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南方古建筑脊饰鸱尾形象考

南方古建筑脊饰鸱尾形象考

发布于:2023-01-16 10:34:1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01

鸱尾起源



鸱尾是中国古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兽形装饰。《辞源》中的解释为:“宫殿屋脊正脊两端构件上的装饰,以外型略如鸱尾而称。”[1]其名称由最初的“鸱尾”(蚩尾),至唐代演变为鸱吻。亦称“正吻”、“大吻”、“龙吻”、“吞脊兽”[2]。


关于鸱尾的演变,《辞源》中认为,汉人称其为鸱尾,后来样式发生改变。根据汉代不同地域的建筑明器资料以及《水经注》《读礼通考》中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鸱尾最先产生于东汉晚期的中原地区[3]。秦汉时期,脊饰盛行凤鸟纹样,按照古代阴阳家五德始终的学说,汉为火德,崇拜火鸟朱雀即凤凰[4]。另外,汉高祖刘邦为楚人,楚之先人崇火尊风尚赤,因而汉代流行凤类脊饰。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等图像资料中,可常见建筑脊饰上的凤鸟图形。汉太初元年,汉武帝在长安刚刚建成的柏梁台遭火灾而毁,有越巫趁机上谏,以巫术厌(灭) 火。《事物纪原》卷八引《唐会要》曰:“汉柏梁殿灾,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则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灾。”[5]汉武帝接受了越巫的进谏,于是大起建章宫,设鸱尾之像。从此,鸱尾逐渐替代了朱雀、凤凰,立于殿堂屋脊,用于防火避灾。


但已知的汉代资料中并无关于鸱尾形象的记载,也未有“鸱尾”之名称,至晋代,文献中才出现鸱尾的真正记载。《晋书》卷29《五行志下》曰:“(义熙)五年六月丙寅,雷震太庙,破东鸱尾,彻柱,又震太子西池合堂。”[6]《晋书》卷10《安帝记》曰:“(义熙六年五月)丙寅,震太庙鸱尾。”[6]晋代鸱尾的应用增多,形状渐趋分明,并成为一种建筑传统。《萧摩诃传》曰:“旧制三公黄閣,听事置鸱尾,后主特赐摩诃开黄阁,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7]可见,当时鸱尾是一种特权标志,除三公黄阁听事置鸱尾,禁止民宅任意装置,非经恩赐特许不能僭用。鸱尾的使用是一种官式做法,成为标志建筑等级的载体。



02

鸱尾鱼形吻之演变



《辞源》中鸱尾“又名蚩尾、祠尾。”《苏氏演义》卷上曰:“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8]古人认为蚩为水精、海兽,翘起尾巴能高于头,能辟火灾,最早的脊饰做成鱼尾状,也许是仿制蚩尾。


“祠尾”可能为南方口音之误,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之《书证》一节中记:张敞撰《东宫旧事》为什么称鸱尾为祠尾?颜之推解释:“张敞者,吴人,不甚稽古,随宜记注,逐乡俗讹谬,造作书字耳。吴人呼祠祀为鸱祀,故以祠代鸱字。因为作者张敞是吴地人,不太研习古事,随手记述注解,顺从乡俗的错误,造作了这类字体。吴地人称呼祠祀为鸱祀,所以用祠代鸱字。”[9]《汉书》曰:“越巫请以鸱鱼尾厌火灾。今鸱尾即此鱼尾也。”[10]从汉代明器、画像石、画像砖上,可见其阙台楼阁建筑正脊两端上翘,形象虽不具体,但似仿蚩尾式样(图1-1)


图片

图1-1


东晋时期,殿宇上脊饰鱼尾的形象渐趋明显。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太元年间的墓中壁画,所绘“龙楼”的正脊似有鸱尾形象(图1-2)。麦积山石窟140窟右壁北魏壁画,其中一座歇山式屋顶的大殿,两端鸱尾整体卷如鱼尾,鸱尾形象已非常清晰(图1-3)。真正的鸱尾图像出现于北朝时期佛教石窟的雕刻中。形似鸟翼,虬尾上指,背后无鳍,身内无雕饰,应是鸱尾中比较原始的、早期的形象[11]。


