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一直有人让我多写一些古典园林的文章。其实我本人也不是啥学术大牛,也就是喜欢再加上一点坚持而已。不过既然应了大家,就准备把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从头聊聊。
之前的5年我基本上把私家园林通过文章一个个梳理了一遍。
但一直没有专门聊过私家园林的起源,这期就按照我所掌握的文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私家园林的起源,得到的答案大多会是魏晋南北朝。这个答案对但不严谨。对是因为这个时期正逢乱世,人们纷纷自保建园,但为啥说不严谨呢?
如果你还记得小学美术课本上关于东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图像,你就知道,在东汉私家造园其实早已流行。只是魏晋名士太多,留下的文字记载也丰富,所以很容易让人感觉私家园林起源于魏晋。
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私家园林诞生于汉朝呢?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汉朝之前,秦朝把中国第一次统一了起来。原本多国纷争的局面被单一的中央集权所替代。但秦朝却是个短命的帝国,从统一六国到二世灭国满打满算就是14年。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够社会喘气的,更不用说社会发展了。
公元前207年项羽攻破咸阳宫,秦朝灭亡
而之后的汉朝则经历了407年,在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也算是长命的王朝了,西汉和东汉在初年都进行了休养生息,这些都给了社会较长的稳定发展的时间。
王朝建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论功行赏,封侯进爵。所以原本出生入死的兄弟都纷纷变成到了贵族、官僚。他们大多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但有了很多土地和财富。
所以这些贵族和官僚开始学着帝王建立自己的住宅和花园,但说是造园,这时候更多是把自然景观圈在自己家中,和今天所谓的园林相去甚远。很多私园都是在风景好的地方修建建筑,所谓的园林就是自然风景,边缘树以旗帜上写“民不得犯”而已。
建筑就像人欲望的回廊,中式建筑一层层的院落,方格式的建筑构筑起了阶级和地位,地位高的皇帝就规模大一点,园林范围大一些,地位低的贵族和官僚次之,商人和地主再次之。
山东曲阜的东汉画像砖
总之园林在此时没有什么设计方法,更谈不上掇山理水,人们最喜欢做的就是在园中建高塔,置高楼。让自己和神仙离得更近一些,看得更远一些。
山东费县出土的重楼连阁画像砖,楼上面就是各种神仙神鸟
这在汉朝各种画像石、画像砖中都有体现。
东汉初年豪强群起,逐渐形成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小农经济逐渐被庄园经济所取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也是庄园经济直接导致了私家园林的真正诞生。
你想,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在群雄逐鹿的时代是难以自保的,而豪强也希望招募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当时据说一个庄园中至少有八九百人,多得更是成千上万。
陕西茂陵袁光汉园中就有家僮八九百人,东汉开国元勋的后人梁冀家庄园有家丁三千人,可想而知。
我们远的看不着,看看明清时期的王家大院的规模吧。说是个城堡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是一个有理想包袱的人,在春秋战国时代你可以辅佐支持你的君主,通过君主的权利实现你的人生理想。一旦君主昏庸无能,你大可以一走了之,去他国继续伸张你的治国思想。而那时候的君王有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而求贤若渴。
但在中国大一统之后,一切都改变了,百家争鸣变成了中央集权,你如果伺候不了皇帝,你还能做些什么呢?原本的多选题变成了单选题,要么辅佐,要么隐退。
东汉中期之后政治昏暗,大批的文人开始逃离政治,选择辞官隐退,变为了“隐士”。
但这时的隐士可和魏晋的隐士不同,他们回家后大多建立庄园,虽然不如原本的锦衣玉食,也能保证自己的生活水平。
庄园大多远离政治中心的城市,为了维持生活质量,庄园必须通过一些农业种植和手工业生产来自给自足,所以庄园经济也慢慢成为了社会上的经济实体。
这些“隐士”在朝无法实现理想,但可以在庄园中用自己的意识,根据自我审美来改造生活环境。由于这些人大多是文人出身,长期受到老庄思想的侵染,对于自然审美比之贵族肯定是高出很多。
也就是说私家园林就是在这种隐逸思想和庄园经济的双重熏陶下,慢慢的萌发,生长,等待在魏晋时期大放光彩。
总体来说虽然私家园林起源于东汉,但这时确实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社会性的群体审美意识,更多是萌芽的个体。这就是私家园林起源的逻辑。这下你明白了吧,不光是园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园林的发展和经济文化联系异常紧密,缺一不可。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