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传统建筑中门槛的功能

传统建筑中门槛的功能

发布于:2022-11-06 19:53:0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知识点:传统建筑中门槛的功能


在传统建筑中,门槛主要具有如下几种功能:


1.固定门枕石,同时将门板抬起一定高度,从而固定门扇,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形变;

2.防止冷风回流将尘土带入室内,保持室内外的区分;

3.视其高低而区分房屋重要程度或功能等级,配合上方门簪的数量,共同在文化层面表达秩序。


图片
图片

门槛

(图源:景原)


然而从文献中并未找到门槛相关的硬性的等级规定,那么这个等级制度到底从何而来呢?文化现象太复杂,但总有起因。建筑方面的文化,多数出于建筑建造的过程本身。


上面的“脑筋急转变”中,三种板凳表现了工艺的不同精细度。事实上,比之于小木作中手工艺的精细度,建筑结构构件大木作中榫卯的精细度可能远远不如这些板凳。


这就要求早期建筑对结构交接节点的容错率越高越好,而地栿就承担连接柱根以提高整体容错率这一使命。而门槛则是一圈木地栿中一小段暴露在外的部分。

 

就像现代砖混框架结构中需要地圈梁一般,早期的木结构建筑中,接地处通常会有环绕的地栿(栏杆的阑板或房屋的墙面底部与地面相交处的长板),同样承担着拉结稳固柱脚的作用。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牵扯到一个结构问题、一个空间问题和一个工艺问题。


结构问题是,通常需要两个圈梁位于两端,才能令整体更为稳固,而且柱身开卯眼对木柱破坏较大。


空间问题是,如果柱高不够,只能施于柱头和柱脚。


工艺问题是,如果柱高、柱径都足够,那么尽管卯眼可以开在柱身,但是要想让横向的枋与之交圈,对长度的计算要求较高,如果更进一步想让两个枋在柱身内相咬的话,那就需要更精细的榫卯。


简单一句话就是,实在太麻烦了,对长度计算和榫卯的要求都太高了,可行性不高。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传统建筑的意义

建筑作为艺术门类之首,对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而又无比深远,无论东西方都是如此。我们平日讲学习知识的时候,会用诸如“搭结构”“构建框架”“打好基础”“入门”“进阶”等词语;在描述人的能力的时候,会用“栋梁之才”“高屋建瓴”之类的词语;在分析事情的时候,则会用“关键”等词语——实际上这些词语都是从建筑学中发展而来的。 理解传统建筑的脉络,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认识历史。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