图片

图1-2


图片

图1-3


唐代鸱尾的形象更加完整,造型简洁,形象敦厚。1974年发掘的唐太宗昭陵献殿遗址,出土的灰陶质鸱尾,是目前见到的古代鸱尾中最早的实物(图1-4),鸱尾整体造型上薄下厚,尾上指微弯,侧面还有鳞状造型,呈鱼尾形。从汉到唐约四个世纪的时期,鸱尾几乎一直保持这种鱼尾形式不变,至到唐晚期,造型发生变化,开始向兽头、鱼尾状过渡,“尾”变成“吻”,名称也随之改为“鸱吻”,这是鸱尾形状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四川乐山凌云寺中唐时期摩崖石刻中的鸱尾(图1-5),前端已成鱼头的样式,张口吞脊,整体造型已变成 “吻”。鸱尾与大脊相接的部位加进了类似鱼头状的东西,象是一种怪鱼张开巨口吞食大脊的样子[12]。正如宋人彭乘在《墨客挥犀》中所言:“唐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时易名为鸱吻。状亦不类鱼尾。[13]”


图片

图1-4


图片

图1-5


唐宋时期鸱尾南方也叫鱼尾图,而且是地道的鱼形[14]。四川乐山龙泓寺中唐时期的摩崖雕刻中是已知最早的完整形态的“鱼形吻”[15](图1-6),《大堂五山诸堂图》中南宋金山寺佛殿和何山寺钟楼的脊饰(图1-7),展现了南方典型的鱼尾吻形象,尾部弯曲向上,身上饰满鱼鳞,鱼嘴含脊,完全是一条写实的鱼。


图片

图1-6


图片

图1-7


宋以后,鸱吻的形象加进了龙的成份,从鱼向龙转化。宋徽宗赵估名画《瑞鹤图》中端门屋顶脊饰(图1-8),可见鸱尾头、眼和身上的鳞片和龙的造型一致;北宋南京夫子庙大殿和南宋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的屋顶鸱吻 (图1-9),已是兽首与龙尾的样式。明清时龙形吻应用更为普遍,名称亦演变为“龙吻”,造型千姿百态。鸱尾由凤鸟转化为鱼尾形式,最后演变为龙形,但鱼形吻这一形态一直在南方古建筑中广泛运用。


图片

图1-8


图片

图1-9



03

南方鸱尾形象来源



鸱尾与摩竭


盛唐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摩竭的形象传入中国。摩竭是古印度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海中巨兽,鱼尾鱼身,长鼻利齿,印度人认为它是水中之精,奉其为水神。《阿含经》中描述其形象为:眼如日月,鼻如太山,口如赤谷。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12世纪,摩竭纹一直流行于印度。关于摩竭的神话在四世纪末已传入中国[16],长鼻、翅膀和鱼尾形象,至今乃在尼泊尔和我国西藏地区流行。中国较早的艺术作品中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宋摹本),就曾出现卷曲着鼻子的有翼巨鱼形象。隋唐之际,在中国流传的摩竭纹,逐渐改变其外来凶恶的基本形式,出现了象鼻、巨牙、飞翅、鱼尾为构造特点的形象,这种鱼龙图案在中国运用广泛,如唐代鎏金银盘内底部的摩竭纹样(图1-10),这种形象也同时运用在建筑正脊的鸱尾上。


图片

图1-10


国内有些学者认为鸱尾的造型源于印度的摩竭鱼形象,如臧丽娜在《鸱尾考略》一文中,根据佛教南传对越巫的影响,以及鱼龙纹成型的时间段等为依据(这里不再赘述),认为鸱尾原型就是摩竭形象,笔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早期文献中,将汉以来建筑正脊两端高高突起的部分与“鱼尾”相联系,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国古有在建筑上安置凤鸟的习俗,汉代流行凤鸟纹样,其渊流可推溯到仰韶文化庙底沟的凤鸟图形。如果把汉代建筑形象中出现的硕大正脊与庙底沟凤鸟图形相比,大致可以推测这种正脊两端翘起的部分对应的是凤鸟图形的羽翼[17]。汉代凤鸟纹演变为鱼形鸱尾也是有据可考的。


古文献中“鸱”原本为鸟类,《玉篇》中解释为“凫属”,《尔雅·释鸟》中解释为“鸱鸮”。而在商以前,所谓“凤鸟”,于东夷系统,实则即鸮鸟与鹰鸟[18]。《正字通》解释:“鸱似鹰稍小,尾如舟舵,善高翔。”古人认为鱼和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如《庄子·逍遥游》云:“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19]”《淮南子·地形篇》又云:“鸟鱼皆生于阴,阴属于阳。故鸟鱼皆卵生。鱼游于水,鸟飞于云,故立冬燕雀入海,化为哈。”[20]


