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陂塘,是解决来水与用水之间在时间分布上和水位高程上的矛盾,以很好地利用水资源。陂塘属蓄水工程,由挡水、泄水、取水建筑和库区组成一个水利枢纽工程。
我国自春秋中期在淮南地区创建大型陂塘工程芍陂后,历秦汉、南北朝时期,大小陂塘在江汉、江淮及长江以南地区大量兴建。在众多陂塘工程的建设中,陂塘工程技术有了长足进步。首先具有合理的陂塘规划技术思想,设计规划了一批平原水库、山谷水库,以及陂渠串联工程,不少陂塘一直使用运行至今。尤其是陂渠串联工程是我国人民创造的适于丘陵山区的特色工程,当时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其次陂塘的堤坝类型多样,因地制宜修筑,在堤坝的横断面设计、纵向布置等方面皆符合力学原理。再次能巧妙地布设水门(或涵管)和溢洪设施,出现了石质闸座和石坝溢洪道,较好地控制了陂塘的蓄泄。
一、陂塘规划技术
陂塘的规划要根据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划。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时期,在陂塘工程建设中已形成一些共同的规划技术原则,这是我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可贵经验之运用。
从陂塘的类型来看,我国古代陂塘灌溉工程按建造的地区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平原地区修建,现代称为平原水库(小型的称为水塘、水池等)。早期修建的如淮南芍陂、汝南鸿隙陂、南阳六门陂、绍兴鉴湖、丹阳练湖等都是很著名的这一类水库。另一类是在山丘地区修建,现代称为山谷水库(小型的称为山塘)。早期修建的如河南泌阳的马仁陂、江苏扬州的陈公塘、句容赤山湖等是这一类水库工程的代表。此外,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及在更大的范围内调配水量,采取了陂渠串联的工程形式,通过渠道把大小陂塘串联起来,类似今日的“长藤结瓜式”水利系统,促使在大范围内形成一个灌溉网。
(一)陂塘规划的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地形、水源条件,规划布置陂塘。
从地形方面看,有背靠丘陵,再利用洼地、泽地修筑的陂塘,如大型陂塘芍陂和鉴湖皆如此布置,这样节省了塘堤的工程量,又能自流灌溉平原地区;又有利用地形起伏洼下之地,人工修筑围堤取得库容的,如鸿隙陂等;再有在山谷筑坝,利用山谷地形而成库容的,其所筑堤坝较短,而蓄水量相对较多,如马仁陂、陈公塘等。还有顺山坳而建,筑成半圆形的陂池,云南呈贡县小松山和七步场、大理的大展团出土有东汉时这种陂池模型;或有依台地而建,利用台地的高差筑成方形水库,云南嵩明县梨花村、呈贡县小松山、通海县镇海就出土有东汉时的这种方形陂池[61]。
从水源方面看,有筑塘拦蓄天然河道形成蓄水库容的,如南阳楚士曷在湍水上筑坝,“拥断湍下,高下相承八重,溉田五百余顷”[62]。坝厚八重,形成周十里的方塘,“泽润不穷”(《水经注·湍水》)。楚堨下游的六门陂,也是在湍水上筑石坝,拦断湍水后形成陂塘,并设六石门以控制蓄泄[63]。有利用来水丰富的洼地,人工修筑长堤,把多条水源拦截起来,形成巨大库容的,如绍兴鉴湖等。有利用天然湖泊,人工修筑围堤,扩大库容的,如汝南地区原来湖泊就多,汉代修建了许多陂塘,当利用了原有的湖泊,形成了水库群。而一些小型陂塘多是利用当地降雨及径流蓄水的。总之,陂塘在规划时注意引入充沛的水源,规划的大中型陂塘都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进入,以确保丰沛的水量。
古代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修筑的陂塘,由于具有统一调度众多劳动力的权力,财力又较充裕,故往往能充分利用大范围内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修筑,陂塘库容巨大,从而较好地利用了当地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而由农户自己修建的陂塘,规模小,但数量多,形式各异,也是适应小范围地形和水源状况的。小型陂塘在东汉时期迅速地在南方推广,它们和农田连在一起,皆是农户私有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民间修建就更为普遍了,成为南方山丘地区利用水资源的主要水利工程类型。
二是以灌溉为主进行综合利用。
陂塘按其不同的任务和要求进行划分,大体可以分为防洪、灌溉、航运和军事等类单项任务的工程。古代以灌溉为目标的陂塘工程,规划时往往兼顾设置多种功能,成为以兴利为主的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如芍陂和鉴湖因有巨大的库容,不仅自流灌溉广大的农田,还起滞洪和防洪作用,又有接济运河水量,供给城市用水,及畜养水生动植物等的功能。
小型陂池亦多实行综合利用。如贵州兴义出土的一个东汉晚期陶水田池塘模型,呈圆盘状,中间一泥条分隔为二,表示堤坝,“堤坝”中部有一拱顶闸门,水鸟昂立其上,稻田被三条竖曲田埂分为四块,田中长着秧苗,池塘中有大鱼、泥鳅、田螺、菱角、荷叶、莲瓣等。塘边刻画出成行的树木[64]。见图2-2-3-1。
图2-2-3-1 东汉水田模型(贵州兴义出土)
三是古代陂塘一般都修筑有堤坝、水门和溢洪设施,形成一个具有蓄、灌、排较为完整的蓄水工程体系。
陂塘依靠堤障蓄水,水门可起灌溉和排洪的作用,大型陂塘设有专门的溢洪设施,如绍兴鉴湖,小的陂池泄洪任务多由水门兼任。由于工程设施的完备,故而能较好地发挥陂塘的作用。
四是总结了陂塘大小与灌溉农田面积的比例。
由于西汉以后灌溉农田的小型陂塘兴建的增多,为保证农作物生育期有充足的灌溉水源,但又不过多地占用土地,人们提出了陂塘面积与灌溉农田面积的比例问题。西汉《淮南子》卷一七《说林训》称:“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而一顷之陂可以灌四顷。”就是说陂塘面积与农田面积的比为1:4,即一亩的陂塘水面可以灌四亩农田,这大致指小型陂塘而言。后代人们提出的比例与此也相差不多。
