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新鲜事 \ 今天,世界人口超过了80亿!面对人口困境,这些拯救模式值得学习

今天,世界人口超过了80亿!面对人口困境,这些拯救模式值得学习

发布于:2022-11-18 09:32:18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新鲜事 [复制转发]

联合国《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世界人口在今年的11月15日跨越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突破了80亿!

 

据联合国的最新预测,世界人口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持续增长,将在2030年和2050年分别增长至约85亿和约97亿,到21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4亿的峰值。

 

然而,全球人口增长并不平均,在2050年之前,全球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将集中在8个亚非国家,而有些国家所面临的将是人口的减少与老龄化问题。 不同地区的平均年龄差距“从未像今天这么大” ,欧洲当下平均年龄为41.7岁,而撒哈拉以南非洲为17.6岁。

 

 

(图源:pixabay)

 

地球公民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是人口持续增长让地球的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如何应对这些人口问题?建筑师们的创造性措施,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01

高密度下的宜居,能实现吗?

 

1950年全球人口只有25亿,今天达到80亿意味着和原来相比增加了两倍多。

 

未来的几十年,地球人口还将不断增长,特别是城市人口将不断膨胀,据统计和预测, 到2050年,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将达到70%。

 

高层、高密度的建筑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人口居住问题,但同时也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减少,并摧毁了城市肌理和传统社区,切断了人们与自然的联系。

 

 

(图源:pixabay)

 

建筑师们一直在探索让高密度建筑更宜居的方式。

 

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被认为是对高层住宅的社区化或者城市化及其内部公共空间讨论的开始柯布西耶以 “垂直花园城市”理念 打造出可容纳1600个住户的高层建筑社区,楼内包含有电梯、服务空间、商店、餐厅、健身房、托儿所等共享空间,并开创性地将更多公共空间移至屋顶,房屋不再只是落脚之地,而是生活的归处。

 

 

(图源:Archdaily)

 

加拿大Habitat 67住宅 ,在当年是比较前卫的一个乌托邦构想,它由著名以色列裔建筑师 摩西·萨夫迪 (Moshe Safdie) 设计,在1967年的蒙特利尔世博会首次亮相,它以异型结构方式打破了“面”的界限,用185个“小盒子”创造了一个既具有私密性居住空间又有室外花园的适合现代生活的总体环境,实现了 “一人一花园” 的居住理想。

 

 

(图源:Moshe Safdie Archives)

 

意大利米兰 ,是 首个将森林与摩天大楼结合 起来的城市 ,按照米兰市的规划,截止到2030年,该市打算种植300万棵树,创建真正的“森林城市”,人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空中花园。

 

 

  (图源:www.stefanoboeriarchitetti.cn)

 

米兰的城市森林计划,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城市,洛杉矶、丹佛、纽约和上海等城市,都承诺种植一百万棵新树。瑞士洛桑、荷兰乌得勒支,以及中国南京和柳州等城市,也都开始着手建设“垂直森林”等绿色建筑, 2022年春天,中国首座垂直森林高层住宅落地湖北黄冈 ,并迎来了第一批住户。

 

 

  (图源:www.stefanoboeriarchitetti.cn)

 

MVRDV提出了让摩天大楼变成垂直社区的设计概念,即三维的立体社区,将个人自由、多样化、弹性与邻里交往引入城市生活。

 

 

(图源:MVRDV)

 

MVRDV设计的位于印度第八大城市浦那的 “未来之塔” ,是一个如山谷般起伏的居住建筑,旨在为高密度的居住模式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保证低廉的住房价格,确保来自印度各个阶层的居住者和谐地相处和交流, 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垂直村落”。

 

 

(图源:MVRDV,摄影师:Ossip van Duivenbode)

 

  (图源:MVRDV,摄影师:Ossip van Duivenbode)

 

设计高密度且宜居的城市,要点在于让人们 在高密度环境中仍然能够享受“低密度空间”的待遇。

 

比如将商场、社区医院、社区学校、社区体育馆、社区图书馆、公园等配套设施和居民区紧密结合,实现步行5~10分钟可解决各种需求。绿化空间也很重要,香港虽然位居世界高密度城市的前列,但是不管住在香港什么地方、不管坐公交还是打车,30分钟就可以到达生态自然的郊野。 新加坡开始探索“超级垂直城市”建设 ,试图通过多功能混合建筑将购物、广场、高空绿色花园、学校、医疗等建筑一体化,减少出行。

 

这些,都将是城市未来建设的方向。

 

 

(图源:unsplash)

 

 

02

如何拓展人类的居住空间

 

英国博物学家大卫·爱登堡2018年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曾表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世界人口规模可能会超出地球的容纳能力。”

 

为了拓展人类的居住空间, 建筑师们提出了“漂浮建筑”的构想 ,并努力尝试将这个设想从住宅建筑推广到公共建筑乃至社区,这也成为应对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挑战的策略之一。

