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穿斗构架的形式变化

穿斗构架的形式变化

发布于:2022-12-04 15:28:04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穿斗式构架在实际建造中,根据不同的居住需求,产生了一定形式的变化。


梁造


穿斗式构造的柱网密集,特别是横向缝架的立柱,除前后廊外,七柱的柱间距只有1-2m。因纵向木构架长度受木材长度及屋面重量限制,柱网密集的穿斗式构架无法建造大敞厅,因此发展出了梁造(减柱造)的结构,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图19)。梁造的构架有以下特点:


(1)梁造主要指的是厅堂缝架的堂柱和前大充不落地,而且一般穿斗式构架的一行心也被省去,前大充只落到类似二行心的“直撑”,而堂柱只落到三行心。


(2)前大充穿过二行心架落在贯穿三个开间的一楣上,这样的一楣被称为“横撑”。在横撑和前大充之间常设一“柱唐盘”(平盘斗)。为承接厅堂缝架前充所承接的重量,前充的一楣被加粗放大,一般为40cm左右的圆木。


(3)不设横撑的构架,前大充的重量转由“直撑”承受,相应的用材亦被加粗,形成类似抬梁式构架的扛梁。但立柱承接檁木的力学特征没有改变,因此这样的梁造构架仍为穿斗式的变形。


(4)梁造主要是为扩大厅堂的使用空间,设横撑的次间的缝架多数仍为完全的穿斗式构架。而不设横撑的次间构架与厅堂相同,为减柱扛梁造。


图片

图19 梁造建筑明、次间扇面对比


搭步造


搭步造指梁枋上数斗相叠,斗与斗之间以烛仔相接,以代替矮筒的结构做法,可以方便烛仔与丁头栱、替木的穿插,防止矮筒上开太多榫洞而开裂,是一种以结构做装饰造型的构造形式。明代建筑中大量出现搭步造屋架支撑结构。搭步造构架有以下特点:


(1)承托屋脊的搭步造构架均是与扛梁相结合,基本出现在厅堂扛梁的堂柱和前后副柱位置,桁木落在烛仔上,类似抬梁式的受力结构,但前后充柱依然是典型的穿斗构造,这种搭步造是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相结合的产物。因明代的屋面坡度较缓,搭步造结构与梁造结合就可满足屋面高度要求[1]。


(2)搭步是一斗三升荷叶雀替十字隔架斗栱的变形,搭步将扛梁与三行心架隔,并实际支撑三行心。搭步中的大斗坐在扛梁方向的柁橔上,大斗上接支撑三行心的丁头栱或替木,并纵向伸出替木、灿栱。二斗承接三行心,并纵向伸出副栱,副栱之上是正栱。三行心插于二斗和正栱之间,三斗坐在正栱之上,承接蝴蝶四或烛仔。正栱纵向伸出承托檩下替木(图20、21)。


图片

图20 三坊七巷许厝里厅堂扛梁搭步造


图片

图21 林春泽故居“六朝大老”

厅堂扛梁搭步造


(3)清中期后的搭步造主要出现在大厝前轩廊和天井回廊,这时的搭步已经大为简化。卷棚一梁上坐柁橔或大斗,烛仔直接坐在柁橔或大斗上,并纵向伸出丁头栱,承接檩下替木。烛仔上坐“柱唐盘”或斗栱,上架月梁(图22、23)。


图片

图22 王有树故居正落二进前回廊卷棚


图片

图2 3 鳝溪吴氏宗祠一进前轩廊卷棚


卷棚顶


卷棚构架一般出现在花厅或者正屋的前轩廊、后厅。在卷棚构架中,不做堂桁和堂柱,屋面双坡坡顶及屋脊的受力由两根矮筒承当。卷棚顶不直接盖瓦,卷棚罗锅椽与大屋面的斜坡顶椽板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图24-26)。


图片

图24 乌山淡庐一进厅堂卷棚顶


图片

图25 三坊七巷黄楼花厅小屋卷棚


图片

图26 三坊七巷欧阳花厅过雨亭卷棚


轩廊和回廊的卷棚构架,一般还做大量的装饰雕刻,是福州民居中最重要的装饰部位之一。在单坡屋面下作卷棚,上步柱桁上的椽板与屋面方向相反,称为“回头水”(图27、28)。


图片

图27 王有树故居正落二进前轩廊


图片

图28 王有树故居正落二进后厅


卷棚顶的构架还发展出单檩卷棚以及搭步式卷棚和“企棚掌”(锯花板)卷棚,这三种卷棚的支撑架构均非穿斗式的矮筒。单檩卷棚只在浅窄的前轩廊中出现,而“企棚掌”卷棚一般出现在次间敞廊(图29、30)。


图片

图29 长柄朱子祠后殿前轩廊单檩卷棚


图片

图30 鄢家花厅前轩廊企棚掌卷棚


单坡廊


单坡廊的构架主要有穿斗和卷棚两种类型。


穿斗单坡廊的结构形式与大厝的穿斗构架类似,一般为檐口侧立柱,穿木穿过立柱插入墙体,穿木上立矮筒,穿柱仔,出檐三跳丁头栱或悬充。矮筒的多寡与廊的进深有关,有的构架还将一矮筒埋入墙体。檐口柱与柱之间靠楣梁相接(图31)。


