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永恒”的中国建筑

“永恒”的中国建筑

发布于:2022-11-17 09:14:17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中国人用全自然的材料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千年的弹性体系,这是能启示未来的体系。 如林徽因先生所说,中国建筑有特别大的机会,可以直接跨入西方所说的现代观念中去。但是,这种现代转化是不会自动完成的,需要全新的探索。”

——王澍


建筑意义的演进亦暗示着建筑的发展方向,由满足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基本需求到提升人们精神感受及生产效率需要。



建筑由人类创造,并陪伴着人类的日与夜。建筑的首要意义在于为人提供一个住所,免于恶劣天气与自然灾害侵扰,进而能在一地方安稳地生存下去。


同时,建筑可以为人提供 舒适的环境 ,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生存和生活。那么中国的传统建筑有什么特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平面布局


现在看一个建筑,大家都会说造型怎么样,立面怎么样,平面怎么样,这些其实是典型的西方建筑学概念。



而中国建筑是以 院落 为基本框架形成的一组建筑,它不是以单栋建筑来讨论的,这是中国建筑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今天去看宋代以后,特别是以明清为主的中国建筑,会发现基本上就是两种院子。


一种院子是在强烈的儒家礼制背景下形成的,有中轴线,区分层次,有主有次,左右对称,坐北朝南。


整齐对称 多用于比较庄严雄伟的京都、坛庙、王府、宅邸、寺庙等,布局上讲究主次分明、左右对称。而这种布局主要是为了满足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



另一个体系,实际上有很强烈的道家背景,就是中国的园林。


曲折变化多样,园林的格局是自由的,是不对称的,它也是院子,而里面有山有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自然世界,像山水画一样。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和组群的布局原则,不仅富有封建伦理文化的特色,还与中国人的崇中、从中、尊中的民族意识有关,它总是沿着一条中轴线(多以纵轴为主,也有纵横轴都为主的)。


采取均衡对称的方式来布局,具有中轴线布局意识、观念特征的建筑,在中国古代随处可见。


这种以中轴线为主要标志的、平面对称性格局的中国古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区别于西方建筑的特征之一。



02

环境


在现存的中国山水画当中,包括在真实的环境里,只要是存在传统建筑的地方,都和周围的山水树木形成特别好的关系,真的像画一样,在通过描述时,会产生一种 意境美



中国的建筑注重 建筑与环境 的关系,将建筑的形体和周围的地形地貌、山水植被等进行整体的组织安排,巧妙处理每一处组群建筑的体量、尺度、造型、肌理及光影色彩。


使其产生大小高低、主从虚实、远近疏密、动静阴阳等空间变化,从而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


在中国人看来,廊前屋檐下洒落的一缕阳光,风火山墙上升起的袅袅炊烟,都是宁静美丽的风景;曲墙花窗间看竹影摇曳,古刹塔影里听暮鼓晨钟,自是中国特有的诗意。




03

构造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 木结构 为承重结构,根据地域分布分为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等。


木结构采用柱、梁、檩、枋构成的木构架做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以及风力和地震力,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



因此,建筑的墙和门窗可以自由设置,同时平面形状丰富多变,可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



木构架采用 榫卯 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



古人还创造了“斗拱”这一独特的结构部件和“材分”的模数单位,各种木构件可以定型化加工和组装,从而简化了单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很早就迈进了 标准化 模数化 预制装配化 的阶段。



同时,设计与营造有了明确的分工,设计师和工匠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空间的总体布局和整体的艺术效果。



正因中国传统建筑这些巧妙而精湛的营造技艺,才形成了其深远的出檐、反曲的屋面、翘起的屋角等独特造型。



其实,全世界很多地方其实都有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那么中国的特征在哪里?


很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中国的木结构体系不是一个简单的体系,它是 装配式 的,而且是用相对不是很大的木头做成的装配式,这是很先进的一个观念。


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在构建这个体系的时候,非常仔细地想到了建筑的材料因为技术的精湛,在梁坏了就换一根,柱子坏了也可以换一根,在不影响整个体系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



这就是中国的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房倒屋不塌” 。就是说哪怕地震了,墙塌了,但房子的骨架还在那里。




04

材料、质感、肌理


中国建筑特殊的材料、质感和肌理。 中国的建筑很特殊的一个地方在于喜欢使用自然的材料。



中国建筑中使用的,大量的都是自然的材料,比如说木头、土,砖,其实都是可再生的自然材料,构成了一个全自然材料的体系,而且一般来说都有非常 丰富的肌理。



在通过利用不同的建筑材质,形成不同的纹理和肌理,创造出材料的不同美感。



05

文化礼仪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基本都是对称的,从中延申出一个现象,中国的礼仪制度和建筑的关系。



儒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建筑营造制度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古建筑等级制度、建筑美学设计制度、建筑营造制度的惯性思维、建筑营造技术传授方式等方面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


中国古建筑扎根于深厚 传统文化 和高超 建筑技术 之上,可谓博大精深,其独特的打动人心的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中国古建筑 就是中国凝聚的历史典籍。


中国古建筑集中了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观念等观念,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映建筑技术的同时,实际上是更大程度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因而,建筑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文化深层内核的 集中再现 ,建筑记录了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进程,文化成为建筑的 灵魂


儒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建筑营造制度产生重大影响,且对当前我国建筑营造的发展具有重大启示。




06

颜色


色彩丰富甚至 艳丽 ,是中国建筑的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基本上是在官式建筑中保存下来。


“五色”发源于五行,“五行”一直都是中国古老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五行”观念涵盖时辰、气候、方位、神灵、人文社会等物质与精神的各个方面,“五行说”将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对应起来,进而解释万物万象 相辅相成 、相对应的关系;


五色则对应五方,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即: 东方者太昊,其色属青,故称青帝,以掌春时;南方者炎帝,其色属赤,故称赤帝,以司夏日;居天下之中者黄帝,其色属黄,支配四方;




西方者少昊,其色属白,故称白帝,掌管金秋; 北方者颛顼,其色属黑,故称黑帝,以治冬日;这样就给五色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



比如现在能看到最早的纪录建筑的书,宋代的《营造法式》里面,彩画的部分是完整保存下来的,基本上都在五色当中,同样也是和故宫里看到的彩画体系是 一脉相承 的。



从色彩特别丰富的“五彩遍装”,一直到最纯粹的、纯绿色的“碾玉装”,大概有五大类的色彩体系。中国的建筑,一向就是这样 五彩缤纷 的。


中国的“颜色”则涵盖非常复杂,有着强烈的象征性,相对稳定的正色就如其名字所显示的,成为 正面 的、 德性 身份 的象征。




结语


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构成中华民族世代安居乐业的物质环境;中国传统建筑以其形式之美、技艺之美、意蕴之美,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浓重的艺术色彩。


来源:匠山行记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 中国人用全自然的材料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千年的弹性体系,这是能启示未来的体系。 如林徽因先生所说,中国建筑有特别大的机会,可以直接跨入西方所说的现代观念中去。但是,这种现代转化是不会自动完成的,需要全新的探索。”

    2022-11-27 21:39: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68 万条内容 · 4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茶田里的民宿——莫干山木子林夕云民宿

          ▲建筑东立面?大川又     茶田里的民宿 ——莫干山木子林夕云民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