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古建筑斗栱计算和描述方法

古建筑斗栱计算和描述方法

发布于:2022-11-06 22:16:0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出处:

1、建造。

《晋书·五行志上》:“清扫所灾之处,不敢於此有所营造。”

《通典·职官十五》:“掌管河津 ,营造桥梁廨宇之事。”

《明史·桑乔传》:“ 乔 偕同官陈三事,略言营造两宫山陵,多侵冒。”

郁达夫 《感伤的行旅》四:“高而不美的假山之类,不过尽了一点点缀的余功,并不足以语园林营造的匠心之所在的。”

2.制作;做。

《宋书·张永传》:“又有巧思……纸及墨皆自营造。”

《隋书·百官志中》:“太府寺,掌金帛府库,营造器物。”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宋太师彦筠奉佛》:“首诣僧寺,施财为设斋造功德,为状首罪,许岁岁营造功德。”

3.指建筑工程及器械制作等事宜。

《南史·萧引传》:“转 引 为库部侍郎,掌知营造。”

《明史·张鹏传》:“且京军困营造,精力销沮,猝有急,何以作威厉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内务府有营造,率资经费於工部。”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大而一代之掌故,小而一技之营造,皆得穷理尽情,表见於著録,以收文字之功。”

4.构造,编造。

南朝 陈 傅縡 《明道论》:“唯竞穿凿,各肆营造,枝叶徒繁,本源日翳,一师解释,复异一师,更改旧宗,各立新意。



  1、宋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铺作几抄几下昂。

  算法:每朵斗拱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

  即n(铺作数)=m(出跳数)+3(常数项)。常数项可以理解为栌斗、耍头和衬方头。

  2、清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踩几翘几昂(以“单”、“重”表示一、二)。

  算法:清式斗拱每拽架都有横拱,故每攒斗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上的一道正心拱枋,即每攒的踩数。

  即n(踩数)=m(拽架数)×2(常数项,里外的拽架)+1(常数项,一道正心拱枋)。


图片


     首先,判断出跳数,出跳的部件只有华栱和昂,一般有几个就出几跳,数呗!注意昂式的耍头不要计入,如上图外跳一个华栱和两个昂,则为出三跳;里跳出两华栱,则为出两跳。斗栱每增高一层为一铺。出一跳为四铺作(至下而上层叠为栌斗、华栱、耍头木、衬方头共四铺,故称四铺作)出两跳为五铺作、出三跳为六铺作…以此类推;一般出跳数不超过六跳。

  最后描述方式,出几个华栱则为几抄miǎo,出几个昂则为几昂,如上图里跳斗栱出两跳,两个华栱,则里跳斗栱为双抄五铺作;外跳斗栱出三跳,一个华栱两个昂,所以斗栱为单抄双昂六铺作。如果出跳的华栱上有瓜子栱(横栱),则该跳为计心造;如果出跳的华栱上没有横栱,则该跳为偷心造。从目前遗存的唐代建筑看,未发现唐代建筑的斗栱使用全计心造的。这是宋式斗栱的算法,里跳和外跳处理和出跳数多不一致,故里跳、外跳分别计算的。


图片


   而清式(包括明代)的斗栱基本从结构件,转为装饰件,且昂多为假昂,里外出跳多一致,故清式的斗栱多用踩来描述,同宋式的一样,出跳的也只有华栱和昂,不过清称华栱为翘,斗栱一般描述为几翘几昂几踩什么科,出几个翘(华栱)称几翘,出几昂为几昂,踩数=2m+1,m为拽架数也就是出跳数即总的出翘和出昂的数目。

图片


  出六跳,其中出一翘,出五昂,补间斗栱,故名。踩数=2x6+1=13

  这估计是目前发现遗存最多出跳的斗栱,一般斗栱出跳多在六跳之内,如果你发现出跳多余六跳,恭喜你,你发现国宝了。

  凡构屋均以材为单位,也就是说一个建筑修多大几间那么对于的材用几等就决定了,同样斗口(斗栱)的大小也决定了。斗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高宽比为3:2。栔(音自zi)两层栱之间填充的木件断面尺寸,"一材一栔"为足材。其中材高15分,宽10分,栔高6分,宽4分;可见一足材为21分,材分八等。一等材6寸×9寸,相当于四个八等材。如柱径大小为2足材~3材,即42分~45分之间。足材拱高21“分”,宽仍为10“分”。


图片


  《营造法式》(宋)和《工部工程做法》(清),分别记载了用“材分”和“斗口”为模数设计单体建筑的方法。自梁思成、刘敦桢二位先生创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这一学科以来,数十年间,经过两三代学者的研究,对这两部书中所载模数制度已基本了解。但因这两部书是为工程验收而编著,详于构件断面尺寸,而对建筑物的面阔、间广、柱高等大的比例关系较少涉及。


图片


  如在《营造法式》中只有“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之广”一句,即柱高等于或小于间广;《工部工程做法》则记载一般建筑下檐柱高为0.8面阔,也是柱高小于间广。但二者都属于控制数宇,并未涉及更具体的比例关系。由于在古代典籍和建筑专著中迄今尚未发现有关记述,我们要探讨古代木构建筑在外观设计中大的比例关系问题,只能通过研究现存的实物来进行,这就需要对有精确实测图或实测数据的建筑物进行深人的分析,用综合、归纳寻找共同点的方法逐步把它们反推出来。

