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在宋代《营造法式》中它叫“绰幕”、“角替”,而到清代就盛名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
1 传统建筑构件雀替的发展及其演变
1.1 概念
传统建筑不仅是我国伟大的宝贵遗产,也是古建筑的延续,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和百姓的伟大智慧。针对传统建筑构件而言,有台基、斗拱、梁、柱以及屋顶等,这些构件主要是解决一些承重问题。而本文所研究的是传统建筑构件之一的雀替,位于柱子与梁枋交接处的下部,如图1所示。雀替原本是力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后来由于美学及其他因素影响,逐渐发展为装饰性构件,虽然功能性不强,但艺术价值很高。雀替作为木构体系横向的加固构件,除了缩短柱间距之外,还可以减少梁与柱相接的向下剪力。雀替服务的是梁枋,最终成为中国古建木作结构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1 雀替方位
1.2 形态演变及种类
雀替最早发现于北魏云冈石窟中,其形态多变,多用于内檐。雀替的产生是由柱头独立演变而来,相对于中西方古建筑柱头而言,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建筑柱头演变出两大类独立的木构件,雀替和斗拱。而西方古典建筑柱头虽然有着像爱奥尼圆柱头等各式各样的形式,但最后却未能脱离柱头而形成独立的构件。对于那些不能仅仅依靠斗拱而达到支撑柱头的力学要求时,雀替就应运而生,成为柱头部分的必要构件。从其演变历史发展线上来看,宋代前的雀替形式基本上是拱形替木,功能性较为显著。到了元代时期,其纹样装饰逐渐增多。追溯到明代时期,开始运用了雕刻工艺(主要是卷草纹样为主)并且在构图方面也逐渐丰富起来。最后到了清朝,雀替从原来支撑力学的功能性传统建筑构件发展为随其制作工艺不断提升后,装饰性越来越丰富的装饰性传统建筑构件。从南北朝至清朝,雀替的外线形态一直在演变,从最初的狭长形态缩短为柱间距的1/4,直至清代雕饰增多,变为装饰性构件。演变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雀替演变过程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雀替逐渐演变出大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以及龙门雀替等多种形式。大雀替(如图3)是由整木制作而成,因其直接承受梁枋重量,所以尺寸比一般雀替要大,甚至总长度可以达到面阔的1/2。通雀替是由一根柱子两侧的雀替作为一个整体从柱顶里面穿过,一般用在室内,区别于普通雀替而言,在结构上位于柱头里面而不是柱头上,在体积上也明显大于普通雀替。骑马雀替的产生是由于柱子间的尺寸较小,导致两个雀替因为距离较近从而连在一起,形式就像倒过来的马鞍一般,其装饰意义大于实用意义。龙门雀替多用在牌楼、牌坊上,不同于普通雀替的是在雀替本体之外还附加了像云墩、三福云等其他部件,云墩部件(如图4)的加入则是为了支撑雀替、加强其结构作用,从而分担雀替在支撑牌楼或牌坊的重量,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看到在云墩之下会支撑一个小柱子,其名为梓框(如图4),也是为了加强支撑和承重作用的附加部件。由此也可见任何一种部件的加入都是出自于功能性的考虑。
图3 大雀替
图4 梓框、云墩结构示意图
1.3 演变发展下的装饰特征
在建筑装饰的文化表达上,文人雕以梅兰竹菊表达自己崇高气节,官人雕以麒麟等吉祥图案意喻升官发达,平民雕以花鸟禽鱼、仙鹤、金蟾等寓意祈求平安,皇宫大殿雕以龙凤呈祥表示权力至高无上。雀替不仅是建筑的构件,更是人们寄予希望的载体。那么在这一时期中雀替精湛细致的雕刻技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与潮流,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强化了视觉美感,而且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形式元素。
在建筑装饰的地域性上,雀替已完全南北分明。北方的雀替造型豪放,彩绘朴质,如山西榆次古城和晋祠建筑,其多以盘龙祥凤及宝瓶蝙蝠为主,此地因为史前为皇室宗祠,因此较多体现皇权富贵寓意。南方的雀替则雕刻细腻,彩绘丰富,如徽州民居以承志堂为例的小雀替,由于受到特殊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为了解决大梁受力抗弯问题,只能加大其截面高度,做成夸张的扁梁,因此小雀替便应运而生,使得整体建筑形态清秀精美。
2 演变影响因素概要
对于传统建筑而言,产生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类型主要是为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就像秦砖汉瓦中的瓦当,是为了防止雨水流下造成木制飞檐的腐蚀,这也是对木制飞檐进行保护而产生的功能性传统建筑构件。可以说使用功能是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产生的直接原因。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再对构件本身进行美化,慢慢的传统建筑构件就由功能更加偏向于装饰,演变为一些具有象征性含义的装饰构件。
2.1 社会地域引起的文化背量不同
传统建筑构件的演变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如发展经济、地域风土或是民俗文化等,从而进一步造成雀替的样式、纹样构图等形式进行了发展与变化。例如在明初的时候都是以朴素简单为主,不会做过多的装饰,而在晚明之后,尤其是清代,含有大量的浮雕和吉祥图案,这和明初时期是大大不同。因此针对不同时期而言,其社会背景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那么传统建筑构件的形态和观赏需求就会大不一样。