凤鸟形象在神话传说还具有鱼尾的构造特征,《说文解字》曰:“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像也,鸿前,鹿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颈,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21]《尔雅·释鸟》云:“鶠,凤。瑞应鸟。鸡头,燕颌,蛇颈,鸿身,鱼尾,五彩色。高六尽许。”[22]《山海经·南山经》记载:“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五彩而文,名曰凤,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歌舞,见则天下大安宁。”[23]意即凤凰头上花纹为“德”;翅膀花纹为“羲”;背部花纹为“礼”;胸部花纹为“仁”;腹部花纹为“信”,出现则天下太平。可见,鱼尾之凤为祥瑞之兆,而鸱与凤的鱼尾之型相似,《札朴》卷五《鸱》曰:“鸱,鹰类,尾齐,庙殿鸱尾象之,喜回翔而不甚高,俗呼 ‘饿狼鸱’。”[24]汉人将其饰于屋脊,有祈求祥瑞辟邪之意,后来凤鸟纹逐渐转化为鱼尾,饰于正脊两端,一方面为了满足建筑功能需要,另一方面则反映古人辟邪祈福的美好寓意。


鸱尾“在中唐以前,形取鸟翼,意祈安宁;中唐之后,则鱼、龙交替,以镇怪免灾。”[25]中唐以后,出现的“鱼龙纹”鸱吻可能受当时流行的摩竭纹的影响,两者具有相同的原型和辟邪功用(后文有祥细分析),外来的摩竭形象只是与中国讲究务实、辟邪趋善的鱼文化相融合,受其影响,逐渐演变成一种象征符号,并表现在鸱尾造型的演变过程中。


鸱尾与南方民俗文化


《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海之渚,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名曰禺 <豸虎> 。黄帝生禺 <豸虎> ,禺 <豸虎> 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 <豸虎> 处东海,是惟海神。意即黄帝一族分出禺 <豸虎> ,住东海,禺 <豸虎> 族又分出禺京——鲸鱼族,禺京族住在北海,他们是海神——海上捕鱼驾舟能手。[26]禺京为北海有名领袖,以鲸鱼为图腾,被尊为北方水神。“据考征,禺京即夏禹之父鲧,其后代一支为夏族,到河南出嵩山一带,创立了夏朝;另一支为番禺族,南迁至越,广东番禺即为番禺族活动留下的地名。”[27]《山海经·海内外经》有记载,云:“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意思是说鸟图腾的帝俊分出禺号 <豸虎> ,禺号分出淫梁,淫梁分出番禺,(番禺族)开始造大船。郭郛注:淫梁的“淫”,音近鹰,有鸟族的之意;“淫”又或作“经”,“淫梁”声近同禺京。[26]


禺京(鲧)是中国洪水神话中一位悲剧色彩的英雄,《拾遗记》曰:“尧命鲧治水,九载无绩,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时扬须振鳞,横修波上,见者谓为‘河精’。羽渊与河海通源也。海民与羽山之中,修立鲧庙,四时以致祭祀,常见玄鱼与蛟龙跳跃而出,观者惊而畏也。”[28]


后世南方民族祭祖风极盛,至今,珠江三角洲的粤人乃有强烈的祖先崇拜的传统,广东佛山祖庙内即供奉真武帝之像。真武帝为道家所奉,宋时因避圣祖赵玄郎讳,改玄武为真武,真武帝也即玄武。《后汉书·王梁传》 曰:“玄武,水神之名。”唐代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29]“道家谓北方为玄武,通俗名为龟蛇。但北方龟较少,郭璞注:‘北方禺强,黑身’,疑黑身乃鱼身之讹,此鱼身是鲸身之误,后误为龟身。北方玄武是鲸与海蛇的合称,误为龟蛇。郭璞注:禺京即禺强也。禺强又分出禺京(鲸)。”[26]可见,佛山祖庙供奉之真武帝的真身应为番禺族的祖先禺京,禺京死后化身为鲸,被奉为“水神”。


在华夏初民的神话思维中,鱼类除了被尊奉为辟邪消灾的保护神,还和星象联系在一起,水族之神死后在星系中自有定位。王充《论衡·势物篇》云:“东方木也,其星苍龙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鸟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天有四星之精,降生四兽之体。”[30]《墨客挥犀》亦云:“汉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像,冠以屋以禳之,今亦有。”[13]明代孙传能在《剡溪漫笔》中认为唐宋间鸱尾造型或仿天上“鱼尾星”。


