车上,山仑的胆结石病突然发作,一路上疼得他满头大汗,蜷缩成一团,只能强忍着到达固原。可做完手术没休息多久,他又因为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很快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80年代,凭着顽强的毅力、献身科研的精神,山仑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旱薄,作物低产的状况,经过大量研究和野外考察,得出了“关键是水、出路在肥”“提高产量、改善黄土高原面貌的首要办法是增施肥”等建议。他还推荐和创新了山区旱地增施化肥技术,这项技术很快在宁南山区推广应用了9万多公顷,增产20%-50%,并在一个时期内成为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粮食增产的主导技术。
在此期间,山仑组织了近二百名科技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了综合考察。根据考察结果,他提出了“自给性农业、保护性林业、商品性畜牧业”的农业发展目标。这个“三性”概念,经过扩展深化,后来被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处理黄土高原农林牧关系及开展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
1984年,宁夏固原县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综考成果审定会留念(前排右7为山仑)
因为贡献突出,1988年,山仑获得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这被视为我国野外科学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1988年,中国科学院授予山仑“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
1954年参加工作后,山仑先后在山西蹲点一年,在陕北试验基点工作五年,在宁夏固原主持综合考察与开展研究十多年。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黄土高原。进入21世纪后,年近古稀的山仑依然没有停下为我国旱地农业奋斗的脚步,继续为再造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调查研究,献计献策。
他率领由河南大学、河南省农业厅和河南省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对河南省新安县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他和石元春院士牵头,在北京举行了以“生物节水技术及其发展前景”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67次学术讨论会;
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能否实现大量节约灌溉用水——我国节水农业现状与展望》的报告,提出“到2020年前后,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在现有的基础上每年节约1000亿立方米是有可能做到的,现有农业节水规划所提发展速度过慢”的观点……
山仑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1998年,他应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邀请,任该校兼职教授。在这里,他除了推动大学的科研事业发展,把握科研课题的方向之外,把重心放在建设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上,先后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山仑还用自己本该在河南大学享受的津贴设立了一项“奖学金”,来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左三为山仑)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未来仍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如今,山仑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开展多项科研与顾问咨询工作,孜孜不倦地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与理想。他用67年的奋斗、专注和坚守,把一生献给黄土高原和旱地农业事业,将宝贵的科学精神传播得更深更远……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向水土保持先辈致敬!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