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武汉古建筑故事——“四塔二桥一牌坊”

武汉古建筑故事——“四塔二桥一牌坊”

发布于:2022-12-06 16:53:06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城市,武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盘龙城遗址,在上千年的朝代更替后,现在武汉三镇内,有7座建筑能真正被称为“古建筑”。


图片


它们就是所谓的“四塔二桥一牌坊”:


“四塔”:洪山公园的无影塔、洪山宝塔、黄鹤楼的胜像宝塔、汉阳公园的石榴花塔


“二桥”:武昌的北洋桥、汉口的保寿硚


“一牌坊”:汉阳的贡院牌坊


下面让我们一起寻找百年甚至千年前,藏在这些建筑里的武汉“秘密”。


胜像宝塔

图片

如果从黄鹤楼面朝阅马场方向的正大门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胜像宝塔。


这座宝塔始建于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是国内最有代表性的密宗佛塔之一,也是全国惟一有完整的内外结构资料的元代塔。


只可惜不少人去黄鹤楼,都偏好走面朝长江大桥的南大门,因此常常错过了它。


图片


今天我们看到的胜像宝塔,原来位于黄鹄矶头,它距离长江的距离,甚至比黄鹤楼还要近。


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胜像宝塔被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1984年迁入黄鹤楼。


胜像宝塔是西藏佛教密宗的佛塔,也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最初的塔型,据说是古代印度高僧圆寂后用来埋放骨灰或舍利子的地方。


一些虔诚的游客,游览到这里还要特意拜一拜,祈求平安和吉祥。


洪山宝塔

图片

洪山宝塔位于武昌洪山南坡、宝通禅寺东北面。


始建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至元二十八年竣工,历时十一年建成,据说是为纪念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所建,又名灵济塔。


图片


该塔七层八面,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44.1米,沿塔基圆门内石阶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有“数峰天外塔上塔”之誉。


如今的洪山宝塔,不仅仅是武昌的一个地理坐标,也是一方家园的精神象征。


登上塔顶极目远眺,两山对峙,二水分流,能将三镇英姿尽收眼底。


无影塔

图片

无影塔始建于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塔高11.25米,底部直径为4.25米,八面四层。全塔以石块垒砌而成,建筑形式十分特殊。


如今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个雕刻都还是700多年前修建时的原物,也是武汉现存的最老古建筑之一。


图片


无影塔,顾名思义,没有影子的塔。据传,无影塔在原址(洪山东端山麓兴福寺)的时候,每年夏至中午时分,塔身都没有影子。此乃该塔一绝,为何无影,众莫能破。


1953年被迁移至洪山公园内,没有了原来的地理位置和空间条件,现在的塔当然是有影子的,至于以前是否真的“无影”,也就无从考证了。


当初在搬迁的时候,塔内还发现了一尊小佛像和一些散落在佛像边的宋朝钱币,这尊宋代铜佛立像现藏于武汉博物馆内。


石榴花塔

图片

石榴花塔,位于龟山南麓的汉阳公园内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这座塔原本在添福巷,1963年底移至汉阳公园。


塔身顶层正面镌刻“石榴花塔”四字,第二层正面刻碑文,记录了建塔的缘由,这是发生在宋代汉阳的一起真实版“窦娥冤”事件: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汉阳有一孝妇杀鸡孝敬婆婆,不料婆婆吃鸡后暴病而亡。小姑告到官衙,说是嫂子毒死其母。官府听信此言,严刑逼供,屈打成招,被判死刑。


图片


孝妇无以自明,临刑前折石榴花一枝,插于石缝,仰天祷告:如果真是我毒死婆婆,此枝即枯,若是冤枉,此枝将复生。孝妇被处死后,榴枝果然复活,不久便秀茂成荫,结出果实。


时人认为这是天彰其冤,哀孝妇无辜受难,在石榴花侧,汉阳西门外一里处,立石塔以为纪念。


石榴花塔明、清两代,几次重修,现存石榴花石塔为1918年重修。


北洋桥

图片

据《洪山文史》称,北洋桥是武汉市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武汉唯一尚存原貌的古石拱桥。


桥长50米,宽7-11米,两头宽,中间窄,拱桥跨度14米。


北洋桥又名白洋桥,始建于唐代,历经战乱,屡毁屡建。


图片


现在人们看到的北洋桥,是明弘治甲子年(1504年)重新建造的,离现在已经五百多年,位于洪山区和平乡北洋桥村。


这座桥现在还能使用,但只能走人,不能通车,走在桥上的时候,仍让人有敬畏感。


贡院牌坊

图片

武汉的文化教育气息可不是在现代随着大学生的增多而形成的,早在明清时期,汉阳就是学风极盛、人才辈出之地。


至今仍屹立于汉阳阳新路南端东侧的贡院(共勉)牌坊,就在向世人诉说着当年勤学之世风、楚才之济济……


这座花岗岩牌坊贡院牌坊位于汉阳阳新路共勉街。建于明中期,又称状元牌坊。


图片


虽地处居民楼群之间,且因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表面斑驳陈旧,但其威严的气势,丝毫未减。


据说,贡院牌坊是秀才们来汉阳考试的一道大门,牌坊前有一个青石碑,上面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就是说官员到汉阳南门都要停一停。


旧时一般形如牌楼的建筑物,都是用来纪念封建礼教即所谓忠孝节义的人物,然而贡院(共勉)牌坊却是当今武汉市内尚存的为学子而立的古文化牌坊,在全国亦属罕见。


保寿硚

图片

保寿硚位于硚口区长堤街多福路保寿巷,始建于1662年,1834年重建,因用的是石材,故“桥”写为“硚”。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环境整治,河道逐渐废弃,保寿硚桥面被水泥覆盖,成了保寿巷的一段路面。


上世纪90年代后,这里建成商业街,保寿硚一直没在商业街区的地下。


图片


桥体青石栏杆上,一面刻有“道光十四年西秋月山陕水菸众号建修”,另一面刻有“保寿硚”三个大字。


保寿桥是汉口的城市之根,桥上所刻“硚”字,也是“硚口”地名的实物见证,其价值不在于其建筑多么精美,而在这座苍老的建筑历经沧桑,见证了汉口的不断发展。


当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遍布大地,这些古老悠远、又极具魅力的古建筑,显得越发醒目且宝贵,它们是武汉的城市之根,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们吧!


知识点:“四塔二桥一牌坊”

  • cherryyy05
    cherryyy05 沙发

    谢谢分享

    2022-12-08 09:48: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67 万条内容 · 4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石雕狮子

狮子形象始于汉朝,据说是从西域传过来的。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 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和麒麟都是中国的瑞兽,因此成为中国雕刻艺术的题材。古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的象征,除了用来镇宅辟邪,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艺术装饰品。 汉唐时期的帝王陵墓、豪门贵族坟园,开始有了石狮子的踪影。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