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藏传佛教的寺院建筑艺术

藏传佛教的寺院建筑艺术

发布于:2022-11-06 18:41:0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当我们到达藏区参观藏传佛教寺庙时,几乎都会被寺庙建筑所吸引,它的艺术与文化,值得我们去探索。


图片


建筑艺术的背景


藏传佛教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密宗,同时又受到尼泊尔的大教和西藏苯教的影响,使得藏传佛教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藏传佛教在广大的藏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无论从建筑技术、建筑规模、建筑艺术、建筑文化等各方面藏传佛教寺院建筑都代表着藏式建筑的最高水平。

图片

藏传佛教在西藏拥有行政权力、文化教育的职能,故藏传佛寺建筑的内容组成与汉传佛寺有很大不同。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内包括有信仰中心——佛殿、佛塔宗教教育建筑——学院管理机构——活佛公署,以及辩经场、僧舍、库房、厨房、管理用房等。

图片


建筑的选址与布局


西藏早期的佛教建筑及其后佛教寺院的选址除受地理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政治、经济、宗教的影响。

据西藏文史资料记载,大昭寺建在湖上,地点由文成公主选定。文成公主通晓占卜,占卜显示雪域西藏的地形为罗刹魔女仰卧之状,需要填平卧塘,其上建神殿。透过记载,反映出早期藏族学者心目中的风水观念。

图片
布达拉宫

西藏许多著名寺院是在地方贵族支持和资助下建成的,寺院选址往往选择该地方贵族首领居住地附近。绝大多数西藏寺院,是建于经济发达的村镇和政府所在地。西藏的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峪谷、喜马拉雅山地四个自然区域,和藏南谷地的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过的区域经济最为发达,大量的佛教寺院分布于这个区域,尤以拉萨及其附近最为集中。

图片
扎什伦布寺

宗教观点和宗教制度对寺院选址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被佛教徒视为神山圣水的山岗、湖泊以及朝圣道途中常建有寺院。阿里普兰县境内的山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被视为神山圣水,围绕神山,东有祖初普,南有达前寺,西有蒋扎寺,北有直惹普,围绕圣湖亦有八座寺庙。

图片


建筑风格的变化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是多元文化与建筑技术融合的产物,其建筑风格随其建造的历史时期不同而略有变化。

仿印度式样

最早期是仿印度式样的,代表是西藏拉萨大昭寺的觉康主殿。其平面布局上沿着方形大殿的四壁内侧,规整地建置多个类似僧人祈祷室的房间,位于后壁正中的佛殿面积仅较一般僧房略大,不很突出,这些都是与中古印度佛教寺院的精舍型制非常相似的,梁枋上的狮形挑头也体现出了印度石造建筑的渊源。

图片
大昭寺

尼藏结合样

尼藏结合式样,这是在西藏与尼泊尔接壤处多见的建筑形式,是将纽瓦尔楼阁建筑风格与藏式碉楼式建筑很好地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样式。

图片
桑耶寺

如著名的西藏扎囊的桑耶寺中央的三层乌策大殿,下层按藏族建筑模式建造,上层则仿尼泊尔的尼瓦式形象,中层还加入某些汉式建筑特征,乌策大殿的平面布局已和后来的都纲殿楼基本近似。

基本藏式


基本藏式,这是藏传佛教建筑的核心类型,源于西藏民居的碉房体系,即砖石外墙、平顶、小窗的外观风格;外墙有明显的装饰。

图片
塔尔寺

墙顶以藏族特有的刷成赭红色的白麻草做的装饰,外墙涂成红色或黄色。内部为方柱托梁密肋式木构架,有巨大的托木和复杂的雕饰,色彩对比性强烈,并喜欢用金色点缀。

图片

内部墙壁画满宗教壁画,殿堂内悬挂佛幡。主要建筑屋面局部吸收汉族建筑的坡屋顶及斗拱构造,但体量较小,形制亦经过简化。屋顶上尚有许多宝幢等小型佛教装饰物。


藏传佛教寺院的整体布局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在总体布局设计上与汉地佛寺有很大不同。区别于汉式寺院组群上采用的“伽蓝七堂”的标准布局;藏式寺院建筑典型的布局形式,是自由发展的开放式布局。

图片

整个寺院没有统一的大围墙,外围形状也很不规则,往往是一大片高低错落、大小不等的建筑聚集在一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样子。其就像一幅星系图,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完整的。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就是佛教的宇宙精神"曼荼罗"。依照这个联系,其在建筑艺术上统一和变化有机结合,杂而不乱,显得很有章法。

图片

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是神秘的藏传佛教和勤劳质朴的藏族先人留给世人的绚丽瑰宝,是雪域高原上一朵朵永放光彩的雪莲花,是热爱藏传佛教艺术的人们最神圣的所在。

来源:中式营造
知识点:藏传佛教的寺院建筑艺术


  • 阿巅2019
    阿巅2019 沙发

    谢谢分享 很好的资料,谢谢分享!!!

    2023-03-01 19:50: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传统建筑:“一地多尺”现象和用尺习俗

“一地多尺”现象和用尺习俗—— 近年传统营造用尺制度研究的一些心得 “Multiple Rulers Used in One Place”—Recent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Ruler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