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植物 \ 蕨类植物 | 历史沧桑的见证者

蕨类植物 | 历史沧桑的见证者

发布于:2022-11-24 16:11:24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植物 [复制转发]
 

   
     

一、蕨类植物的发展起源

现今蕨类多数都是不太起眼的草本,需要俯身才能看到,树状的蕨类植物可不常见。然而恐龙时代的蕨类,很多却是长成了树。这些亿年前延续至今的植物,给了我们窥探进化足迹的窗口。

     
       
     

蕨类植物起源于约4亿年前的志留纪末期,早在霸王龙称霸地球之前,蕨类植物就已进入鼎盛时期。那时蕨类是数十米高、堪比大树的庞然大物,然而蕨类植物的繁殖却对环境要求很高。

     
       
     
     
     

图 | 植物馆亿年足迹植物化石

曾经在地球上繁盛一时的蕨类植物后来被埋入地下,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演化最后变成了煤炭和化石。我们今天只有从桫椤这一“蕨类活化石”的高大身姿中窥见当时的盛景。

     
     

图 | 蕨类活化石桫椤

蕨类植物主宰地球长达1.4亿年。虽然此后被裸子植物所挤占,但现存种类仍然多达一万两千余种。常说的蕨类植物,包含2个独立的类群:石松类植物和狭义的蕨类植物。

     
       
     

石松植物是蕨类植物中最古老的一个类群,在下泥盆纪就已出现,中泥盆纪时,木本类型已分布很广,到石炭纪为极盛时代,形成了几乎遍布全球的高大的蕨类森林。

     

     
     

二、蕨类植物的结构

裸蕨植物在下、中泥盆纪最为繁盛,在它们生存的时期里,衍生出来的种类很多,形式也复杂。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主要分布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图 | 蕨类植物的构造

蕨类植物叶的形态特征很是独特,幼叶如拳头般卷曲,成叶时叶片轮廓呈羽片状。

     
     

图 | 蕨类植物的幼叶

蕨类植物不会开花结果,并且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是在孢子囊里产生的,孢子囊在叶片下表面以孢子囊群的形式成簇地发育。它们会改变颜色,随着孢子的成熟,会逐渐变成褐色或红色

     
       

图 | 蕨类植物的孢子囊

     
       
     

大多数蕨类植物都会在叶片上携带孢子。 每个孢子囊群中含有很多孢子囊和数以千计的孢子,它们一旦成熟,就可以随风飘散。

     
       
     

图 | 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

     

三、蕨类植物的种类

笔筒树是桫椤科树状蕨类,从恐龙时代延续至今,可以长到几米高。恐龙时代比现在更加温暖潮湿,所以可以支持喜湿热的蕨类植物长得更加高大,一些食草恐龙就以这些蕨类为食。

     
       
     
     

图 | 笔筒树

波士顿蕨是多年生常绿蕨类草本植物,原产于世界热带地区,在潮湿的森林和沼泽中很常见,喜温暖潮湿。它也被称为波士顿蕨或鱼骨蕨,为高大肾蕨的变异。

     
     

图 | 波士顿蕨

苏铁蕨是乌毛蕨科、苏铁蕨属的土生、大型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450-1700米山坡向阳地方。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南部、台湾、云南及印度东南亚至菲律宾的亚洲热带地区。苏铁蕨的叶子如同苏铁一般,叶形美观,形体苍劲,已被人们逐渐视为观赏蕨类,颇具盆景的韵味。同时它也被用作药物研究。

     
     
     

图 | 苏铁蕨

金毛狗蕨又名金毛狗脊或金毛狗,为蚌壳蕨科、金毛狗属的蕨类植物。多年生草本,可长到3米之高。根状茎粗大,近似直立,但很多时都是伏下的,密生金黄色长绒毛,形如狗头,所以得名。

     
       

     

图 | 金毛狗蕨幼芽

金毛狗蕨叶柄长,叶片为革质,三回羽裂,裂片镰状披针形,边缘有浅锯齿,孢子囊群生在小脉顶端,囊群盖两瓣,形如蚌壳。金狗毛蕨一般生于山麓沟边和林下阴处酸性土上,原产于我国西南部及马来西亚西部的亚热带区域。