这些陂塘规划的技术原则,我国人民很早就在实践中应用,从而较好地对水资源实行调节利用。又由于规划的陂塘工程设施比较完备和合理,确保了陂塘工程效能的发挥。我国有许多陂塘,兴建的历史达一二千年以上,有的至今还在使用,除注意不断维护管理外,合理的设计规划是这些陂塘得以长期运行的主要原因。
(二)平原水库的规划布置技术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在淮河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建造了不少陂塘。这类平原水库蓄水工程技术的特点:一是堤坝长,有的呈直线,有的呈曲线,有的是马蹄形,有的甚至是圈堤,它的高和宽相对来说尺寸较小。二是依靠修筑堤坝提高低洼地带的蓄水能力,所形成的库区淹没面积大。三是蓄水位不高,水闸等建筑物水头较小,修筑较为容易。现举几例有名的平原水库加以说明。
淮南的芍陂,早期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在西、北两面筑堤,大约有l20里的长度,南面和东面依靠丘陵和高岗未筑堤,这样围成陂径约为224里的葫芦状蓄水库。由于堤坝不高,早期所筑的口门未建闸,而是用堰坝过水,较容易修筑。
绍兴鉴湖呈狭长形,南北宽5里,东西长130里左右,故被称为“长湖”(《水经注·渐江水》)。湖的北界依着山麓,南面筑堤长127里左右,湖周达358里。湖面广袤,但蓄水位不高,平均蓄水深仅l.55米左右。鉴湖堤上水门等建筑物众多,这既反映当时修筑陂塘工程的技术水平较高,但也说明在水头不高时,沿堤开闸涵安全性易保证,修筑闸涵技术较容易掌握。
汝南在汉代所建的鸿隙陂,是古代水面面积最大的陂塘,位于今河南省淮河干流与汝河之间的正阳、息县一带。《水经注·淮水》载:“其陂首受淮川,左结鸿陂……陂水散流,下合慎水,而东南径息城北,又东南入淮。”其堤塘长400余里,东汉建武中修建时花了数年的功夫,可见其土方量之大。堤塘是在洼地四周进行圈筑的,围成了一个典型的平原水库。
江苏省丹阳的练湖是古代有名的一座中型平原水库。练湖自西晋末创建后一直运行到近代,历时l600多年。练湖的修筑是利用丹阳城北的一片洼地“开家湖”为基础,在四周筑堤,拦人马林溪水,成为周回40里,总面积达两万余亩的水库。后代记载练湖堤高一丈左右,堤顶宽一丈。[65]
早期人少地多,可以修建占地很多的平原水库,故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平原水库规划修建得特别多。后代人口繁衍,多侵占肥沃湖滩地为田,或废湖为田,此类陂塘大为减少。
此外,在规划平原水库时,除要重视堤坝的布置和基础牢固外,还要规划好泄洪及排水的通道,以免引起内涝和地下水位上升,及由此而产生次生盐碱化,对这方面的问题古人已有较深刻的认识(见本编第四章)。
(三)山丘水库的规划布置技术
山丘水库在我国兴建也很早。山区和丘陵地区,河谷比较狡窄,因此这类工程技术的特点:一是堤坝较短,修筑堤坝的工程量相对较少。二是堤坝较高,更加注意堤坝的修筑质量。三是选择山谷“肚大口小”的地形。“肚大”,库容大;“口小”,堤坝工程量小,易于修建和管理。如:
河南省泌阳县的马仁陂,是一座典型的山谷水库,坐落在南阳盆地边缘山区比水(今泌阳河)的一条支流上,西汉元帝建昭间(公元前38~公元前34年)南阳太守召信臣创建。《水经注·比水》记载:“比水右会马仁陂水,水出沅阴北山,泉流紧凑,水积成湖,盖地百顷,谓之马仁陂。陂水历其县下,西南堨之以溉田畴,公私引裂。”清道光《泌阳县志·水利》也记载:马仁陂在县西北70里,“上有九十二岔水,悉注陂中,周围五十余里,四周山围如壁,唯西南隅颇下泄水。汉太守召信臣始筑坝蓄水,复作水门,以时启闭。分流碌礈二十四堰,灌溉民田万余顷”。水库以山泉溪水为源。由于“四周山围如壁”,只有西南隅地势低下,故而在此筑坝,工程量减少许多,但陂面积却相当大,水面达百顷,陂周长50余里,蓄水量多,因此灌溉效益大,灌田达“万顷”。马仁陂经过二千余年的沧桑,直到1958年改建时仍保留着基本轮廓。其拦河坝为均质黏土,坝高约l4~16米,长约820米,东西向,略弯曲,两端与山坡相连接。主河槽近左岸,斗门及溢洪道布置在右侧。另外西端岗坡处还有副溢洪道,水大时,可从溢洪道泄人比水[66]。虽然这是后代的情况,但始建时基本布置当不会相去过远,其坝长1.64里,而坝高达15米左右,河谷宽广,储水量大,充分体现了山谷水库的特征。它运行时间长久,说明古代在陂塘工程的规划设计方面已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
扬州的陈公塘,又名爱敬陂,东汉建安四年广陵太守陈登创建。隆庆《仪真县志》卷七称:“(陈公)塘在县北东三十里,汉广陵太守陈登凿,以资灌溉。周纡九十余里,散为三十六汶。……其塘西北依山,东南面,汉魏间已设堤障,唐宋转运时尝修筑八百九十余丈,置斗门、石垯各一。”又宋代淳熙间楚州参军李孟传《修陈公塘记》[67]称:“倚山为形,独一面为堤,以受启闭。”就是利用山谷三面倚山的有利地形,只在东南一面筑堤,唐宋时堤长890余丈(4.94里),拦蓄36汊山涧水,形成蓄水库,塘周长达90余里。陈公塘能对山洪起储蓄和调节作用,既控制山洪为害,又灌溉塘下l000余顷农田。见下页图2-2-3-2。
图2-2-3-2 陈公塘图(转引《(隆庆)仪真县志》)
江苏省句容县的赤山塘,亦称赤山湖、绛岩湖。该塘位于句容县西南30里,以附近有赤山而命名。“周广百二十里,四面皆冈,而西北独缺数里如门。”[68]三国孙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初建时,是在西北缺口筑堤数里,拦蓄东南茅山、方山、丫髻、瓦屋、浮山、虬山诸山,及东北仑山、五棋、空青、华山诸山之水,汇水面积为806.13平方公里[69]。山水汇合于湖,下注秦淮入长江。赤山湖利用山间洼地作为蓄水库,库区很大,周长达120里,沿湖上流有九河进水,下流l3里的河上建柏冈埭(或称百埕堰),以控制入秦淮河水量。赤山塘西北处开有东西两湫(水沟),各建有斗门,可放水灌溉,灌田号称万顷,灌溉效益很大。赤山湖历经1670年,至今仍留存一些湖面,继续在发挥作用。可见,建造时的规划是很合理的。
二、陂渠串联工程技术
我国的地形和气候,南北有明显的差异。华北地区平原广袤,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为500~700毫米,河流分布密度小,自古以来多兴建长距离的渠道引水工程灌溉农田;南方丘陵山地起伏崎岖,但降水量颇丰,年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以上,多修筑塘堰蓄积当地径流;淮河、汉水流域处于南北过渡之区,上中游分布有丘陵盆地和微起伏的高亢平原,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水利工程类型多发展陂塘与渠道相结合的灌溉系统。我国陂渠串联水利工程技术约起源于春秋中期,楚国孙叔敖所创的雩娄灌区,应是这类工程的滥觞。战国至汉代陂渠串联工程已有相当的发展,类型多样,有名的如战国时建的襄阳地区的白起渠,汉代建的南阳六门-钳卢陂灌区,汝南的水库群等。
