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公装设计 \ 泰康之家·沈园:东北城市的医养社区设计

泰康之家·沈园:东北城市的医养社区设计

发布于:2022-12-06 09:17:06 来自:装修设计/公装设计 [复制转发]

  

▲ 泰康之家·沈园活力中心北入口


如何创造一个更加多元、具有成长性的医养社区?


如何创造一个与泰康之家养老运营高度融合的产品模式?


如何从沈阳的地域特点和痛点出发寻找项目亮点?


在老龄化社会和政策鼓励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投入到康养市场的探索中。泰康保险集团就是其中的先行者,旗下“泰康之家”品牌从事养老社区建设与运营,于2015年北京燕园之后,便开启了全国重点城市的医养社区布局计划。


2018年初,位于沈阳的泰康之家·沈园正式启动,前后历时近4年,于21年底,一期园区基本建成,并逐步投入运营。 



▲ 泰康之家·沈园,泰康保险集团布局东北的首个医养社区项目



01

总体布局:活力中心作为“枢纽”


项目用地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总用地9.5万㎡,地形方正,分南北一二期。目前呈现的是北侧一期CCRC养老社区,包含有6栋32m以下的养老公寓,1栋承担护理与康复医疗功能的综合楼,1栋集中配套功能的活力中心。


活力中心居于场地中心,被6栋公寓围绕,其服务半径可较好的覆盖整个社区;康复医院居于东北角,临城市道路设置出入口,方便对外经营与运营后勤需求。所有功能的底层流线通过全封闭的连廊体系相连,并最终汇聚在活力中心。


我们希望活力中心不仅仅是一个目的性的活动场所,它也是社区交通汇集的枢纽,像是欧洲一些城市中心的火车站,人们在这里聚集、出发、逗留。


▲ 总平面图



02

地域气候:关于阳光与自在


沈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寒冷的气候条件以及一度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似乎与康养生活有着天然的对抗。


如何回应对于阳光、自由的向往,创造一个吸引老人留在本地生活,而不是举家去三亚过冬的医养社区,成为我们设计的一个初衷。


在我们的想象中,它应该是充满阳光的,即便是在冬季,室内也应该温暖明亮,有着明媚的绿植;它他应该足够大,令人身在其中却感受不到明显边界感,在有限的室内空间尽可能创造出室外般的自由体验;同时,它还应该是充满趣味、充满探索的可能,可以让长者们的退休生活不再局限于访问几个活动教室……


▲ 活力中心餐厅外摆区  


▲ 由11根树状柱支撑起的玻璃大厅内,明亮温暖的内街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空间体验  



03

业态组织:功能细胞


为了创造“阳光,自然,有趣味”的流动空间,我们首先尝试从设计任务书中解放出来,避免空间成为功能逻辑的简单翻译。


我们将功能按照其对应的空间特点(集中/分散,封闭/开放)重新归类,得到一个个具有不同特质的“功能细胞”,它们都有一个明确坚硬的细胞核(封闭而不可分割的空间),以及柔软变化的细胞壁(开放的边界)。


我们想象有一个巨大的玻璃盒子,将这些“细胞”囊括其中,它们或大或小,或聚或散,它们之间充满了“空隙”, 它们可以生长,也会更迭。


▲ 功能细胞图(投标阶段)



04

结构体系:树状柱


而这个巨大的玻璃盒子,是由11根大型“树状柱”支撑起来的。经过对结构形态,施工难度,饰面可行性之间来回讨论,“树干”被设计成八边形棱柱,往上分叉出8个方向的斜杆支撑,顺应主梁受力方向,线条连续至钢结构屋面顶棚,与米字型结构钢梁系统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为什么是树状柱?除了大空间的结构优势,我们也想通过这种的仿生构造,引发用户对于热带植物园及交通建筑乃至商店街的一种空间上的混合想象。


▲ 树状柱及屋顶解构图

▲ 树状柱及米字结构钢梁系统撑起的“玻璃盒子”



05

形体关系:内街Arcade


我们在“玻璃盒子”的两侧,插入了不同的封闭形体——也就是不同的“功能细胞”组团,它们对外具有一定的空间上的独立性,提供了各自独立出入的可能;对内则创造出近似“商业内街”(Arcade)的空间形态。事实上,这种形态也屡见于上文提到的建筑类型。


我们设想,这些面向内部的“细胞”不必追求风格上的统一,可以呈现出丰富的样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改变。或许这也是我们对建筑“成长性”的一种局部的回应吧。


▲ 活力中心空间布局分析(投标阶段)  

▲ 一条具有“成长性”的商业内街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泰康之家·沈园

项目位置:辽宁,沈阳

地上建筑面积:约16.2万平方米

业主单位:泰康保险集团

建筑设计:栖城设计

主创设计师:管轶群,孙承禹

设计团队:李思佳,金晓燕,孟威,商梦琦,黄伟

设计时间:2018年

一期建成时间:2021年12月

建筑摄影:梁文军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装设计

返回版块

8.03 万条内容 · 20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卧石隐林:南京汤山温泉小屋

度向建筑在南京汤山的东南一隅完成了四座温泉小屋,这片占地近5000平米的山地一侧巨石成阵,在山坡的茂密树林中如同孤岛般存在。根据现场的地貌特征,建筑师选择了四个最具特色的位置放置小屋,由隐匿在树林深处,逐步过渡到石阵之中。 设计方案中保留了自然环境的原始地貌和植被,同时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因小屋坐落的位置不同,怀揣对大自然的敬畏,产生了两类截然不同的趣味形态。穿越过不算茂密的灌木,场地的栈道便绕开了丛林与乱石,也会偶遇孤立的树木奇石,索性开洞跨越过去,小径崎岖蜿蜒如同叶子脉络,将四栋独立的小屋并联在一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