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对待新老事物想法不同,总会面临着撞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立场不同、经验不同、角度不同等等都会产生撞击,对于撞击,需要理论科学来作为基础,传统的、保守的观点不一定就不对,新的东西也需要验证,需要证明。
如对于净距、爬距就需要科学的对待,一味的要求12kV大于125mm并不科学,实际上净距更多体现在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上,这与电场均匀程度息息相关,不能一刀切,如圆角排就可以比矩形铜排小10mm,115绝mm空气电气间隙完全可以满足75kV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要求,而如果采用D型排、圆铜棒,根据直径不同,净距也可以不同,直径越大,空气净距就可以越小,这是因为相间及对地圆球面相对,不均匀电场系数很小,电场趋于均匀,电气间隙就可以很小,如同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设备的放电间隙,通过调节间隙来实现设备耐受电压的保护,大家可以看到,75mm冲击耐压电压试验时,球面放电间隙的间距很小,由于球面直径较大,均匀电场,使得空气净距很小就可以承受75kV的冲击电压; 通过球面相对等离子体放电触发电压实现合成试验也是基于这一理论。这是成熟的、有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技术,通过均匀电场设计可以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减少材料使用,国外客户不会要求检查净距,不会拿着卷尺去量电气间隙。按照IEC60071也定义了空气电气间隙,但是有条件的,基于不均匀电场条件的最小空气净距,75k冲击耐受电压距离是大于等于120mm,但只做为参考,以通过试验为基础。
同样对于热缩套管的使用,国外客户接受热缩套管作为绝缘介质,如按照RAYCHEM 24kV 热缩套管要求,对于95kV冲击耐压,采用矩形铜排相间净距大于85mm即可。75kV只需要大于65mm即可,为什么不把热缩套管作为绝缘呢?担心老化、担心高温导致热缩套管破裂,还是担心磕碰造成局部损坏,应该都有,首先好的热缩套管在符合使用条件下可以使用寿命大于20年,合理的、高导电率铜排设计使设备长期使用温升不高,短时过流 、瞬时短路不会使热缩套管破裂,同样均匀电场设计,加上热缩套管复合绝缘可以实现小型化。
对于电子式传感器作为计量也是不被允许的,穿心式电流互感器作为计量测量也不被接受,必须使用又大又笨重的环氧浇铸支柱式互感器做为计量用互感器,相对于低碳化、小型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巨大的撞击,计量是否真的需要这么高的精度,这么大的容量是一个问题,而且科技在进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盲目的只是拒绝不利于行业发展、社会进步,产品创新需要支持,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国外设备通过科学的精准要求,科学的管理,不追求大的电气距离,而追求材料的货真价实,性能的真实可靠,设备使用数十年近百年的都有,如美国IEEE标准的开关柜,净距要求很小,爬距几乎不要求,使用数十年没有问题。把40.5kV空气绝缘开关柜的宽度增加到1.6米,可能绝缘故障会少一些,但变电站的尺寸增加很多,笨重宽大的手车推进去都十分困难,对中不好也会有问题,以后会不会回到固定式、1.8米宽的时代呢?简单、盲目、一刀切的做法不可取。
个人观点,一笑了之。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风力发电技术
返回版块8731 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