    下昂前端通常制成尖嘴状,宋人称之为昂尖(清式称“昂嘴”),是集结构功能与艺术造型为一体的特殊部位。历史上各时代的昂尖体现出不同的时代风尚和艺术追求,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的东大殿柱头铺作中有国内现存已如最早的批竹昂实例,宋代建筑除此之外还广泛地使用琴面昂,元代出现象鼻形昂,但盛行于明清。明末清初盛行龙头、象鼻形昂,后期又出现云卷头及各类雕花昂,是刻意追求华丽,片面强调装饰的产物。

  昂的演变是从大至小、由简至繁、由真变假,同时也从唐宋时的结构件演变到明清的装饰件。自宋起,有将华栱栱头做成昂式的,其结构作用与栱无异,此种昂称为假昂,与上述真昂并用。元代起假昂渐居统治地位,清代则已全部用假昂。昂的外观,又有批竹、琴面及象鼻多种。也有将耍头作成昂状的,称昂式耍头。

  上昂仅适用于殿身槽内里跳及平座外檐外跳.实物较少见,应用不多,其作用是在较短的出跳距离内,有效地提高铺作总高度,藉以创造一定的室内空间,现遗存多见于内檐、外檐斗栱里跳或平座斗栱的外跳中。

  下昂的作用与上昂恰恰相反,主要用于檐下斗拱,实物极多,应用亦广,其作用是可以在尽可能少增加铺作高度的前提条件下,有效地增加檐部挑出深度,藉以适应屋面坡度的变化。

  下昂为斜置的真昂,昂下有华头子,华头子卷杀。同一建筑上真假昂并用,体现出灵活多变的建筑风格。

  元以前真昂昂底常垫有华头子,假昂不仅昂底线为隐刻线,下部华头子亦为隐刻花纹,习称“假华头子”。

  同一攒斗栱上同时出现真假昂,上面的昂是真昂,斜置;下面的昂是假昂,水平放置,仅起装饰作用,双昂下皆设有华头子。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重栱计心造。

    学术界根据昂在斗拱组合中所起的作用,将其分为“真昂”与“假昂”两类。上昂,下昂皆属真昂,在斗拱组合中起前后悬挑、承托荷载的杠杆作用,唐、宋、辽、金各时代建筑斗拱中大多数采用真昂结构。昂式华拱或插昂,实质上只是徒有下昂形式的假昂头,其昂头以里或为拱身,或为梁袱,仍然是单纯的受弯构件,故称之为假昂。假昂宋代已有,但使用较少,元代建筑中常真、假昂混用。明代建筑多用昂,清代则几乎全用假昂,使原来真昂的结构意义丧失殆尽。

  昂一般是单材构件,角内昂多用足材。一般说来,在构造上下昂昂身大致与屋面平行,其昂头上承檐檩荷载,昂尾宋代或压丁草袱之下,或上承平檩荷载,通行“挑斡、栿压”二种构造方法。铺作内外荷载皆由昂身承受并向下传递.以使斗拱内外得到平衡,昂的这一作用在补间铺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下昂用于外檐铺作的出跳,昂可以置于柱头铺作,也可以置于补间铺作。《法式》中规定“若昂身于屋内上出,皆至下平槫”,这主要是指补间铺作《法式》又云“若屋内彻上明造,即用挑斡,或只挑一斗,或挑一材两栔,……”指的同样是补间铺作,说明了挑斡与下平槫的节点做法有二,一是直接昂尾承斗出令栱承槫;二是昂尾承斗上出慢栱,栱上再承斗,出令栱承槫。柱头铺作中的昂在昂尖所承的重量由昂后尾被梁栿所压的重量所平衡,所以不可能上至下平槫。

  下昂的结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栌斗中线为支点,出檐方向上承挑檐部分的重量,而昂的后尾则需要有重量与出檐方向的重量相平衡,否则就有倾覆的危险,所以昂尾的处理对下昂的结构作用意义重大。《法式》中提到过四种处理方式,在实例中又有多种与《法式》不同的做法:柱头铺作昂尾直接用明栿压之的做法,如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昂尾压于里跳华栱下,上部再以梁栿压之,这与上一种做法类似;昂尾插入内柱,如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这与《法式》所载斜梁相似;昂尾压在乳栿之上的劄牽下,如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这种两面承重的原理类似杠杆。最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外檐柱头铺作。然而,这并不是说补间铺作就全无结构作用,据计算证实“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在承受来自橑檐枋的荷载时,其分配比例大致相等”,“由于柱头铺作的荷载集中在昂尾,使其易受剪力破坏,补间铺作的存在和增加,可减少柱头铺作剪力破坏的趋势” 1如上文所述,补间铺作昂身为挑檐与槫建立了联系,在早于宋代的实例中也有异于《法式》“只挑一斗,或挑一材两栔”的做法,如善化寺三圣殿补间铺作在昂尾上承素枋四层后不用令栱直接承槫,素枋层与二椽栿连接,起到了联系与增加稳定性的作用。


图片

来源:中式营造

知识点:古建筑斗栱计算和描述方法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2 万条内容 · 15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与土楼相媲美的娘寨

说起福建的古寨堡,最著名的当属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其实,在八闽大地上,还有很多可以与土楼相媲美的建筑。比如,位于福州闽清县省璜镇的娘寨就独具特色。 这是一座由一位妇人独立主持建造的庄寨,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这是一座集生活、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庄寨,在三进式的深宅大院里,防匪防盗的防御设施被巧妙地融入到建筑的构筑中。步入这座庄寨,无不让人对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所深深折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