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 阴极射线示波管结构和原理

阴极射线示波管结构和原理

发布于:2022-11-06 19:21:06 来自: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复制转发]

知识点:阴极射线管

阴极射线示波管(CRT)简称为示波管,是将电信号变换为光信号而加以显示的结构,是示波器重要组成部分。CRT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大部分组成,它们都封装在密闭呈真空的玻璃壳内,其结构如图所示。

图片

图1 阴极射线示波管结构

由图可见,当接通电源时,灯丝通电发热,罩在其外的阴极受热,阴极上涂有受热后易发出电子的氧化物,被灯丝加热后,阴极发出电子。阴极之后是控制栅极,控制栅极与阴极之间是一个反向电场:从图中可以看出:控制栅极电位低于阴极。从控制栅极发出的电子在此反向电场作用下,大部分回到阴极。少部分初速度足够大,并且运动方向在图示角度之内的电子可以穿过控制栅极中间的圆孔,这部分电子被后面的第一阳极、第二阳极以及后加速阳极加速后,打到荧光屏上。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物质,有电子打到的地方会发出荧光。因此,在荧光屏上看到的亮点实为电子束末端的位置。由于人眼视觉暂留和荧光余辉时间,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波形实为电子束末端运动的轨迹。

改变控制栅极与阴极之间的反向电场,可以控制最后达到荧光屏的电子数量。在示波器面板上,调节此电场的旋钮为“辉度”。第一阳极与控制栅极,第二阳极与第一阳极之间均为加速电场,电子通过这些电场,除了加速以外,还可“聚拢”:即其运动方向更为集中。其原理是将电子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经过上两个加速电场后,水平方向速度增加,垂直方向速度不变,合成后速度方向更偏向水平方向,即电子束往中间“聚拢”。调节这两个电场的强度,可将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由粗而黯淡的线调节为细而明亮的线。在示波器面板上,调节这两个电场的旋钮为“聚焦”和“辅助聚焦”。

在第二阳极和后加速阳极之间,还有两对偏转板,分别为x偏转板和y偏转板。这两对偏转板均为两个平行平板,其上加有x通道和y通道输入的信号。电子束经过这两对偏转板时,在两对偏转板所加电压信号的作用下,分别在x方向和y方向发生位移,位移的大小与此刻偏转板的电压成正比。如果y偏转板两端加上待测电压,x偏转板两端加上跟时间成线性关系的电压信号(时基信号),电子束水平方向的位移跟时间成正比,垂直方向位移与待测电压成正比,电子束末端,在荧光屏上扫出的轨迹(显示的波形)即为被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由此,示波管将偏转板上所加的电压信号转换为荧光屏上所显示波形,实现了时域的波形测量。


相关推荐链接:

1、电气及阴极保护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2、造价算量讲解四种线管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返回版块

2.19 万条内容 · 56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射频微波晶体管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知识点:微波管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射频微波功率器件的发展,从而也为无线通信系统发射前端提供了保证。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前端发射模块的关键器件,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应用瞬态放电、电弧放电和振荡放电的放大器,电子管放大器、分立晶体管和集成晶体管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发展趋于向小型化、集成化、宽带化、线性化、高功率低电压的方向发展,使得整个发射模块能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同时做到低功耗、高线性、高频率应用的目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