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标准化设计 \ 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

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

发布于:2022-12-01 09:34:01 来自: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复制转发]
1、外墙部分构件墙板未设计上翻600、未留设止水企口等导致外墙渗漏。

图片

图片

1.1 构件水平缝设计20mm,保温板缝间直接用水泥砂浆填补,在没有设置止水措施情况下成为外墙层间接水槽,直接导致渗漏。

图片

通病防治措施:

1)设计部在构件转化时严格按照《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规程》DGJ32/TJ125-2011进行,海门世纪城96#楼6层以上及沈阳世纪城5、8#楼加设企口止水;见下图:

图片

2)对以前未设止水企口的楼层进行处理:见下图

①将上层预制墙板的底部和下层预制外墙板的顶部已经反打的保温板切割凿除(宽度按节点图纸要求)。一是用作施工防火隔离带,二是便于进行防水施工。

②上层预制墙板安装前,墙根底部必须将垃圾清理干净,内外进行座浆后,安装墙板就位、校正、临时固定,灌浆前在灌浆孔内洒水湿润,确保灌浆料的流动性和灌浆密实度。

③在水平缝上下各200mm宽范围内做两道JS水泥基防水涂料。

④进行喷淋试验,试验方法同外墙铝合金窗。不出现渗漏判定为合格,该部位进行外保温施工。

图片

2、L交接位置(暗柱)一侧墙板箍筋加工厂没有剔凿出进行搭接,二侧构件已固定,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图片

图片

通病防治措施: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规程》DGJ32/TJ125-2011的相关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

技术员要认真编制相关方案、技术交底;

构件出厂验收严格按照构件图及验收标准进行;

现场接收构件必须按构件图验收;

技术员对吊装就位后的现浇节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技术复核;质量员对节点部位连接钢筋重点进行质量检测;项目部必须落实“三检制”。

3、边缘构件加强现浇节点区混凝土浇筑不到位,存在质量隐患。按常规处理办法及防治措施。

图片

图片

3.1 现浇节点不密实、有狗洞,影响结构安全。按常规处理办法及防治措施。

图片

图片

4、非承重墙之间钢板连接没有及时焊接,将导致裂缝产生。项目相关人员必须重视。

图片

图片

5、悬挑脚手架设置不合理、线管接头位置处理不到位引起渗漏。

图片

图片

5.1 脚手架洞、螺杆洞堵设不密实,引起渗漏。

图片

图片

5.2 构件加工过程中在波纹管、线盒位置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导致外墙渗漏。

图片

图片

5.3 在线盒、线管位置出现渗漏。

图片

图片

5.4 加工厂不按图纸生产,将保温板铺设至飘窗边,导致渗漏。

图片

图片

通病防治措施:

设计部:施工现场设悬挑架方案必须会同设计部,提前确定挑架位置,在转化设计时避开纵向钢筋;

加工厂:加工构件时必须按构件图及说明进行加工,不得随意更改,质量员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

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砂石级配、混凝土的振捣、养护工作,特别对波纹管密集部位、线管(盒)集中部位重点跟踪和监督;

现场:对挑架洞、线管接头位置、穿墙螺杆洞的封堵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封堵前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封堵时必须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水泥砂浆,并按比例掺入微膨胀剂分层填实;挑架洞封堵厚度同墙厚,待干后刷二道JS水泥基涂料;质量员对每立面,每层进行专项验收。

6、灌浆口普遍存在不密实防止措施:使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掺入微膨胀剂填实,待其干后质量员用小锤检查。

图片

7、地埋螺栓设计不合理、现场遗漏、大量使用膨胀螺栓替代,导致电管不通,且增加成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通病防治措施:

1)设计部根据设计3D模型及斜支撑长度、角度,向施工现场提供预埋螺栓的定位图;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是否与线管、线盒相碰,及时提供修改图;

2)现场质量员根据预埋螺栓定位图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位置是否正确和固定、是否遗漏、丝扣外露长度及其保护;如发现与预埋线管、线盒相碰及时与项目技术负责人或设计部联系提出修改建议;

8、叠合板裂缝分析。

1)转化设计:局部分割不合理,预制叠合板厚度为50mm,构件尺寸过大;

2)加工厂:构件加工时间均在3月份前,第1天浇筑构件第2天开始安排拆除边模,扰动构件内钢筋,2天内起模,查2天试压报告均大多在10-13MPa左右,此时构件大多产生微裂缝,没有按设计规定强度拆模;