陂渠串联的灌溉系统其优点在于解决陂塘水源不足和引水渠道缺乏蓄水容积的缺点,将蓄、引结合起来,组成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
山丘区的陂塘受集水面积和降雨量的限制,其所蓄的水量往往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而陂渠串联后,因为有河流径流的补给,不会因集水面积小和降雨量不足发生陂塘干枯的现象,不仅陂渠之间可以互相调节,陂塘及陂塘之间也能进行调节,这就在较大的范围内对水资源进行调节,能解决集水面积、陂塘容积和灌溉面积之间不能协调的问题。
一般引水灌渠,只能在用水季节内进行灌溉,在非灌溉季节水量往往白白流失,因此灌溉面积受到限制。陂渠串联后,就能够把非灌溉期间的河流径流通过渠道引到陂塘存蓄起来,以供灌溉季节所用,扩大了灌溉面积,这就使水源在季节上得到调节,不仅有利于灌溉,汛期陂塘还能存蓄部分洪水,提高了河流的防洪能力。
总之,陂渠串联的水利工程系统,能对水资源在地区分布和时间分配上很好地加以调节,增大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起到增加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的作用。这一水工技术我国创建早,春秋中期已经萌芽;发展快,汉代淮河、汉水流域的丘陵和高平地区已较为普遍分布。可见,这是适应于丘陵地区的自然条件,由我国人民创造的一项出色的水利工程技术。
古代陂渠串联的灌溉工程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单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的水利系统
这种类型的引渠渠首可以有坝也可无坝,古代一般建有坝渠首,这样可以抬高水位,地形合适还能形成库区,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更大。战国末年,在湖北襄阳地区建成的白起渠,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陂渠串联水利系统。
公元前227年,秦国大将白起攻楚,在鄢城(今湖北宜城南)西北百里许的汉水支流夷水(今蛮河)上立堨,引水以灌鄢城,后人改建此工程用来灌溉,人称白起渠。《水经注》卷二八《沔水》记载:夷水,“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旧堨去城(鄢城)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熨斗陂是也。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城西陂谓之新陂,覆地数十顷,西北又为土门陂,从平路渠以北,木兰桥以南,西极土门山,东跨大道,水流周通”。“其水又东出城,东注臭池,臭池溉田,陂水散流,又入朱湖陂,朱湖陂亦下灌诸田,余水又下人木里沟。”可见,这是一种典型的“长藤结瓜”式的陂渠串联工程。渠首在鄢城外百里许的夷水上建坝(士曷),抬高水位,扩大自流灌溉的面积,。渠道下连土门陂、新陂、熨斗陂、臭陂和朱湖陂等,可蓄水灌田。《水经注·沔水》记载白起渠灌溉面积达3000千顷,灌区规模相当大。见图2-2-3-3。
图2-2-3-3 白起渠陂渠串联形势示意图(选自杨守敬《水经注图》)
白起渠后代称长渠,渠道仍采用陂渠串联形式。与长渠灌区毗连的北面,有引蛮水的木渠工程,此渠始建于楚,当时称木里沟。汉代南郡太守王宠又开凿,“灌田七百顷”。到宋代治平三年(公元l066年),由宜城县令朱孥主持,进行大规模修治扩建,在渠首卢家畈筑“灵溪堰”,以拦截壅高蛮水,其下渠道与49陂相连,也建成陂渠串联的形式,灌溉面积大为增加,达6000千余顷[70]。
(二)一河取水多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的水利系统
淮南地区降雨量比淮北多,河流径流较丰富,因此在河流的上下游可以多处引水,分别灌入高程不一的陂塘,组成一个大的灌区,上游渠道的水量还可补给下游灌区使用。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春秋中期楚国孙叔敖在今河南固始县修建了雩娄灌区[71],这即三国曹魏刘馥、邓艾改建的茹陂灌区。据后代乾隆《固始县志》卷四记载:“(史河)又西北十五里,过安丰故城西,又径茹陂南,茹陂又名龙潭口,有闸分水北流,是为清河。”茹陂灌区也即是史河的分支清河灌区,是一个陂渠串联的水利工程系统。茹陂在龙潭口,是有一定蓄水库容的枢纽工程,下连清河,清河又与灌区内的陂塘相连。元代时清河的引水口移到黎集附近的石嘴头。明代嘉靖《固始县志》卷四对清河灌区的水利工程有较详的记载:清河首建有两座水闸,即上闸(又名均济闸)和中闸(又名清河闸)。上闸是引水口的节制闸,节制引水量的大小;中闸是控制闸,关闭中闸,可把清河水引入下胜湖和石梁堰,石梁堰还可把过盛的水排人泉河。中闸以下因清河水位低于地面,则顺次在清河上筑有谭家坝、土坝、滩湖坝、马蝗池坝、裴家坝、袁家坝、左家坝、淇河坝、吴荣坝九座土坝,坝上游分别设有引渠,将水引入清河左右的36座陂塘。其下还有四座闸坝,用以抬高水位、引水灌田。清河河长90里,将36处陂塘轮灌一次为时约一个月,大致一次灌水入陂塘,即可满足一年的需要。灌区大致南北长百里,东西宽50里,故称之为“百里不求天”灌区。这虽是明代记述的工程情况,但这种多首制引水与陂塘串联的形式应是从早期的工程承袭而来,否则整个灌区不能灌到水。
古代的茹陂灌区主要指清河灌区。史河下游的另一分支是湛河,湛河一方面从史河引水,一方面又承受清河尾闾的余水。湛河上亦有两座水闸,即溥建闸和匀利闸,作用是抬高水位,然后引水入陂塘。湛河两岸从上而下开有三个引渠口,分别灌入l6座陂塘,这些陂塘呈串珠状,一个接着一个,这与清河两岸的陂塘各个分别引水不同,但都是一河多首引渠与陂塘串联。附近的泉河、曲河灌区等也都是这种水利类型。可见陂渠串联的水利工程在这一地区创建早,并且在后代得到持续发展,成为最普遍的一种水利工程类型。见下页图2-2-3-4。
