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之住宅与聚落

中国建筑史之住宅与聚落

发布于:2022-11-11 15:46:11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1. 住宅、民居、乡土建筑

住宅:居住的地方;

民居:民间居住性建筑,居住性建筑与住宅同义,而民间又与官式相对;

乡土建筑:民间建筑,强调与城市相对的乡土性。


延续到近代的传统乡土建筑,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大量性:

乡土建筑是与广大农民、小市民、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和乡野知识分子相关联的建筑,是最大多数人的建筑。在古代,在近代,它都是建造数量最多的。它以民居为主体,也包括祠堂、义学、店铺、饭铺、客栈、茶馆、作坊、土地庙、文昌阁、风雨桥、凉亭等诸多民间建筑类型,在整个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占据着突出的数量优势。


2.地域性:

乡土建筑扎根于特定的地域,完全适应特定的地质、地形,特定的气候、生态,特定的民族习俗和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地方性的建筑材料和乡土技艺,建造出最朴实、最直率、最生活化的建筑。乡土建筑不像官式建筑那样呈现全国大一统的模式化。它最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形成本地域的构筑体系、构筑模式,并善于结合所处依山傍水的地段进行灵活随宜的调节,创造出与地段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高度合拍的建筑。


3.多样性:

中国国土的地域多样性,带来了传统乡土建筑的多样性,它鲜明地反映在两个层面:一是木构架建筑体系自身的地域性差异。同是木构架建筑,北方散屋与南方散屋呈现不同的形态;同是木构架体系的庭院式布局,北京四合院、东北大院、晋陕窄院、徽州大井院、江浙天 院、闽粤天井院、云南“一颗印”……,也大相径庭;二是超出木构架建筑体系,形成干阑、井干、窑洞、土楼、碉房、毡包等多种多样的非木构架的构筑体系。乡土建筑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中国传统建筑的多样性。


4.活化石:

近代乡土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古老建筑体系的“活化石”。中国建筑体系的特色,特别是属于下位文化的民间建筑的一系列贵因顺势的特色,如因地制宜的环境意识,因材致用的构筑方式,因势利导的设计意匠,因物施巧的设计手法等等,都在近代乡土建筑中延承了下来。在吻合生态、适应环境、就地取材、运用低技术,擅长群体组合,擅长粗材细作,展现民风民俗,塑造质朴形象等等方面,都有精彩的表现。


2. 聚落

聚落:本意为新石器时期随着从事农业生产并开始定居生活而出现的群体聚居之处,是村镇和城市的雏形。现在指一切聚落点。


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

第一,以适应地缘(如当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活动为主;

第二,以家族(原始社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民居与聚落实例


北京四合院

1.概况:

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是传统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正统形制。它由正房、厢房、厅房、耳房、厢耳房、倒座房、后罩房、大门、垂花门、抄子廊、影壁、院墙等单体建筑和建筑要素组成,其组合形式可分为单进院、二进院、 三进院和超过二进的多进院。 


2.四合院的特点: 

北京四合院是以木构架体系的技术手段,创造了充分适应封建家族制家庭的住居环境。它提供了一处对外封闭的小天地,正房住长辈,厢房住晚辈,倒座房用做客厅、书房或门房、仆役房,后罩房用作女仆房或杂物间。这里的房屋和庭院形成了明确的主从、正偏、内外关系。它以空间的等级区分了人群的等级,以建筑的秩序展示了伦理的秩序。整个四合院格局形成了尊卑有序、贵贱有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形式。


图片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民系,客家先民原是居住在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族人民,因天灾和战乱的驱迫,辗转迁徙,陆续定居于闽、粤、赣交界的广袤山区,已经历十个世纪,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住宅以大家族聚居为突出特色,不同于一般汉民族的聚族而居:一是同宅、同楼聚居,而非仅仅聚居于同一村落;二是多个同宗同祖的小家庭组成“同居异 财”的聚居,而非一个“同居共财”的大家庭聚居;三是超大规模的大家族聚居,聚居规模可达近百户,数百人;四是平等地聚居,土楼各户居住条件均等,无贵贱、辈分、等级之别;五是向心的聚居,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内聚性。客家住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别,大体上耕地较少,交通闭塞,经济穷困,历史上匪患械斗多发的地区,宅屋的防御功能自然上升,其住宅明显以多层的圆形、方形土楼为主,闽西、赣南一带就是如此。而像广东梅州一带的盆地地区,经济、交通和社会治安相对来说优于山区,宅屋的防御功能不那么突出,其住宅则以单层的“围垅屋”为主。


图片



窑洞

中国有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广阔的黄土地带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地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省。黄土土质粘度较高,粘聚力、抗剪强度较强,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到明清时期,窑洞已成为黄土高原和黄土盆地农村住宅的主要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支独特的生土建筑体系。


窑洞主要有三种:

(1)开敞式靠崖窑;

(2)下沉式窑;

