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构造 \ 抬梁式木构架

抬梁式木构架

发布于:2022-11-05 23:35:05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复制转发]
1957年
刘致平先生在《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中
将木构架分为两种形式:穿斗式与架梁式

1970年
刘敦桢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
将“架梁”改为了“抬梁”
并且,刘敦桢先生在该书中指出中国古代木构架形式为:
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

是不是有了对中国古建筑结构初步的认识呢?
接下来,我们逐一展开说说每种形式的奥秘吧!



第一种

抬梁式



从“抬梁式”名字上猜想
是不是这个建筑结构就是 把梁给抬起来呢?
BINGO!
但是我们的古建筑可没有这么简单哦!

简单来说抬梁式就是 在立柱上架梁,在梁上又抬梁
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
更是皇家建筑群首选形式
是木构架建筑的代表


小知识

刘敦桢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抬梁式被定义为“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这些檩除排列椽子承载屋面重量以外,檩本身还具有联系构架的作用。”

图片
图片
抬梁式构架
绘 / 周扬


原来抬梁式是这样
但它可是经历了 漫长的发展演变

抬梁式可以算是三种形式里的“老大哥”
适用范围很广泛
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的窝棚
这是地面建筑木构架的开始
秦汉时期窝棚发展出 “大叉手”结构
这是抬梁式的前身

图片
窝棚
图源:http://www.cuaes.org/mmis-detail-EB3330-659.htm

图片
大叉手屋架结构图
@fennessey根据《古建园林历史与理论》改绘

后经时间累积和建造技术的进步
逐渐发展形成了 抬梁式结构
由于 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
使抬梁式木构架的组合及用料有很多差别
最显著就是只有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才允许安装斗拱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大式建筑

图片
太和殿剖面图
图片源自 公众号 木材人

抬梁式应用这么广泛不仅靠“颜值”,更是靠“实力”!
抬梁式木构架因用 柱子少,跨度大
可以营造出 开阔的大空间
能较好体现建筑内部雄伟壮丽的气势
但抬梁式却会用大量横梁,造成了耗费木材较多
需要大量整根木材作为屋顶的支撑
且由于并不构成三角形的架构
所以抬梁式的 整体稳定性还是有不足之处

图片
抬梁式内部空间
摄 / @fennessey
来源:遗介

知识点:抬梁式木构架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

7.64 万条内容 · 1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木构架小知识

Q1 抬梁式 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矮柱,柱上又抬梁,由此层叠而上。 优点:柱子少,跨度大,可以营造出较大的室内空间,多用于官式建筑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