图2-2-3-4 河南固始县清河、湛河陂渠串联分布图(选自嘉靖《固始县志》)
(三)多河取水多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的水利系统
这种水利系统已由陂渠串联的小水网发展为大水网,由一个河系发展到与几个河系相连,较充分地开发利用了地区水资源。汉代南阳地区的六门一钳卢陂灌区、汝南的水库群即是这类工程的典型,曹魏时淮颖地区也兴修有这类工程。
六门一钳卢陂灌区是汉代南阳太守召信臣创建的,是联结湍水和朝水(今刁河)的陂渠串联的水利系统。《水经注》卷–&《湍水》称:“湍水又径穰县(今邓县),为六门陂,汉孝元之世,南阳太守召信臣,以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断湍水,立穰西石竭,至元始五年(公元5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故号六门堨也。溉穰、新野、昆阳(应为涅阳)三县五千余顷。”六门堨(即六门陂)在今邓县城西三里的韩洼村南,在湍水上筑坝,形成蓄水库,四周修筑围堤。起初建有三座水闸,后开为六座水闸,以引水灌溉。东汉末,六门堨毁废。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镇南大将军杜预,“继(召)信臣之业,复六门陂,遏六门之水,下结二十九陂,诸陂散流,成入朝水”[71]。杜预不仅修复了六门陂水利,并且加以扩展,下联29个陂池,29个陂池通过干渠相连。干渠横贯邓县、新野两县,长达百余里,尾闾于新野县上先港南注入白河[73]。而29个陂池的弃水,退水皆入朝水,与朝水灌区连成一片。
钳卢陂在穰县东南六十里。《元和郡县志》卷二一《山南道·邓州穰县》载:“汉元帝建昭中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复于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堤,旁开六石门以节水势,泽中有钳卢玉池,因以为名。”钳卢陂引蓄朝水,但未建在朝水之上,而是利用原有的湖洼,人工筑堤围成。据实地查勘,陂址位于邓县构林乡王堤村,故址在建国前还建有迪陂寺。自王堤至岗岔楼村,还有一道长4.2公里的残堤。陂南北长八里,东西宽三里,共占地93顷多[73]。
钳卢陂距朝水还有一段距离,引水工程所筑堰坝并非截断朝水,而是在朝水的河曲之处,筑堰挑流,通过引渠人钳卢陂。朝水上的这座堰可能即宋代所称的塘土堰(亦称塘堵堰)。
六门陂灌区工程是湍河上的陂渠串联水利系统,钳卢陂灌区工程是朝水上的陂渠串联水利系统,这两个系统又联结起来,组成更大的陂渠串联水利系统,故能对水资源在两个河流流域之间进行调配。南阳地区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湍河汇水面积大,达4000多平方公里,而刁河汇水面积小,仅400多平方公里,它们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差别亦大,分别为8.6亿立方米和l亿立方米[74]。六门陂主要灌溉湍水南面今邓县、新野县的农田5000余顷,其灌溉余水及回归水流入刁河,补充了刁河的水源,再引入钳卢陂存蓄起来。钳卢陂的水源除刁河外,还汇纳众多的溪沟水,如柳渠、贾堰、柳峰岗、侯家桥、构林关、刘家沟、熊家冲等水,这样就扩大了水源。从钳卢陂开有东、西、中三条灌渠,灌溉刁河南面的农田。灌区范围很大,《元和郡县志》卷二一记载,钳卢陂灌溉面积达“三万顷”[75]。因此,六门一钳卢陂水利系统组成了一个大灌区。
汉、晋时期南阳盆地的水利以六门一钳卢陂灌区为首,其巨大的灌溉效益依靠河流之间互相联结的陂渠串联这种水利工程型式。南阳地区这一时期修建的工程甚多,仅召信臣就修了堤堰工程数十处,其后又有杜诗、杜预等人的兴修。据《水经注》记载,除六门陂、钳卢陂外,还有湍水上的楚堨、邓氏陂、安众港等;朝水上的樊氏陂;淯水上的新野陂、豫章大陂;堵水上的堵水陂;比水上的马仁陂及支流上的湖阳陂,及唐子、襄乡诸陂等。其中一些陂堨沟渠也互相串联,形成如现代所称的“长藤结瓜”的网络状,达到灌排自如,进退有别,体现了规划设计的合理|生和先进性。
两汉时期及其以后,在汝南的广大土地上散布着众多的陂塘,组成为水库群。其中以鸿隙陂为最大,鸿隙陂接受淮河干流之水,与淮河支流慎水、汝水等流域的陂塘互相联通。汝南一带的陂塘,《水经注》有较详的记载。
《水经注·淮水》载:“慎水所出,东北入淮。慎水又东流,积为憔陂,陂水又东南流,为上慎陂,又东为中慎陂,又东南为下慎陂,皆与鸿郁陂水散流。其陂首受淮川,左结鸿陂。……陂水散流,下合慎水。”
“淮水又东与申陂水合,水上承申陂于新息县北,东南流,分为二水,一水径深丘西,又屈径其南,南派为莲湖水,南流,注于淮。淮水又左迤,流结两湖,谓之东西莲湖矣0”
“淮水又东径长陵戍南,又东,青陂水注之,分青陂东渎。”
“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水首受富波,东南流为高塘陂,又东积而为陂,水东注焦陵陂,陂水北出,为鲖陂,陂水潭涨引渎,北注汝阴,四周隍堑,下注颖水。”
《水经注·汝水》载:“汝水又东南,陂水注之,水首受慎水于慎阳县(今河南正阳县北)故城南陂。陂水两分,一水自陂北,逸慎阳城四周城堑……堑水又自渎东北流,注北陂;一水自陂东北流,积为鲖陂。陂水又东北,又结而为陂,世谓之窖陂。陂水上承慎阳县北陂,东北流,积而为土陂。陂水又东为窑陂。陂水又东南流,注壁陂。陂水又东北为太陂,陂水又东人汝。”
“汝水又东南,左会澺水。……至上蔡西冈北为黄陵陂,陂水东流,于上蔡冈东为蔡塘,又东径平舆县故城南为滤水。”
“滤水又东南,左迤为葛陂,陂方数十里……陂水东出为鲖水,俗谓之三丈陂,亦曰三严水,径NIgH县故城南。……鲖陂东注为富火,水积之处,谓之陂塘,津渠交络,枝布川隰矣。澺水自葛陂东南,径新蔡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汝。汝水又东南径下桑里,左迤为横塘陂,又东北为青陂者也。”
“汝水又东与青陂合,水上承慎水于慎阳县之上,慎陂右沟,北注马城陂,陂西有黄丘亭。陂水又东径新息亭北,又东为绸陂。陂水又乐径新息县,结为墙陂,陂水又东径遂乡东南,而为壁陂,又东为青陂……灌溉五百余顷。陂水又东,分为二水,一水南入淮,一水东南径白亭北……而北流注于汝水。”
以上所载汝南地区的陂塘有30多个,陂塘与陂塘相联,广泛分布于淮水干流与其支流慎水、汝水、滤水、颖水之间,沟渠交络,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灌溉网。见下页图2—2—3—5。这种水库群能在大范围内对降雨和径流进行蓄泄调节。
