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厂调试启动期间或正式运营期间,运营人员可能都会见到曝气池中会出现泡沫,而且泡沫的种类及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在日常的调试或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泡沫对运营有什么指导意义,又该如何处理这些泡沫呢?
泡沫是活性污泥法处理厂中常见的运行现象。
一般
可
分
为
两种,
一种是化
学泡沫,另一种是生物泡沫。
化学泡沫是由污水中的洗涤剂以及一些工业用的表面活性物质在曝气的搅拌和吹脱作用下形成的。在活性污泥培养初期,化学泡沫较多,有时在曝气池表面会形成高达几米的泡沫。这主要是因为初期活性污泥尚未形成,所有产生泡沫的物质在曝气作用下都形成了泡沫。随着活性污泥的增多,大量洗涤剂或表面物质会被微生物吸收分解掉,泡沫也会逐渐消失。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污泥大量流失,导致污泥量减少, F/M剧增,也会产生化学泡沫。化学泡沫处理较容易,可以用水冲消泡,也可以加消泡剂。
较难处理的是生物泡沫,它是由称作诺卡氏菌的一类丝状菌形成的。化学泡沫呈乳白色,而生物泡沫呈褐色,可在曝气池上堆积很高,并进入二沉池随水流走,产生一系列卫生问题。首先,生物泡沫蔓延至走道板上,使操作人员无法正常维护。另外,生物泡沫在冬天能结冰,清理起来异常困难。夏天生物泡沫会随风飘荡,形成不良气味。目前,预防医学还认为诺卡氏菌极有可能成为人类的病原菌。如果采用表曝设备,生物泡沫还能阻止正常的曝气充氧,使混合液DO降低。生物泡沫还能随排泥进入泥区,干扰浓缩池及消化池的运行。用水冲无法冲散生物泡沫,消泡剂作用也不大。有的污水处理厂曾尝试用加氯解决,但收效不大,因为诺卡氏菌产生于活性污泥絮体内部。增大排泥,降低SRT,有时稍有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已发现诺卡氏菌有多种,绝大部分的世代期长,而有的世代期仅2d,采用增大排泥方法,只能去除世代期长的那部分诺卡氏菌。综上所述,生物泡沫控制的根本措施是从根源上入手,以防为主。
生化系统的泡沫比较好的分类方法是通过颜色和黏度进行分类,另外确认泡沫不同的颜色和黏度能够知道判断目前活性污泥所处的状态。
(1)棕黄色泡沫。泡沫产生时数量不多,靠近曝气四周液面少量产生,沿辐射方向逐渐消散,到四周开始积聚。泡沫颜色呈棕黄色,泡沫色与当时活性污泥颜色相同。泡沫呈易碎状态,所以此类泡沫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严重的积聚而导致大量浮渣产生。其指导意义是:活性污泥处于老化状态,部分活性污泥因为老化而解体,悬浮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在曝气状态下均匀附着在泡沫中,导致泡沫破裂的时间延长,这为泡沫积聚创造了条件。
(2)灰黑色泡沫。泡沫数量、产生过程、积聚、易碎性与棕黄色泡沫特性相同,但其颜色中带有黑色的成分,所积聚的产物也呈灰黑色。其指导意义是:活性污泥处于缺氧状态,缺氧的状态可使活性污泥出现局部的厌氧反应,这样,原本处于好氧状态的活性污泥就会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出现死亡,同样也就会附着在曝气后的气泡上了。所以,如果看到产生的泡沫呈灰黑色的话,除了确认进水是否含有黑色染料废水外,要确认生化池是否在局部有曝气不足产生的厌氧情况发生。
(3)白色泡沫。白色泡沫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常见于负荷过高、曝气过度等。通常情况下,黏稠不易破碎的泡沫,常见于活性污泥负荷过高,而且此时的泡沫色泽鲜白,堆积性较好;而黏稠但易破碎的泡沫常见于活性污泥的过度曝气,而且此时的泡沫色泽为陈旧的白色,堆积性差,只会发生局部堆积;洗涤剂的流入也会发生白色的泡沫,因为洗涤剂的存在,增加了水体的表面张力,最终导致泡沫的形成。
(4)彩色泡沫。彩色泡沫常发生于生化系统流入了带颜色的废水,通常这些带颜色的废水具备较高的有机物浓度,在曝气的作用下,容易导致类似高负荷时产生的泡沫。由于水体本身就带有颜色,自然产生的泡沫也会带有颜色。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总结的不错,对处理曝气池泡沫问题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