(3)砖砌的锢窑。


窑洞住宅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是就地取材,通过挖掘天然原土取得空间,砖木材料投入最少,造价极低;二是节省能源,主体结构用的是不需烧结的原状黄土,节省燃料能源;窑洞冬暖夏凉,也节省采暖能源;三是融入自然,没有触目外显的建筑体量,窑洞群或是顺着等高线布置,或是潜隐在大土原之下,充分保持自然生态的环境风貌。


窑洞虽然存在着洞屋潮湿,通风不良,安全性、持久性差,空间组合受限制等诸多缺陷,但其经济、节能和融合生态环境的生土建筑特色颇引人注目。至于窑洞建筑的占地问题,天井窑因窑背需要闲置,占地颇大;靠崖窑占用土地尤其是占耕地较少,但其布局大多难以紧凑,村落用地并不少;覆土窑则结构面积往往等同甚至大于使用面积,占地也偏大。因此过去窑洞主要用于地广人稀的地带。


图片

图片



徽州天井院

1.以毗连的、带楼层的正屋、两厢围合成三合天井院的基本单元:可以是独立的三合单进院;可以添加门廊或门厅,形成口字形的四合单进院;可以串联两组三合院,组成日字形的两进院;也可以由两组三合院相背组合成H形的两进院。这些典型形态的单进院、两进院都以天井为中心,内向封闭,左右对称,堂堂正正,是很规则的,显示出天井院布局便于灵活组合和有机扩展的特色。


2.天井面积不大,但发挥很大效能。不仅解决封闭内向建筑对釆光、通风、排水的需要,而且起到过渡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空间的重要作用,大小天井的穿插给建筑空间的组合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3.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周边高墙围护。室内以板壁间隔.楼层用格栅楼板。木梁多卷杀成带弧形的月梁、厅堂部位常出现穿斗构架与抬梁构架的交叉混用。屋顶均为硬山带封火山墙,加上外墙很少开窗, 既“利于防火,也便于相邻宅屋的毗连连接。


4.建筑外观尺度近人,比例和谐,清新秀逸。技法虽精,但过多、过繁的雕刻密集于一宅,反而有碍建筑整体的高雅、静宁。


图片



西藏碉楼

藏式碉房以厚石墙、木梁柱、小跨、密肋、低层高、平屋顶、梯形窗套为其特色。由于山区木材靠耗牛驮运,木料长度不能超过2米,导致碉房普遍以2 米见方的柱网为単元,组成2米x4米、4米x4米、 4米x6米等几种平面。石木混构的碉房,外墙明显收分,呈现上小下大的梯形轮廓,加上石墙的粗犷材质和小窗的窄小尺度,建筑通体稳重、敦实、封闭,取名“碉房”是很确切的。


图片



云南一颗印

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 。


其主要特点是:

1. 正房、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 ;

2. 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

3. 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印”最典型的格局;

4. 天井狭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腰檐,正房腰檐称“大厦”,耳房腰檐和门廊挑檐称“小厦” ;

5. 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的双坡顶。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可提升外墙高度,有利于防风、防火、防盗,外观上墙高耸,宛如城堡;

6. 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正房、耳房、门廊的屋檐和大小厦在标高上相互错开,互不交接,避免在屋面做斜沟,减少了漏雨的薄弱环节;

7. 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


图片



蒙古族毡包

蒙古族为适应“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独特的毡包住宅。它是一种圆形的、便于拆装、迁徙的活动房屋。为适应装卸、迁移的需要,毡包的结构、构造力求轻巧简便。它的骨架由3种构件组成:一是栅栏墙架,是用木条做成斜格状的网架,可拉开也可收拢。二是顶圈,是木制的直径约1-1.5米的圆圈,圈上钻一列孔眼,圈内凸起两对(共4 根)或3对(共6根)弯杆,使顶圈呈穹隆状。三是撑杆,是一端弯成弧形的细木杆,长约2-3米。搭建时,将一根根撑杆弯头绑扎在栅架上,另一端插入顶圈孔眼,就支成了毡包骨架。然后再在栅架外铺围毡,在伞状撑杆外铺蓬毡,在顶圈上铺可开启的顶毡。


图片


知识点:住宅与聚落

  • zyl06321
    zyl06321 沙发

    资料不错,大家共同学习,传承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是人类适合居住的建筑。

    2022-12-03 09:50: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佛教建筑的几种形式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时流入我国并广为传播。从此,佛教文化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佛教建筑,则更是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我国的佛教建筑主要有寺院,塔、石窟寺等几种形式。 寺院是历代佛教信徒拈香顶礼,诵经拜佛的梵宫圣地。初时,“寺”是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东汉永平十一年(68),西域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带着佛经、佛像来到洛阳,下榻鸿胪寺暂住。后汉明帝敕建僧院,供他们传教之用。因传说中佛经、佛像由白马驮来,故僧院被命名为“白马寺”。以后,随着佛教的发展,“寺”便成了中国僧院的一种泛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