三国曹魏时邓艾在淮河流域大兴屯田水利,“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76],兴修了数十上百的陂塘。《水经注》中所载淮颍地区的陂塘很多,不少应是曹魏屯田水利的陈迹。
《水经注·颍水》记载,在棘城(今禹县西北)东南有钧台陂,方圆十里;郏县有摩陂;临颍县(今河南临颍西北)有青陵陂,方圆20里,东通狼陂;陈县(今河南淮阳县)南有阳都陂;细阳县(今安徽阜阳北40里)东南有次塘;项县(今河南沈丘县)有平乡诸陂;汝阴县(今安徽阜阳)东有次塘、细陂,西有江陂,江陂承大潆陂水。
《水经注·淮水》记颍水入淮处陂塘也很多。汝阴县西有富陂,东通高塘陂、焦陵陂、鲖陂,这些陂都互相串联。淮水支流夏肥水(今西肥河),其上源是沙水从城父县(今安徽毫州市东南)分出,东南流经思善县(今亳州市南)有高陂、大潆陂、鸡陂,鸡陂下连黄陂和茅陂,再与肥水一起入淮。
图2-2-3-5 《水经注》中汝南地区的水库群示意图
潩水(相当于今清潩河)、洧水(相当于今双洎河)、氵隐水(现在的沙河为古氵隐水遗迹)是颍水的支流,也建有一些陂塘。《水经注·潩水》记载:许昌东南有狼陂,南北20里,东西l0里,通颍水,还有宣梁陂。《水经注·洧水》记载,鄢陵县有鄢陵陂;新汲县(今河南扶沟县西南)有濩陂、野子陂。《水经注·氵隐水》载:氵隐强县(今河南临颍县东)有陶枢陂;别汝在征羌城(今河南郾城县东南)北积为汾陂,方30里许,东北有狼陂、青陵陂。
以上有些陂塘也采用陂渠串联的形式,并以广漕渠等运河作为主干渠道,“上引河流,下通淮颖”(《晋书·食货志》),与许多陂塘联结,进行流域之间的调水。可见汉魏时期,淮北平原兴修水库群较为普遍,故灌溉水利发达。当时这些地区人少地多,可以修建占地面积很大的陂塘及水库群。“川渠径复,交错畛陌”,灌排方便顺畅,后代人口增加,陂塘多开垦为农田。但存在的一些陂塘又不能及时得到维修,遇多水年份,“陂堨岁决”(《晋书·食货志》),加上排水出路不畅,易产生次生盐碱化。故而淮北平原的水库群这种水利形式后代逐渐减少。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淮河、汉水地区陂渠结合的灌溉工程技术,后来逐步向南方丘陵山区传播。同时,自5世纪起中国僧侣还把渠塘结合的蓄水灌溉技术带到斯里兰卡,促进了当地灌溉水利的发展[77]。
三、筑坝技术
陂塘工程一般由坝、水门(或涵管)、溢流设施等组成。坝是挡水建筑物,水门是泄水建筑物,溢洪道是泄洪建筑物。
陂塘中的坝以布置的位置分,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截断河流,拦蓄洪水,使坝的上游形成水库,这种坝古代称为“堰”、“堨”、“遏”等。另一类是将山坳、洼地、湖泊圈筑起来,形成蓄水库,这种坝古代称为“堤”、“塘”等。不论何种类型的陂塘,皆依靠堤坝形成大小不等的库容,因而能潴蓄来水,对径流起调节作用。
以建坝的材料分,又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土坝。这是使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坝型,一般就地取土,所筑坝最多为均质土坝。陂塘工程中以筑坝的工程量最大,尤其是修筑土坝工程量尤大。如春秋后期越国在绍兴建成吴塘(《越绝书》卷八),经实地考察,在今绍兴城西北方向的湖塘乡古城村附近,发现了残存古塘‘78 J。该塘位于稽北丘陵古城溪下游的山麓冲积扇地带,塘上游三面环山,下游为冲积平原,塘址选择合理。塘堤全长约650米,东接来年山,西连马车坞山,呈梯形断面。残塘底均宽60.4米,塘顶均宽13.5米,塘均高13.3米。塘的土质均匀密实,层次分明。塘基土层为海涂粉沙土;塘基以上层高八米部分为褐黄色粉泥田土,与塘两侧田土类别相同;顶层8~13.3米处为黄泥土,与塘附近的山丘土壤同类。由此可知,该堤是在海潮常薄之地的基础上,利用人力先挖取附近田土,继而挑运近塘山泥而筑成的。该塘的走向和长度,所处的山麓地带位置以及离城的距离和方位,均与《越绝书》记载的吴塘相符。该塘堤处采集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也属于西周春秋时的印纹陶器。因此可初步判定古城塘为春秋时期的建筑物。吴塘的土方总量达55万立方米左右,可见土方量之多。这只是早期建成的规模不太大的陂塘,大型陂塘的堤坝工程量更是惊人。春秋中期淮南建成的芍陂陂周有224里,所筑塘堤约长l20里。东汉永和五年(公元l40年)建成的绍兴鉴湖,湖周达358里,湖堤总长56.5公里,总土方工程量约230万立方米。鸿隙陂的堤长达400余里,也是土堤。古人在修筑土堤时注意压实,有些土坝可能进行了夯筑,如《管子·度地》讲到冬季水利施工时,要准备劳动工具,“笼岙版筑各什六”,“版筑”即为夯土工具。
另一种是石坝。石坝与土堤相比,修筑技术与难度相对较高,其耐受水流冲击的强度也较大。古代所筑的陂塘石坝一般用于溢流段。陂塘建石坝两汉时已有明确记载。召信臣修筑的拦截湍水而形成的六门陂,其主坝是石碣,故称六门陂为“穰西石堨”(《水经注·湍水》),洪水除从水门排泄一部分外,大部分自石土曷顶泄流。此石堨估计为砌石坝。当时所修的钳卢陂则明确指出是“累石为堤”(《元和郡县志》卷二一),应是用形状平整的块石砌筑成坝。钳卢陂的建筑格式、结构与六门陂有相似之处。这两个陂所筑的石坝可代表当时的技术水平。汉代南阳地区其他一些陂塘也筑有石坝,如楚堨“拥断湍水,高下相承八重”(《水经注·湍水》),当是砌成台阶式石坝,达八级之多,这种坝型消能作用大。
再一种是混合坝。见于记载的有草土坝。如1959年,安徽安丰塘发掘出芍陂草土堰(《文物》l960年第l期),由层草层土逐层叠筑建成,从堰坝遗址中出土了“都水官”铁锤,大批铁、铜工具和陶器,这些文物属于东汉时期。所以最迟在东汉时这种坝型已被成功地采用在陂塘堤坝上。草土堰制作容易,造价低廉,对水流的冲击具有一定的弹性,洪水过大时自行冲溃增大泄量,以确保陂塘安全。洪水过后再重新修筑。这种坝型也是古代应用得较多的一种坝型。
关于堤坝的基础处理。为了使所筑坝体与原来的地基联结紧密,不致形成集中渗漏和管涌,以及产生不均匀沉陷,危及坝体安全,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清除淤泥、植物土壤或风化物。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问题,在筑坝工程中进行了地基处理。如安丰塘发掘出的汉代堰坝,筑于一条泄水沟之上,基础进行了清理,一直挖到生土层。