 

Schoonschip 是阿姆斯特丹的 全新可循环社区 ,该项目包含30个相连的水面漂浮块,共计46间住房,并配有分散与可持续的能源、水源和废弃物处理系统,这个水上小区由堤坝、码头、水系这三部分组成,而每个单元的高度和朝向各不相同,景致各异。

 

 

(图源:Dezeen)

 

沙特王储认为到205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90%的人将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所以解决当今城市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挑战,同时开启另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近日,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宣布将斥资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5万亿元),在红海沿岸、沙特阿拉伯北部建造 “线性之城 (THE LINE)。

 

THE LINE由世界知名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打造,包括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汤姆·梅恩,还有 WSP Global、Thornton Tomasetti 等团队。城如其名,线性之城是一条 全长170千米、宽近200米的“线” ,两边是500米高的一体式建筑——建筑中间没有断口,像两面围墙一般,包围着这座如同被二向箔压扁了的城市。

 

 

(图源:Archdaily)

 

学校、住宅、办公室、公园、商场、体育馆、社区农场……上下穿梭就能抵达,最多只要步行五分钟,就能到达我们生活所需的一切空间,人们的时间将不必被浪费在通勤上。

 

 

(图源:Archdaily)

 

“丛林景观”,是线性之城的另一大亮点 ,高耸入云的大树和葱葱茏茏的灌木,生长在地面、建筑外立面、长廊等地方,与人类的生存空间融为一体。设计方案中还专门提到,城市完全能以100%可再生能源作为运转的动力,是取代传统城市的可持续方案。

 

 

(图源:Archdaily)

 

希望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能为自然保护和提高人类宜居性的城市创造一个典范,制造一场城市规划的彻底变革。

 

 

03

让我们的城市“全年龄友好”

 

根据联合国数据,目前全球2/3的人生活在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地区。在一些低生育率国家,包括日本、意大利、希腊和葡萄牙,人口已经在下降,而全球65岁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预计将从2022年的10%上升至2050年的16%。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和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平均每户家庭只有2.62人,家庭规模的缩小使得“养儿防老”模式不再是主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可能从备选项变成必选项。

 

除了越建越多的养老院,提倡老年人与年轻人混合居住的 “全龄化”社区模式 也应运而生。

 

德国“多代居” ,是指把全年龄段居民集聚于一个生活空间中,通过社会交换来补充老人心理上的需要 在“多代居”中,老人可以选择与同龄人互助生活,可以选择与单亲家庭组成互助家庭,也可以与大学生等年轻群体互相依靠,通常采用自治管理模式,住户拥有各自独立的居住空间,厨房、花园、活动中心等公用区域共享。

 

新加坡则在多年前就启动了 乐龄安全区(Silver Zone) 改造项目,在居住区改扩建商业、餐饮等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并采取完善步行体系,限制机动车速等措施。

 

 

(图源:unsplash)

 

刚刚揭晓的2022日本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建筑类的获奖作品中,就有不少与老龄相关的项目。

 

在本地人口老龄化和育儿双职工家庭流入并行的东京郊区住宅区中,老人越来越孤立, 而双职工家庭少有机会参与当地社区交流。 将住宅区的“巴士始发总站”作为社区互动的中心,在所有住宅单元入口处设可为个体经营所用的场所,创造了可以让居民们交流的场所。

 

 

(图源:www.g-mark.org)

 

“银木犀”项目 则是面向需要护理服务的高龄者住宅,在这里高龄者能够带着自己的“角色和工作职责”生活,不会因身心不便而丧失想做事情的自由。住宅区设置了可以吸引儿童到访的小店,以提高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有家庭医生合作提供的自然“看护”模式。

 

 

(图源:www.g-mark.org)

 

这些,也都是未来中国式养老,需要探索的方向和道路。

 

 

结语


 

(图源:pixabay)

 

我们应该直面人口问题,针对这种趋势,做好充足的准备。

 

让每个地球公民居住得更好,是所有建筑师的使命。

 

在地球人口到达80亿之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文章《80亿人口,一个人类》中表示,人类大家庭在日益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不平等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世界上将充满紧张和不信任、危机和冲突。

 

在庆祝人类多样性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考虑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

 

 

参考资料:

《再过8天,全球人口将达80亿!》(《光明日报》)

《高密度、低碳与宜居的思考》(公众号:SEA CiTY,作者:吴锦海)

《MVRDV :凭借夸张建筑形式探索城市未来的设计哲学》(公众号:建筑师疯人院,作者:璐璐)

《漂浮建筑:水上世界并非乌托邦!》(公众号:匠山行记)

《五大维度,构建年龄友好城市》(《社会科学报社第1817期第2版,作者:杨一帆、李唯为)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

2108 条内容 · 5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古建筑的点睛之笔——雀替

  何为雀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