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溶解像素墙”

“溶解像素墙”

发布于:2023-01-03 16:17:03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在 2017 年,建筑师向委托人承诺做出一面“溶解像素墙”——一个开始是完好无损但逐渐分解在空中的结构。他们对那一瞬间所做出的承诺非常有把握,却不了解将来会面临怎样的冒险与考验

为什么需要一堵“逐渐消失”的墙?建筑师希望加强与隔壁邻居的私密性,同时仍然给地下室提供充足的日光。为了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溶解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此后的几年里,建筑团队为该承诺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们花了数百个小时来开发图案规律和建构系统。但将这种幻想纳入有限的预算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明白,虽然物理学(Physics)和 Photoshop 都以字母 P 开头,但这也就是它们仅有的相似之处了。

建筑团队一路努力且彷徨着,害怕无法等到这项挑战最终结果的落地。第一个场地模型不稳定、第二个太重、第三次是超出预算,还有第四第五等等......这些困难都并不容易,也不简单。

直到 2022 年 8 月,建筑团队终于如愿以偿将构想化为现实。 这年夏末,这面墙就像他们设想那般屹立不倒,逐渐溶解于空中。


项目图纸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三层平面图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马岩松“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新作

西江东去,涛声依旧。菜田、鱼塘、榕树下,静看江畔日新月异。墟市、饼店、船渡,庭前不再繁闹,生活仍在起落轮转。昔日疍家人的殿堂,今披上七彩新衣,新与旧的共生,能否带你跳出眼前的斑驳,感知新生的生命力和能量,畅想未知,拥抱未来。装置所处的旧市场楼位于太平墟,面朝西江。北方赶集,南方趁墟。太平墟始于明末盛于近代,曾是连接粤东与粤西的水路上的重要节点,八九十年代,渔民、商人、村民每逢农历三六九便在此聚集商贸买卖,这里是当时西樵最耀眼的“地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