关于堤坝的横断面设计。坝体除自身维持稳定外,还要能经受住水浪的冲击,因此对横断面的形状和边坡要作出合理的设计,古人在实践中很早就对土坝的横断面提出了要求。《管子·度地》提出,堤坝横断面要做成“大其下,小其上”的梯形,这样堤防才能稳定。梯形两腰的坡度应为多大呢?《考工记·匠人》称:“凡为防,广与崇方。其閷参分去一,大防外拥。”东汉郑玄注谓:“崇,高也;方,犹等也;閷者,薄其上。”即是说,所建的堤防,高和底大致相等,然后按三去一的收分,即三比一的边坡向上修筑。如堤高一丈二尺,则堤底宽也为一丈二尺,按三比一的边坡,则顶宽为四尺。但按这样解释,边坡为3:1,明显过陡,既不易修筑,也难于稳定。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广”为堤顶宽,高与顶宽相等,两边坡度的总合为“叁分去一”,每边边坡各为1:1.5(即横一点五,纵一)。“大防外稠”,意思是较高的堤防,边坡还要加缓。这一设计理论也为出土的塘堤断面所证实。如春秋时期绍兴建的吴塘,现存吴塘梯形坝体断面的实测数据为:坝顶均宽l3.5米,与地面平均高差13.3米,坝底均宽60.4米,平均坡度l:1.75。这是多年侵蚀后的数据。测量的坝底遗址宽度达82.7米。根据坝底遗址宽度和溢洪道岙底高程,采用1:1.75。2.0边坡推算,原坝顶宽16.4~18.2米,坝高l6.6~18.4米,顶宽与高相等。这样的断面尺寸与《考工记·匠人》的理论设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78]。说明《考工记》确实对春秋战国之交修筑堤防的经验作了总结。也可知当时从中原到浙东,堤防的水工水平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见下页图2-2-3-6、图2-2-3-7。
关于堤坝的纵向布置。古代陂塘的堤坝纵向布置形状各异,有圈筑成圆形的,多见于乎原地区;有布置成方形的,筑于台地地形;有呈直线状的,建于开阔的谷地或山麓地带。总之根据地形地势灵活布置。此外,在修建山谷水库时,坝轴线较短,设计的坝微微向陂塘一侧弯曲。如汉代的马仁陡水库,其坝体就是这样布置的。又如1964年汉中出土的一个汉代陂池水田模型[79]。模型两旁边沿由池塘向稻田方向逐渐降低,末端又略升高;水坝低于两旁边沿,表示的是在山谷间筑坝蓄水。坝体不呈笔直的直线,而是向陂池方向呈微弧形。见下页图2-2-3-8。这样布置可以传递一部分水的压力到两岸,增加坝体的稳定性,符合现代力学的原理。
图2-2-3-6 古越吴塘平面图(采自《历史地理》第八辑)
图2-2-3-7 吴塘横断面图(采自《历史地理》第八辑)
图2-2-3-8 东汉陶陂池稻田模型(陕西汉中出土)(采自《文物》1976年第3期)
四、水门、涵管和溢流设施
水门或涵管是陂塘的重要建筑物之一。为了供陂塘下游地区农田灌溉等的需要,应在陂塘上设置泄水建筑物。古代所建较大的设施为水门,小型的在坝下设放水管,称为涵管、水窦。水门的设计和构筑,技术要求比较高,起初建的水门有的并未设置闸门,随着技术的进步,闸门设置也普遍起来。
春秋时在淮南创建的芍陂,设有五座水门,这些水门的结构,估计并未设闸门。据发掘的汉代堰坝遗址分析(见本编第二节),初创时大约也为溢流堰性质的结构,平时有源源不断的水供农田灌溉。
汉代已出现了用块石砌筑的石质水门。南阳六门堨在西汉末年修有“六石门”,即六座石质闸门,可放水灌溉。钳卢陂也建有六座石闸,“以节水势”(《元和郡县志》卷二一)。石砌水门较能耐水流冲击,使用的时间较久,而且可以设置闸板,根据需要启闭闸门,控制放水量的多少。上文所述1964年陕西汉中出土的东汉陂池稻田模型,陂与农田横隔着一座坝,坝体中部设有闸槽的闸墩,并安置着闸门,从闸槽、出水口的结构看,这是一扇提升式平板闸门。东汉时建的绍兴鉴湖,《水经注·渐江水》称:“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据后代记载有斗门、堰、闸、阴沟四种设施。斗门规模最大,斗门和闸都有闸门控制;堰不设闸门,堰顶比堤顶低,湖水位超过堰顶时则溢流;阴沟即放水涵管,型制最小,埋于堤中,也有启闭设备。 南朝时期浙东一带水利工程设置水闸已很普遍。与鉴湖的布置相类似的水利工程,有刘宋大明年间会稽太守孔灵符在上虞县境兴建的工程。据《水经注·渐江水》记载:上虞县东有上塘、阳中二里,在上虞江(曹娥江)之南,常有水患发生,孑L灵符在峰山前湖筑埭(堤),控制山溪来水,以免湖水泛溢,埭下开沟,引湖水南流人江,又在人江口建两座水楗(水闸),江水低时开闸排水,江水高时闭闸防江水倒灌。
古代早期在修建水门时还注意基础的处理,往地基下打人木桩,以增加基础的承载力,不致产生很大的沉陷或不均匀沉陷,危及水门的安全。如芍陂、鉴湖都发现了东汉时打入堰闸基础的木桩。这一技术以后在水利工程中广泛地得到应用。
溢洪道也是陂塘必要的设施。这是为了避免洪水来临时水位过高,水流从坝顶漫溢造成堤坝冲毁,而设置溢洪道可及时把洪水排出陂塘之外。
古代所建的陂塘挡水石坝,往往兼有泄洪的任务。如汉代南阳所建的六门陂和钳卢陂,陂堤上皆砌有石坝,用以泄洪。因水流从坝面溢流,故坝体得讲究砌筑技术,必须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耐冲性,如汉代建于湍水上的楚堨,“高下相承八重”(《水经注·湍水》),应是砌筑八重厚的石坝。另外,建造石坝的长度要选择合适,这关系到坝体的单宽流量和流速大小。坝体长,单宽流量小,对坝面的冲击力亦小,但筑坝工程量大;坝体短,单宽流量大,对坝面的冲击力亦大,但筑坝工程量小。古代多采用“长坝线设计法”,这是受当时筑坝材料的限制,故有意将溢流段石坝筑得长一些,以确保坝体的安全。如汉代修筑于湍水上的六门陂,“断湍水,立穰西石堨”(《水经注·湍水》),石坝应与河宽相同,整个坝都可以溢流。
陂塘的堤岸修筑成土坝,一般需要另开溢洪道,成为河岸式溢洪道。山谷水库的溢洪道,古代已认识到利用坝址附近的山凹口来泄洪,这样布置节省了工程量。如春秋末绍兴建的吴塘,塘东侧有一自然山岙,岙底高程海拔17.2米(当时塘堤顶高程20米左右),至今裸露岩石上的水道痕迹仍依稀可辨,显系溢洪道的合理位置(《历史地理》第八辑第36页)。如坝址附近无合适的山凹,就在坝的近旁选高程合适的缓坡开挖溢洪道。如古代南阳的马仁陂,主河槽近左岸,斗门及溢洪道布置在坝右侧,是灌溉和泄洪主道,为矩形,有闸控制,浆砌条石结构,叠梁式闸门。西头岗坡处还有一道副溢洪道,当水位上升超过该处地面时,可自由泄洪,补充了斗门泄水的不足。不论从斗门或坝右端泄出来的水,均汇集一处,水小时入干渠,水大时可从泄水堰自由溢入比河[80]。
