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22 10:29:22
来自:装修设计/公装设计
[复制转发]
我们欣喜的察觉,当代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存在,而是逐渐从相对割裂转变为互相补给。尽管乡村缺乏城市生活的便捷性,城市则因过度的人工化,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坚固的界限,这种巨大的反差反倒给予乡村一定的“时代红利”。
时至今日,设计师仍持续在乡村建设抛出的问题寻找合理的解答:中国的乡村文化如何呈现崭新生命力?乡村更新如何走出传统的商业化模式?如何保护乡村原本的肌理?随着度假酒店、民宿等模式的介入,城乡互动性提升,乡村不再仅是少数人的诗与远方,而是通过实地体验、媒体触及等方式更加直面大众群体。
不过多考虑乡村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宜昌南岔湾石屋设计之初,设计师就明确了“乡村先于设计”这一思考主题。
南岔湾石屋位于长江三峡起始地湖北宜昌的一处小山村,山水如墨,拥有天然的地理人文景观。南岔湾石屋一期完成于2020年,在一期设计时间内,设计师就已在脑海中构思二期的形态。
在整个石屋的乡村实践中,避免从传统酒店的方式去套设计模式,而是从延续乡村肌理出发去思考新方向,力求保持地域纯粹性。
在缓慢的时间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村落,不是设计手段可以模拟,却天然的具有邻里关系最自然的状态,房屋的建设时常是顺应环境而生,一棵古树,一条古村路,或比邻而居,均可作为建筑选址坐标。
经过实地考察南岔湾村庄,一期的两栋建筑原本是两兄弟的楼房,一如当地其他村民的建筑,均由当地山体石材搭建而成,缺乏很好的密闭性,时常渗雨进风,这也是在设计中的需要克服的因素。
宜昌石屋为设计提供了原始参考,设计力图呈现这种原生的美感,建筑需要把时间的连续性充分表达出来。因石材外观鲜明的地域特点,石材的使用不仅可延续乡村风貌,还可将时间记忆在新建筑中得以传承。
二期石屋由多栋建筑构成看似无序的空间序列,延续和递进一期石屋的形态关系,根据地势散落在山坡上,与一期两栋石屋不同,没有依照统一的朝向,而是依据乡村建房因势而建的特征,呈现无序中的有序感。
石屋取消传统木结构,改用钢架结构体系保证稳定性,屋顶形态依然是典型的传统坡屋顶,呈现简化了的飞檐翘角形态,窗框系统采用现代材料,不同尺度的开窗取景自然,消弥了室内外界限,打破农村生活的固有印象,透出内部空间的现代生活质感。
在此保留和退让策略下,为了避免置入新建筑带来与环境的潜在竞争,采取梳理型设计,对环境组成元素做了大部分保留,乡村原本的层次结构得到保护,且得以让原有植被二次生长。
项目也在建造过程中收获偶得的惊喜,山体本身是覆土型,在开挖部分山体的过程中,内部的石头逐渐裸露出现,呈现了非常原始的状态,因此建筑的大尺度开窗尽可能的面对这些石头,形成极具力量感的对话,建造魅力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现。
山体石头的肌理状态同样是一种无序中的自然秩序,建筑的布置与开窗相应与之忽近忽远,或紧密或松弛的微妙动势,使得室内空间尽数拥有独特自然记忆的画框。内部空间也尽可能的去装饰化,外材内用,将石材运用在室内营造中,使得自然肌理在室内延续。
“乡村建造要有时间性,特别是手艺的建造”。设计师表达建造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与当地匠人合作逐渐打磨完成。
石材不仅作为建造材料也作为室内材料,室内设计则按照现代生活方式介入,采用木材、钢材与石材进行精确组合,避免装饰性赘述。而为了在建造工艺方面保存乡村的“时间肌理”,设计师寻来当地匠人,通过他们纯熟的手艺,更加细致的去营造乡村的时代断面。
同时,这种时间肌理还体现在原生态的生活还原,当一群人扎堆在乡村生活,踩着石头铺设的不平整道路上行走,望着远处村舍炊烟缭绕,城市的喧嚣在这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乡野体验,以及人与人之间质朴的相处方式。
▲独栋套房一建筑平面图
▲独栋套房一建筑立面图
▲独栋套房一建筑剖面图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独栋套房二建筑平面图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独栋套房二建筑立面与剖面图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二期客房建筑一层平面图
▲二期客房建筑二层平面图
▲二期客房建筑立面图
▲二期客房建筑剖面图
▲细部详图
项目信息
项目地址: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南岔湾
项目类型:民宿
建筑面积(平方米):700㎡
完成年份: 2021年
设计范围:建筑/室内/软装
设计公司: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主创设计师: 黄志勇
建筑设计:黄志勇、黄晓峰
室内设计:黄晓峰、莫云霞、何伟波
设备设计:章永刚
摄影: 奥观建筑视觉
业主: 宜昌渡心石屋民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返回修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