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华东地区六米没有遇到地下水,是一个现场班组最近遇到的问题。的确,对于钻探队伍而言,建设地下水监测井,井里没有地下水,就如同兴高采烈地回家却没有带钥匙一样,都是懊悔不已且难以接受的错误。今天针对这个现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6米内地下水的类型
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来分类,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①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③承压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承受压力,当上覆的隔水层被凿穿时,水能从钻孔上升或喷出。
依据相关技术导则及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国内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主要关注的是潜水含水层。在华东地区,大部分地下水监测井设计的深度在6米左右。而在6米范围内,上海区域以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砂质粉土为主,局部有粉砂夹层;江苏区域以填土、粉质粘土和粘土为主,局部底板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沿江等局部区域有细砂层;浙江区域以填土、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沿江等局部区域有粉砂夹层。依据水文地质的相关定义,粉质粘土与淤泥质粉质粘土通常为弱透水层或相对不透水层,渗透性相对较差,6米范围内的潜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入渗。基于上述水文地质条件,华东的部分区域确实会存在6米没有明显地下水的可能性。比如在枯水期,填土层中水量较少,上层滞水补给潜水有限,钻探过程中大多呈现为稍湿的状态。
6米内未见地下水的解决办法
通常,6米内未见地下水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未钻穿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等弱透水层或不透水层,该类地层中地下水赋存较少且迁移性差;二是,由于季节性或相邻地下构筑物施工等原因,上层填土层中滞水或潜水赋存量较少。因此,增加建井深度,钻至下层粉砂夹层等地层中,地下水量会有明显的增加。相对而言,由于上层粉质粘土或淤泥质粉质粘土等地层在各区域的厚度分布不均,且6米深度范围内,工业企业的地下构筑物或储罐等地下设施,也可能由于其泄漏导致污染物的下渗。依据HJ25等技术导则,“地下水监测对象主要为浅层地下水,而在污染较重且地质结构有利于污染物向下层土壤迁移的区域,则对深层地下水进行监测。”因此,是否加深,可以结合该点位历史的利用状况以及现状条件而定。依据承压水的定义,加深1-2米后获得的地下水,应该依然可以视为潜水。但是,加深至下一个地层的地下水,是否会出现很大的水位回升,是否有该点位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水水质的代表性?是否还是目标监测层的地下水?还值得进一步思考。
换点(调整位置和点位)
从事土壤工作的同仁,大都认可土壤和地下水调查工作中地下情况的不确定性。的确,由于地下不可见,浅层地下水容易受历史的回填或开挖、相邻构筑物建设、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差异化的地层分布等条件的影响,相邻5米,甚至1米,同样的建井条件下,其地下水水位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鉴于这些差异,应该结合其他点位水文地质情况和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进一步的分析,确认布设点位的水力联系状况,而不是直接作为实测水位进行流向的模拟。因此,如果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基本一致的话,可以将该点位进行一定的偏移,可能就会遇见地下水。当然也可以结合该点位的污染状况,合理调整地下水监测井的点位布设,将其他土壤监测点改为土壤和地下水的复合监测点。
在常用的深度范围内,建设监测井却未见地下水,是比较少见的情形。如果该点位未见地下水,也可以寻找该地块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并结合该监测井的建设规范及其未见地下水的证明,以及其他土壤点位没有采集地下水样品的必要性等项目依据,在实际调查工作中,不再采集该点位的地下水样品。
当然,还有更苦恼的,就是该监测井有水,但水位却很深(约0.5-1m水柱),回水又很慢。而你又需要采集很多瓶地下水样品。可以默念口诀“慢就是快”,正所谓与地下水斗,其乐无穷。
其他探讨:如何区别上层滞水与潜水?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过程中,如何正确区分上层滞水与潜水?有些时候,现场钻探过程中见到粘性土,会被认为是“隔水层顶板”,“务必不要钻穿隔水层底板”,也是现场工程师经常说的一个要求。但是,这样也容易让我们将上层滞水误认为是潜水。实际上,上层滞水和潜水具有明显的差别,首先是所在地层不同,上层滞水位于包气带中,而潜水位于饱水带中;其次是形成条件不同,上层滞水形成于包气带中的局部隔水层,而潜水则形成于饱水带的稳定隔水层以上。上层滞水与潜水共同点都是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9444 条内容 · 138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对于土壤污染调查,尤其是北方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方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