平原水库的溢洪,古代一般开有水门,水门与河流相通,水大时打开水门使洪水泄人河流。规模大的水库设有多座泄洪水门,以及时排洪。如芍陂、鉴湖泄洪水门就有多座。小型陂塘,放水闸门(或放水管)兼有灌溉和排水作用。
从上可见,不少陂塘的水门、涵管及溢洪设施皆能因地制宜巧妙布置,体现了古代人民高超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水经注》卷三二《肥水》。
[2]《晋书》卷九二《伏滔传》。
[3]樊殉:《绛岩湖记》,《全唐文》卷四五五。
[4]《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 《文物》1982年第1期。
[5]《汉书》卷二九《沟洫志》。
[6]参见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l984年。
[7]秦中行:《记汉中出土的汉代陂池模型》,《文物》1976年第3期。
[8]郭清华:《浅谈陕西勉县出土的汉代塘库陂池水田模型》,《农业考古》l983年第l期。
[9]《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
[10]对“穱”有不同的解释。《广韵》释“穱”:“音捉,稻下种麦。”本文解释据游修龄:《稻作史论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l993年,第172~176页。
[11]《水经注》卷三0《淮水》引《十三州志》。
[12]又《隋书-地理志》在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汝南县)下注“有鸿郄陂”。杜佑《通典·州郡七》在汝阳县下注“鸿隙陂在县东”。《元和郡县志》卷七称“鸿郄陂在(汝阳)县东十里”。据此则鸿隙陂在今汝河与洪河之间。本文所述从《水经注·淮水》。
[13]《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
[14]据《后汉书》卷一五《邓晨传》,邓晨在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为汝南太守,十八年(公元42年)之后修复鸿隙陂,二十五年卒。 ‘
[15]《后汉书》卷八二上《许杨传》。
[16]《后汉书》卷一五《邓晨传》。鸿隙陂堙废的时间大约在唐代后期,《元和郡县志》卷九首次出现“鸿隙陂……今废”的记载。
[17]《后汉书》卷七六《王景传》。有人认为芍陂应属寿县,在九江郡,怀疑《后汉书·王景传》所载不确。但《汉书·地理志》“九江郡”条不记芍陂事,而在庐江郡、六安国六县条记有芍陂。芍陂在西汉时属六安国,六安国于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省去,并入庐江郡。李贤注《后汉书·王景传》称:“(芍)陂在寿州安丰县东。”又据北宋《舆地广记》称:“安丰县……东汉属庐江郡……有芍陂,楚相孙叔敖所造。”故东汉时芍陂在庐江郡安丰县境内,而不属九江郡寿春县(今寿县)。
[18]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二六《江南十四》。
[19]《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附陈登传注》。
[20]咸淳《临安志》卷三四《山川十三》。
[21]资料来源可参见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科技出版社,l994年,第396~
397页。
[22]刘志远:《考古材料所见汉代的四川农业》及附图一o,《文物》,l979年,第12期。
[23]参见肖明华:《陂池水田模型与东汉时期云南的农业》,《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24]《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孙权传》。
[25]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5页。
[26]《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惇传》。
[27]《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
[28]《晋书》卷四二《王浑传》。
[29]《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五舒州怀宁县。
[30]《三国志》卷一五《魏书·贾逵传》。
[31]《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开始屯田的年份据《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
[32]邓艾修筑白水坡,因正史未载,又因《元和郡县志》淮南道的楚州卷帙缺,后人多有怀疑。但唐-杜佑《通典》卷一八一《楚州淮阴郡·安宜县》条有:“汉平安县地。魏邓艾筑石鳖城,在今县西八十里,以营田也。”汉平安县,南朝齐安宜县,唐宝应元年改名宝应县。又南宋《舆地纪胜》卷三九载:“白水陂,《元和郡县志》:在宝应县八十里,邓艾所立。”则邓艾修石鳖城,筑白水陂,二者当即一处,皆为了屯田,文献记载是一致的。
[33]《三国志》卷五二《吴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
[34]《南齐书》卷四。《萧子良传》。
[35]清·刘著:《赤山湖水利说》,乾隆《句容县志》卷一0《艺文志》。
[36]《元和郡县志》卷二五《江南道-润州丹阳县》。
[37]《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一。三《全晋文》陆云《答车茂安书》:“遏长川以为陂,燔茂草以为田,火耕水种,不烦人力。”
[38]《晋书》卷七八《孔愉传》。
[39]《后汉书·郡国志》九江郡当涂下刘昭注引《皇览》云:“楚大夫子思冢在县(当涂)东山乡西,去县四十里,子思造芍陂。”子思此人不见于其他史籍记载,可能是继孙叔敖之后,维修芍陂的人。
[40]《后汉书》卷七六《王景传》唐代李贤注。
[41]《资治通鉴》卷七四《魏纪》引《华夷对境图》:孙叔敖“开沟引埤水为子午渠,开六门灌田万顷”。