秦汉时期还盛行鲸鱼镇压慧星这一迷信,《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一》记载秦始皇引水建兰池,于池边刻鲸:“兰池陂,即秦之兰池也,在县东二十五里。初,秦始皇引渭为长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32]《三辅黄图》卷四《池沼》也记载了汉代在昆明池和太液池边刻石鲸鱼,“昆明池三百三十二顷……池中有章鱼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又曰:“建章宫北有池,以象北海,刻石为鲸,长三丈。”[32]“1973年在西安北陕高堡子村西侧便发现巨型石雕,正处于太液池北岸,与史籍记载方位和形象基本符合。”[33]慧星在古代被称为妖星,是一切灾变人祸的象征,因形似扫帚,还有“除旧更新”的征兆,与“改易君上”相关联,《淮南子·览冥》曰:“鲸鱼死而慧星出。”[20]鲸鱼不死,则慧星不出,鲸鱼被视为慧星的克星,杨慎在《异鱼图赞笺》卷三中称鲸为“鱼王”,“海有鱼王,是名为鲸,喷沫雨注,鼓浪雷惊,目作明月,精为慧星”。[34]秦汉刻石鲸鱼,目的是镇克慧星,使帝王能长久稳坐江山。


据此推断,汉代建筑正脊两端突起,应模拟海中鲸鱼形象,即“鱼虬”,只是汉代艺术风格稚拙敦朴,注重整体效果,不讲求细部具象刻画和真实感,艺术效果更重意象表达,这从霍去病墓前的雕塑可见一斑。汉代建筑正脊两端翘起的样式应为凤鸟纹向鱼形纹过渡的雏形,功能上用于驱邪避灾,另外还有克制慧星,使帝位长久稳固,永保社稷平安之意。因此,鸱尾诞生之初便成为一种特权,只能用于皇家宫殿建筑之上,其余臣庶等非经恩赐特许不得僭用。


南方地区历来重鬼神祭祀、图腾崇拜,脊饰长期流行鱼形吻也可能与此遗俗有关。这也是图腾崇拜文化与阴阳五行以水克火学说及巫术三者结合的产物[35]。鱼形吻在各个朝代的南方地方建筑中被普遍应用。如上海真如寺大殿正脊的元代鱼吻(图2-1)、景德镇王仲舒祠堂的明代鱼吻(图2-2),形态写实;贵阳弘福寺戗脊清代鱼吻(图2-3)、广东德庆宫大成殿元代的鱼吻(图2-4-a-b)以及贵族从江、榕江、黎平侗族村寨鼓楼角脊鱼吻(图2-5),尾巴更似激浪中的鲸鱼;另外还有浙江闽北等地方古建筑鱼吻(图2-6-a-b-c),鱼形写意,富有地方特色。这种鱼形吻还东传到日本,如日本大阪天守阁鱼形吻(图2-7),与鲸鱼之形极为相似。


图片

图2-1


图片

图2-2


图片

图2-3


图片

图2-4-a-b


图片

图2-5


图片

图2-6-a-b-c


图片

图2-7


鸱尾与鳌鱼


吴越及百越一带,地处东海及南海之滨,产生许多有关“海中大鱼”的神话,鳌鱼为神话中潜伏海底的巨型神龟,东汉王逸注《屈原·天问》曰:“鳌,大龟也。”[36]《列子·汤问篇》中就记载有女娲断鳌足创世的神话,“天地亦物也。物有千足,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37]在许多民族的创世纪神话中,神龟为支撑世界的载体,具有浮天载地的功能。


吴越地区的村民却历来流传鳌鱼与地震的神话,“鳌鱼是地震之源,认为大地是一块漂浮于海面上的青石板,由五条巨鳌轮流顶着,一条轮流换班,一年休息一次。不料,其中一条巨鳌在渭河里玩时被姜太公用缝衣针钓走,剩下四条巨鳌不能再换班休息,顶累了被更换肩膀,这时大地便会震动,引发了地震。”[38]王逸注引《列仙传》曰:“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何独以安之乎?”[39]“抃”即拍手,巨鳌背着蓬莱之山而拍手起舞,神山又怎能安宁呢?必然要发生地震了。《列子·汤问篇》中,还记载帝令禺京命鳌鱼负神山(大地)的神话,“帝命禺疆,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五山始峙。”[40]