     
       

     

图 | 金毛狗蕨

假鞭叶铁线蕨是铁线蕨科、铁线蕨属陆生中小形 蕨类 植物 。植株高可达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棕色,边缘具锯齿的鳞片。叶簇生, 叶片 线状披针形,一回羽状; 生长在海拔200-1400米的山坡灌丛下岩石上或石缝中。 假鞭叶铁线蕨奇特的叶形、叶姿和青翠碧绿的色彩,造型优美,具有较高的商业观赏潜质。

     
       
       

图 |假鞭叶铁线蕨

鹿角蕨产自中国云南,叶片形态神似张开的鹿角,可作为家庭养殖的盆栽。鹿角蕨忌阳光直射,通常养殖在有散射光的室内,日常需要多多浇水,保持鹿角蕨土壤的湿润状态,同时,空气湿度要在80%以上。

     
       
     


图 | 鹿角蕨


截基盾蕨通常生长在海拔较高的贵州和广西地区,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截基盾蕨可全株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去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病症。

     
       
     
       

图 | 截基盾蕨

狼尾蕨也叫骨碎补, 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植物,植株高可达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 叶远生,叶柄深禾秆色或带棕色,叶片五 角形,四回羽裂;羽片对生或近对生,有短柄,斜展 。分布于中国辽宁、山东、江苏及台湾。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海拔500-700米。朝鲜南部及日本也有分布。

     
     

图 | 狼尾蕨

巢蕨的叶片终年绿色,相聚在一起呈鸟巢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著名的附生性观叶植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巢蕨来制作吊盆观赏,另外,鸟巢蕨还可以食用,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与油菜、西芹等蔬菜相似。

     
       

     
     

图 | 巢蕨

蓝星水龙骨,也叫做蓝星蕨。它有着独特形态的叶片,枝叶修长,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蓝色蜡质,具有银灰色的质感。原生南美的热带森林,喜欢潮湿的环境,不耐旱。

     
     

图 | 蓝星水龙骨

       

四、蕨类植物的养护

1、喜半荫,忌强光

 蕨类植物处于不同生长期,对光线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长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过强,多遮阴。休眠期要放在光线充足处。大多数蕨类植物喜反射光、散射光。

     
       
     

2、喜湿润,忌干燥

蕨类植物多喜潮湿,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生长期要每天浇水并进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对植株喷雾。缺水不严重,几小时后即可恢复。若24小时内仍未恢复,需将萎蔫的叶子全部剪去,可能会重新萌发新叶。

     
       
     

3、喜温暖,忌严寒

蕨类植物喜温和气候,一般15℃至21℃比较适宜。大多数蕨类可适应的最低温为10℃,而温度在28℃以上时生长不佳。但也有一些北方露地生长的蕨类植物,冬季能耐-16℃至-20℃的低温,如荚果蕨。蕨类植物最忌闷热,在夏季需多通风。通风时要注意水分供给,使环境中空气新鲜且不干燥。幼苗期应避免“穿堂风”。

     
       
     

4、喜松土,忌闭气

蕨类植物栽培,喜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保水排水性能良好、PH6~7微酸至中性土壤,忌板结、渍水闭气。培养土用腐叶土、泥炭土、园土、细砂等基质混合配制,保持水、肥、气、热良好的土壤条件,促进根系发达,枝叶健旺。

     
       
     

5、喜氮肥,忌过量

蕨类植物喜肥但根系细弱,不宜施重肥。栽植时,基质中可加入基肥。生长期内可追施液肥,浓度不超过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肥会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足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色并逐渐变黄,叶片细小。

     
       
     
     

五、案例分享

北京世园会植物馆蕨类植物展,展现蕨类植物的妙趣横生。

       

1、发·蕨

     

“发·蕨”是蕨之旅的开始,发现蕨,找到蕨,发现身边的小美好。该景点以原始蕨类为主要元素,包括木贼、问荆、卷柏、垫状卷柏等,都是蕨类植物中的原始类群。未来,这里还将陆续增加石松科、松叶蕨科、瓶尔小草科等原始蕨类植物。