图片

图31 于山白塔寺长廊


卷棚单坡廊与轩廊卷棚类似,亦有搭步等变化(图32)。


图片

图32 王有树故居正落二进回廊


坐梁狮


坐梁狮(柁橔)在福州传统建筑中是指矮筒或大斗与行心之间的连接构件,主要出现在前后副柱和前步柱及搭步的大斗下,原为加强矮筒和大斗与行心的连接强度称为柁橔,后逐渐转变为一种装饰构件,直接贴在矮筒的下端,一般雕刻狮子、麒麟及一些花鸟吉祥图案,称为坐梁狮(图33、34)。


图片

图33 林聪彝故居一进

大堂前轩廊搭步柁


图片

图34 二梅书屋正落二进

前轩廊步柱坐梁狮




图片

福州明、清及民国

时期穿斗构架的演变



福州现存的穿斗式木构建筑,主要是明代之后的。明、清、民国各个时期,穿斗式构架各自发展出时代的特点。


明代穿斗式结构


明代穿斗式结构建筑屋面坡度平缓,现存的建筑体量相对较大,具有较大的敞厅空间。敞厅扇面分减柱造和搭步造,因为坡度较缓,即使减柱,扛梁上的矮筒都相当的短,只落到三行心(图35)。


图片

图35 三坊七巷宫苑里厅堂扇面


明代建筑的用材都相对较粗大,在蝴蝶四、烛仔、行心和前梁等横向水平构件下方,常做丁头栱支撑。明代的丁头栱用材粗壮,截面近似方形,丁头栱前端卷刹、卷棚弧形以及牌楼面上的连栱都很舒缓,具有很强的张力。牌楼面的连栱数量较少,连栱底部雕卷草,形似虎头,称做“虎头栱”。明代的前后副矮筒尾端开瓣,形似章鱼的长脚,称为“章鱼脚”,插接行木(图36-38)。


图片

图36 三坊七巷许厝里牌楼面虎头


图片

图37 文儒坊52号明代穿斗式构架


图片

图38 三坊七巷中文儒坊一处

明代穿斗式构架剖面


清中期穿斗式结构


清代的屋面坡度增大,搭步造已不适应屋面的坡度而很少使用,现存清中期的穿斗式结构前后副柱均较高,一般落到二行心。在用材上,比明代的大厝有所缩减,但仍较粗大。在蝴蝶四、烛仔、行心和前梁等横向水平构件下方,明代的丁头栱支撑变化为四分之一椭圆状的角板,没有了支撑的作用,仅仅作为装饰构件而存在。挑檐丁头栱卷刹圆弧半径缩短,雕花悬充大量出现,纵向还穿插雕花替木板,因常雕刻卷草,故这种替木花板被称作“卷草”。另外,牌楼面的连栱较为密集,雕刻精细(图39)。


图片

图39 鄢家花厅一进

厅堂清中期穿斗式构架


清晚期穿斗式结构


清晚期穿斗式结构除少数大户人家的建筑外,一般民居已大不如清中期的建筑,主要表现在用材偏小,雕刻简单等等。清晚期的穿斗构架行心木很薄,各种斗栱的用材也很薄,坐斗已经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浅盘状的梅花斗、蝴蝶斗、海棠斗和栀花斗。挑檐丁头栱的卷刹圆弧半径更小,已经完全不见明代建筑的那种张力。这时期的烛仔上弧线起伏很大,呈现半圆接平缓曲线的样子,与清中期连贯曲线的不同。牌楼面的连栱出现了大量的异形栱,形成一块整体的雕花板。清晚期穿斗式结构的没落,与社会财力的衰败与追求浮躁的审美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图40)。


图片

图40 麒麟弄4号厅堂清晚期穿斗式构架


民国时期穿斗式结构


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大量学习了西式建筑的做法,采用了砖体构造来承重,屋架也大量使用三角架,穿斗式木结构已经不多见。少数大户人家的民居仍采用了穿斗式构造,而且使用了较大的材料,也承袭了清中期的建造样式,但在结构上做了不少简化,比如前檐口较少使用挑檐斗栱而多用悬充穿木直接承檐口的结构;后檐口多用行木出后门柱,承矮筒接后橑桁的做法。桁机替木的斗和栱变得薄且大,烛仔造型弧度进一步加大。小型穿斗式民居的用材不论是柱子还是行木都偏小偏薄,加上工艺水平的不足,已经难以再现清中期的辉煌(图41)。


图片

图41 闽侯黄觉民故居厅堂

民国穿斗式构架


福州穿斗式木构架经历了数个朝代的发展,与本地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文气质相适应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是闽东北穿斗式木构架形式的代表,它承袭了南方穿斗构架的体系,又与闽南、闽西、客家的构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福州最典型的屋架结构形式。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作者:阮章魁

文章来源:古建园林技术,2012年02期

原题目:《福州地区木结构古建筑的梁架形制(二)》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特别鸣谢:阮章魁老师


知识点:穿斗构架的形式变化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穿斗式构造的柱网密集,特别是横向缝架的立柱,除前后廊外,七柱的柱间距只有1-2m。因纵向木构架长度受木材长度及屋面重量限制,柱网密集的穿斗式构架无法建造大敞厅,因此发展出了梁造(减柱造)的结构,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022-12-05 09:49: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山西不可错过的十大古建!

俗话说“地上文物看山西”。目前,现存元代之前的古建筑数量,山西占到全国七成以上,精品不胜枚举,仅仅“十大”难以概括。以下例举的10处古建筑,并不等同于山西古建的前十名。 它们均为单体建筑,或时代最早,或至高极大,或巧思精工,或附塑像、壁画、小木作添彩,各有特点,且多为宗教类建筑,这也与山西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排名不分先后,大致以时代为序。选取难免主观,欢迎交流其他。基础图文为主,如有谬误,恳请指正。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