古代闽粤地区,将鳌鱼视为“大鱼”崇拜。《太平广记》“东海大鱼”引《玄中记》云:“东方之大者,东海鱼焉。行海者一日逢鱼头,七日逢鱼尾。鱼产则百里水为血。”[41]“南海大鱼”引《广异记》记载岭南节度使何履光,见海中大鱼的情形,曰:“开元末,海中大雷雨,雨泥,状如吹沫,天地晦黑者七日。人从山边来者云,有大鱼,乘流入二山,进退不得。久之,其鳃挂一崖上,七日而山拆,鱼因而得去。雷,鱼声也;雨泥,是口中吹沫也;天地黑者,是吐气也。”[43]


古代创世神话中鳌鱼又变身为鲸鱼,世界很多民族的神话故事中,大地是由鲸鱼支撑着。“布里亚特人说,神母在创世时造了一条大鲸鱼,并把世界树立在它的背上。”[42]中国古代神话中,鲸鱼还有“水神”的身份,《太平广记》“鲸鱼”引《广异记》记载:“开元末,雷州有雷公与鲸斗,身出水上,雷公数十在空中上下,或纵火,或诟击,七日方罢。海边居人往看,不知二者何胜,但见海水正赤。”[41]


至今,鳌鱼仍为南方广州一带乡民所崇拜,在番禺沙涌村附近仍然流传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鳌鱼舞,鳌鱼被当地村民视为“吉祥鱼”。神话中鳌鱼也由模糊的龟、鱼形象幻化成数种动物拼凑的合体造型,头部似龙,尾部似鱼,称之为“鱼龙纹”,和印度“摩竭”纹一致。《翻译名义集》卷二《畜牲篇》曰:“摩竭,或摩伽罗,此云鲸鱼。雄曰鲸,雌曰鯢。大者长十余里。”[43]《事物异名录·水族》又云:“《华夷志》:‘海中大鱼,口可容舟,其名曰摩竭。’按摩竭,梵语,即鲸鱼也,其雌曰鯢。”[44]可见,摩竭传入本土后,已完全融入中国古代的民俗文化中,成为创世神化中的主角,拥有不凡神力,摩竭、鳌鱼、鲸鱼已全然三位一体,为中国古代南方先民所尊崇,南方广为流行的鱼形吻脊饰,自然少不了这三位幻化的动物纹样。


广东古建筑的鳌鱼饰十分盛行,如广州光孝寺大雄宝殿的鳌鱼吻(图2-8-a-b)、佛山祖庙正脊鳌鱼(图2-9-a-b-c-d)广东陈家祠脊饰以及龙母祖庙山门正脊鳌鱼饰(图2-10-a-b)。造型龙头鱼身,和南方写实的鱼形吻、龙吻不同。


图片

图2-8-a-b


图片

图2-9-a-b-c-d


图片

图2-10-a-b



04

结语



富于浓郁地方特色的鱼形吻,是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千姿百态的造型丰富了中国古建筑屋脊的艺术形象。“鱼形吻”与南方的民俗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紧密联系,是南方远古民族图腾崇拜的产物,其造型与外来宗教文化存在某种联系,也可以说是中华传统“鱼龙”文化孕育了鸱尾这一艺术形象。它从诞生起便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在演变过程中,又寄托着人们祈寓吉祥的美好愿望,这也正是鸱尾最富有魅力的思想内涵。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作者:王海霞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原题目:《中国南方古建筑脊饰鸱尾形象考》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别鸣谢:王海霞老师


知识点:南方古建筑脊饰鸱尾形象考

某南方商业古建筑CAD图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传统建筑动物纹瓦当发展浅谈

瓦当,中国传统建筑檐口处用以遮蔽椽头的建筑构件,是随着建筑技术发展出木构屋架及制陶工艺发展进步的过程而产生的。目前所发现最早的瓦当出土于陕西扶风召陈西周中期宫殿建筑遗址和岐山李村西周遗址。瓦当是勾头瓦的前端,形状主要有半圆形与圆形两种,少数有大半圆形瓦当,秦代之后以圆形瓦当为主。瓦当具有正背两个面,正面施纹饰,称为当面,背面通常为素面。当面边缘一圈高起的棱称为边轮,半圆瓦当中如无边轮则称之为缘。圆形瓦当当面中心点称为当心,划分当面的凸直线称为界,划分的空间称为格(图1)。从材质上来讲,古代瓦当以泥质灰陶为主,琉璃瓦的使用至迟从北魏开始,在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宫殿遗址已发现琉璃瓦构件,元代开始广泛使用琉璃瓦,明代有了极大发展,清代承袭明代工艺并有所提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