     

以榕树支柱根下具有原始形态的蕨类植物群落为起点,叶片斑斓的各类蕨类植物在青果榕广场给予游客以强烈的视觉体验。穿行锦屏时空廊,原始而奇妙的蕨类植物,与走在进化前端的兰花、锦屏藤组合,感受进化的魅力。

     

在景点的视觉设计上,以一丛丛直立的木贼、问荆,结合旁边筒状的黄瓶子草,呼应这里的主景:气生根、支柱根,整个区域以竖线条为主,突出主景的高大挺拔。

     

2、蕨·色

     

“蕨·色”代表着颜色、形色、角色。蕨类植物在大家印象中,都是生长在阴暗的林下、一片绿色,毫无变化。其实,蕨类的绿也绿得不同,深绿、浅绿、亮绿、灰绿……都是绿色,但绿的千姿百态各有不同。

     
       
     

除了绿,其实蕨类还有很多颜色。如狗脊的新叶是红色的,日本凤尾蕨的叶是银灰色,金毛狗有着金色的鳞片等等。在人们的不断培育下,蕨类植物也有很多异色叶及花叶的品种,如蓝星水龙骨突出了蓝绿色,‘彩色’日本蹄盖蕨也叫画蕨,有着迷幻般的银灰色;虎斑肾蕨有着金色的斑锦,花叶鸟巢蕨有着白色的条纹等等。这些颜色各异的蕨类植物,组成了“蕨·色”。

     

在这个地方,蕨类与石头、蕨类与树木、蕨类与溪流,互相交织在一起,让人们不禁思考,蕨类在这亿万年间,到底在自然界间扮演了什么角色。

     

3、蕨·起

     

“蕨·起”,是蕨类的起伏变化,高低错落。蕨类其实很多是附生在树干及树冠上的,是热带雨林“空中花园”的衬托。

     
       
     

在植物馆廊架上,各种附生蕨类植物悬垂而下,仿佛走在一个由植物组成的瀑布之中。鸟巢蕨、长叶肾蕨、槲蕨、兔角蕨、马尾杉等植物高低起伏,甚至你不得不躲开长叶肾蕨如根系般的横走茎绕着走。

     
     

4、蕨·境

“蕨·境”的位置处于“亿年足迹区”(湿生蕨类植物)和“变身大法区”(旱生植物)之间,因此选取旱生的蕨类植物,作为截然不同两种生境之间的过渡带。

     

“蕨·境”,展示了蕨类植物中生长在特殊生境的一类:旱生蕨类。喜欢湿润阴暗环境的蕨类植物,为了在干旱的绝境中生存,进化出了耐旱的本领。

     
       
     

其中尤以卷柏最为突出。还有如紫萁、芒萁、蜈蚣凤尾蕨等,都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甚至能够大面积覆盖阳面干旱荒坡。

     

在这场蕨之旅中,我们发现蕨、认识蕨、了解蕨、欣赏蕨。蕨类植物经过亿万年时间,见证了恐龙的兴衰,现今仍有种类繁多的蕨类生存下来,是植物进化中的奇迹。

     

植物的历史远远超过人类,它们曾经是这个星球的主人,今天仍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的生命体相互依存,只有抱着相互尊重和平等的态度,这个世界才能战胜种种威胁,沐浴繁荣之光。我们相信,对植物智慧的认知、学习和利用,不但有助于我们保护地球,最终将造福人类自己。

注: 章来源 于网络及公众平台,仅代 表原作者意思表达,仅供学习与分享、关注,不用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 有。 图文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告诉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 呱哥
    呱哥 沙发

    解说深入简出,配图精美!

    2022-11-26 00:07: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植物

返回版块

19.36 万条内容 · 2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什么是种树? 是大马路上中间或两旁种植的行道树? 当然算,尤其在秋季还非常壮观 比如南京这条 600 多米的石象路 ↓ 在过去的言论中 种树,是少生孩子多种树的致富经 而在当今 种树,是景观设计中的一门重要艺术 它可以重新定义景观空间 是人类与自然的握手言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