3)施工现场:构件卸车、堆放、吊装均存在问题,卸货及吊装时仅用4个吊点进行卸货,堆放过高(11-13层),不同构件混放,垫块不对称,堆放区构件明显出现不同程度弯曲和变形;现场支撑位置和方向均错误(应与钢筋桁架垂直);

8.1 叠合板卸车时仅用4个吊点。

图片

8.2 叠合板堆放不分规格、不按规范要求,产生扰度和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8.3 叠合板安装就位后,支撑没有按规定设置导致叠合板开裂治理现场裂缝措施:采用(环氧树脂类)压力注浆对裂缝进行封闭。

图片

图片

通病防治措施:

设计部根据构件的重心位置,在构件设计加工图上标注叠合板吊点位置和数量及指北针;

加工厂根据构件设计加工图上标注吊点位置和数量及时在叠合板相应位置做好明显标识;

起模强度必须按设计要求,加强养护;

构件在起模、运输、堆放、吊装前技术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吊点位置和数量必须与设计相符,每个吊索必须受力(每个吊索长度可调);

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分规格进行堆放、垫块上下一致、堆放高度严格控制在6层以内;

水平构件吊装应采用慢起、快升、缓放的操作方式。

临时支撑距水平构件支座处不应大于0.5m,临时支撑沿水平构件长度方向间距不应大于2m;对跨度大于等于4m的叠合板,板中部应加设临时支撑起拱,起拱高度不应大于板跨的3‰。

9、楼梯踏步安装迟后,踏步成品意识保护差,存在安全隐患。

图片

图片

10、平台标高不对,没有认真检测(从洞口可以看出标高问题),吊装存在安全隐患、垃圾不清理,影响灌浆质量。

图片

图片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识点: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

相关推荐:

浅谈装配式建筑结构吊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 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吊装质量的控制重点在于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方面。为达到构件整体拼装的严密性,避免因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值而使后续构件无法正常吊装就位等问题的出现,吊装前须对所有吊装控制线进行认真的复检,构件安装就位后须
  • 装配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措施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预制构件进场检验 1.1 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 且不应有一般缺陷。
  •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措施
    本资料为浅谈装配式建筑培训讲义PPT,共104页。 资料概况: 本工程包括1#、2#、3#、6#、7#、8#六个楼,采用整体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主要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剪力墙、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预
  • 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如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夹芯、外形尺寸偏差等。并针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系
  • 浅谈装配式建筑结构吊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钢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组装焊接,吊装时容易出现变形折损,问题往往出现在拼装堆放、吊装不当、测量错误方面。合理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
  •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
    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防治,常见,预防,和防治,质量通病,常用质量
  •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简介: 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施工实践和总结,较为全面的阐述了现在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和缺陷,分析、列举了这些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和施工中应着重注控制
  • 土建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2
    土建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22土建,施工,22,质量通病,施工措施,和施工措施,防治措施,预防措施,建筑施工,土建与
  • 工地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消除质量通病,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 地铁砼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混凝土浇捣前应检查模板缝隙严密性,模板应清洗干净并浇水充分湿润,不留积水;刚性模板脱模剂必须涂刷到位严禁漏涂; (2)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等进行下料;
  • 桩基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可以穿越各种土质复杂或软硬变化较大的土层(如各类黏性土、砂土、碎砾石土、风化岩及多夹层的岩层),桥梁基础、车站、房建基础及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其对承载力的适应范围广 ,施工机具简单,且施工过
  • [建筑]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常见模板:木模板、组合胶模板、组合钢模板等,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整合 篇如下: 一、接缝不严 1、现
  • 建筑及安装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本资料为建筑及安装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内容包括:钢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模板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混凝土结构常见质量通病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 常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本资料为常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内容包括:袋装砂井质量通病,搅拌桩质量通病,路基层(水泥石屑)质量通病 、混凝土质量通病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 重庆某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本资料为重庆某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内容包括:楼板裂纹 ,厨厕渗水 ,外墙渗漏 ,屋面渗漏 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片段一)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6646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原则及措施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原则及措施建筑,措施,施工,施工措施,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及
  • 常见通病防治措施
    1.1 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 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阅读下一篇

装配技术之成本篇:设计如何降低PC成本?

前言 PC成本过高是造成成本增量大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降低PC成本是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以恒大地产公司的某个项目标准楼型产品为对象,由中民筑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完成7套深化设计方案,针对方案6即装配率为65%的方案,从PC制造工厂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在设计前端如何降低PC成本。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