[42]以上三水源的流经、长度、集水面积参见安徽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安丰塘志》,黄山书社,1995年。
[43]殷涤非:《安徽省寿县安丰塘发现汉代闸坝工程遗址》,《文物》1960年第l期。
[44]晋·伏滔:《正淮论》,载《晋书》卷九十二《伏滔传》。
[45]如《后汉书·王景传》载:“明年(建初八年,公元83年)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
[46]详见孙安江:《鉴湖名称考论》,载《鉴湖与绍兴水利》,中国书店,1991年。
[47]陈桥驿:《绍兴水利史概论》,载《鉴湖与绍兴水利》,中国书店,l991年。
[48]明·徐渭:《水利考》,载万历《绍兴府志·艺文志》;清·宗源瀚:《浙江省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等。参见陈桥驿:《古代鉴湖兴废与山会平原农田水利》,《地理学报》l962年第3期。
[49]三国·谢承《会稽先贤传》,载《会稽郡故书杂集》辑本,《鲁迅全集》卷八。
[50]《通典.9。ll郡十二》、《太平御览》卷六六。
[51]《元丰类稿》卷一三。
[52]盛鸿郎、邱志荣:《古鉴湖新证》,载《鉴湖与绍兴水利》,中国书店,l991年。 [53]嘉泰《会稽志》卷一三“镜湖”。
[54]嘉泰《会稽志》卷一“城廓”。
[55]《越州图经志》,载《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七“镜湖”。
[56]详见张芳:《鉴湖的兴废及有关废湖复湖的议论》,载《鉴湖与绍兴水利》,中国书店,l991年。
[57]《通典》卷一八二引。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九六引文同。嘉泰《会稽志·镜湖》弓1《旧经》云:“湖水高平畴丈许,筑塘以防之,开而泄之。平畴又高海丈许。田若少水,则闭海而泄湖水,足而止。若苦水多,则闭湖而泄田水,适而止。故山阴界内比畔接疆,无荒废之田,无水旱之岁。”意思基本一致。
[58]《宋书》卷五四《孔灵符传》沈约按语。
[59]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文中“宣和中”应为“政和中”。
[60]《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七。又《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二,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九四作淳熙二年,可能有误。因此诏令是同意绍兴知府赵令詪的请求颁的。据嘉泰《会稽志》卷二,赵令詪乾道元年二月知越州,二年七月引疾乞祠以为。
[61]肖明华:《陂池水田模型与东汉时期云南的农业》,《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62]《元和郡县志》卷二一《山南道二·邓州临湍县》。
[63]《水经注》卷二九《湍水》。
[64]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兴义、兴仁汉墓》,《文物》l979年第5期。
[65]参见张芳:《丹阳练湖》,《水利史志专刊》l993年第4期。
[66]赵书法等:《泌阳古代水利工程——马仁陂》,《中国水利》1983年第5期。马仁陂改建后更名为华山水库,其主坝长ll21米,高l8米,可拦截上游五条河流来水,控制流域面积76平方公里,按五千年一遇校核水位183.22米,相应库容835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5.7万亩。
[67]《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三《江南扬州府江都县》。 ’
[68]清·刘基:《赤山湖水利说》,乾隆《句容县志》卷一0《艺文志》。
[69]王增荣等:《赤山湖今昔》,《江苏水利史志资料选辑》1986年第l期。
[70]郑獬:《郧溪集》卷一五《襄州宜城县木渠记》。
[71]《淮南子·人间训》载:“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经研究:“决期思之水”,建成期思陂,在今固始西北的期思集;雩娄地在今固始县东南,雩娄灌区引史河水,为另一工程。因期思比雩娄地势低数十米,两地之间相隔灌河、白露河数条河流和分水岭,所以期思之水不能灌雩娄之野。
[72]《水经注》卷三一《淯水》。
[73]南阳地区水利局:《从六门陂、钳卢陂的兴衰探讨怎样办好南阳水利》(油印稿)。
[74]徐海亮:《六门堨钳卢陂灌溉水利工程的规划及其在明代的兴废》,《长江水利史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
[75]后代地方志,如嘉庆《南阳府志》卷二《陂堰》称钳卢陂“灌田万顷”。
[76]《晋书》卷二六《食货志》。
[77]《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上》,农业出版社,l987年,第205页。
[78]陈鹏儿等:《春秋绍兴的地理环境与水利建设》,《历史地理》第八辑。
[79]秦中行:《汉中出土的汉代陂池模型》,《文物》l976年第3期。
[80]赵书法等:《泌阳古代水利工程——马仁陂》,《中国水利》1983年第5期。
文章来自:《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张芳)
附图: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4.34 万条内容 · 20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无人机在精准农业中的研究综述近年来,由于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UAV)在农业中的使用有所增加(见图1)。无人机作为一种移动机器人,是一种低成本的替代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尽管无人机尚未应用于大多数精准农业应用,但它们在可持续农业实践和盈利能力方面在该领域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