2.2 生产力引起的营造技艺不同
雀替绝大部分都是木作雕刻,因此对木材的选择极为讲究,通常情况下多以楠木、银杏、檀以及香梓等木材为原料,由整块木头雕成。随着时间的迁移,时代一直在进步,生产力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私家建筑开始兴盛,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逐渐提升,一定程度促使了传统建筑构件雀替的功能或形态上也在不断演变,有新的材料或者物件可以代替传统建筑构件的功能,从功能到形式的方向演变,最后成为了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结构功能的装饰物,呈现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双重价值。
3 湖湘地区雀臂形态及其文化意蕴
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像。” 任何装饰纹样或图案都是人脑对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某种实物的映射。湖湘地区民居建筑传统装饰构件雀替是基于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出符合当地民俗民风等特征的装饰构件,拥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多元的文化内涵。
3.1 纹样形态的多元刻画
人类作为自然界发展的一员,自身的装饰艺术价值受到外界自然元素的制约,人也是通过主观能动意识抉择自然来源的图案纹饰,通过情感移植的方式以抽象、夸张、比拟的比喻手法使得图案彰显内心愿望。在湖湘地区民居建筑中,以动物为主打纹样,植物为辅助图形进行穿插和点缀画面,如卷草纹和龙形态的结合,通过透雕、线刻技法,使得构图匀称,比例合适,显得轻盈而有跃动之势。
在湖湘地区民居建筑雀替种类中,除了动植物纹样,人物纹饰出现的最为突出,多以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戏曲场景等为素材创造出来,以透雕的刻画方式使得人物或坐或卧,圆润有形,惟妙惟肖,体现大众劳动人民传统的观念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期望。
3.2 文化意蕴的赡示传达
3.2.1 传统文化思想的沁入
对于传统建筑构件而言,常常映射着人类文化意识”。雀替上装饰纹样上的刻画被儒家文化思想中“君子比德”与“天人合一”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以梅、兰、竹、松等高品德象征意蕴的自然植物,比拟刻画在雀替上,使之形象化,隐喻湖湘地区对于美好君子品德的推崇。在“双狮戏绣球”造型中,将人物与动物合二为一,完美协调地融入雀替的雕饰中,表达人内心喜庆的盼望。
3.2.2 求吉思想的表达
建筑装饰语言体现着地区民众社会的文化信仰,湖湘地区宗族聚落的雀替刻画中蕴藏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民俗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吉祥如意、繁衍兴旺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比如运用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花朵纹案反映趋利避害、美好向往的追求,以此寻求心灵的慰藉,希祈求家族兴旺的吉祥寓意。
4 结语
雀替是由一种力学构件逐渐发展成为装饰性与美观性的传统建筑构件,受到地域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演变过程呈现出的多种类型形态与图案题材丰富着地域建筑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作为湖湘地区民居建筑装饰的重要构件,刻画手法多样,神行兼备、饱满圆润,题材丰富,取材自然,向接收者传达了别样的审美情趣,彰显着人们求吉、祈福的美好愿望和民间信仰文化。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作者:冷先平,王欣欣,高佳豪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年01期
原标题:《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构件雀替的形态与文化意蕴研究》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特别鸣谢:冷先平老师,王欣欣老师,高佳豪老师
知识点:雀替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7.65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庑殿建筑庑殿建筑 庑殿建筑大式及杂式作法都有,大式庑殿建筑中通常都带有斗栱;在杂式建筑中,通常都以攒尖(由庑殿建筑演化而来)形式出现,如四、六、八方亭等。详见下面所讲大小式、杂式建筑的区别。 1. 庑殿建筑的应用范围 庑殿建筑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大式建筑中型制是最高的,通常在宫殿、坛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才允许使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