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HND DESIGN ,作者Media Center
这段通道
连续布置组合了
前厅-曲廊-内院-短廊
前厅中设置有天井
视野明亮
随后,接一段狭长变化的曲廊
廊内光线昏暗、空间细窄
顿感压抑
▲
入园曲廊
直到进入露天内院
天井中布置了草木山石
明快的院景
使人稍稍放松
但紧接而上的短廊
再度收束了空间、光线与心情
两个厅院,扩宽空间视野,完成“两放”
两段廊道,压缩视觉感受,实现“两收”
▲
天井
如此蜿蜒
空间反复扩张和收缩
光线不断发生明暗变化
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
沿廊至古木交柯处时
空间忽然开阔
天井的花台上
柏树与山茶交织
如同一幅疏朗的中国画
使游人来时的压抑心情得以缓解
▲
古木交柯
而右墙的漏窗
隐约可见外部的山池、庭阁
▲
古木交柯的漏窗
向西进入绿荫轩
视野终于完全扩展开
历代主人倾注心血的中部庭院与山水
瞬间尽收眼底
此时,实现最后一“放”
入园的“三放两收”,也至此完成
▲
从绿荫轩向外看中部山水
正如同精彩的情节总是一波三折
留园入口的重重视觉、心理对比
使空间丰富多变
节奏抑扬顿挫
打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
因此在江南众园林中
这段入园序列最为出色
堪称大师手笔
而留园作为空间管理大师
不仅把空间对比玩得炉火纯青
景色的渗透、空间的层次
也是个中好手
五峰仙馆东南面
坐落有石林小院
庭院深深,深几许?
小院不过半亩
却设计得毫不逼仄
▲
石林小院
院中曲廊盘桓相连
将空间分割为六个院落和八个天井
其中就立有十二峰石当中的干霄
以及后来收集的
“独秀”、“晚翠”、“段锦”、“竞爽”、“迎辉”五峰
“石林小院”之名
也由此而来
湖石与芭蕉、青竹、碧树相映
又由漏窗、门洞、敞廊
短墙、围栏相隔联通
景外有景
院外有院
使空间相互渗透、形成层次
▲
石林小院天井中的湖石与绿树
如静中观只占据院中一角
开空窗 两面借廊
能层层看到廊道、木石和矮墙
延伸向更深处
▲
静中观一侧
而院北的揖峰轩,大小只有一间半
借助在北墙连开三扇漏窗
使内外空间连通
映出窗后哑巴院中的青竹湖石
尺幅之窗
无心成画
丝毫不觉屋窄
▲
图右为揖峰轩
这种连接内外的漏窗
是园墙多用的一种装饰
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图案
映出窗外楼阁草木
其形式与花纹丰富多样
对于视距较小的空间
漏窗免去闭塞感
增加层次
犹抱琵琶半遮面
因此,石林小院虽不大
但借助建筑构件与花石草木的排列组合
仍然实现了空间纵深感
表现出多样丰富的层次
百年之前
刘恕或许就在这个心爱的小院中
听雨打芭蕉
闲敲棋子
欣赏自己的宝贝石林
多是一件美事
石林小院建筑密集
但留园并不处处如此
而是使景致 “疏密有致”
园中、园东作为建筑的主要分布点
屋宇连绵
等走到园北、园西
则稀疏开阔
北部多为花草盆景
西部以山林为主
只散布有少数亭台长廊
视野通达开阔
整体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变化
在园中,这类安排不胜枚举
当身处中部主池时
可以环顾四面景致
东南两面建筑排列稠密
连池中小蓬莱和池边濠濮亭
也是偏重于池水东侧
而西北两面则相对稀疏
多为树木花草
▲
一面楼宇稠密
一面山林连绵
可见
留园宁可有轻有重、有疏有密
也绝不让景色平铺直叙
疏处可以走马
密处不能透风
才会奇趣横生
在留园中
粉墙与漏窗的明灭隐现
廊道与庭院的蜿蜒交织
楼阁与花木的疏密排列
力图在有限空间中
打破视觉的局限
精妙的空间处理
也使得它位列四大名园
名副其实
不过,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
靠的除了过硬的技术
还有非常人所能及的风骨
留园除了在空间打造上技艺精湛
所体现出的境界
自然也是首屈一指
文人造园
大抵有两种心境
一种是加官进爵,荣归故里
积极入世的同时
又希望能够大隐于市
在留园颐养天年的盛康曾写下:
“历宦海四朝身,且住为佳,休辜负清风明月;
借他乡一厘地,因寄所托,任安排奇石名花”
▲
这段楹联题于五峰仙馆中
另一种
总带着一些难以纾解的失意
留园的初代主人徐泰时
就是被旨令回籍听勘
然后一心治园
相比后人盛康的得意
自称渔浦公的他却写下:
“庙堂忧民,江湖忧君,此文正之言,亦渔浦者之志也。
故谓公一于乐而忘天下之忧,非知渔浦者也”
▲
五峰仙馆秋色
壮志未酬是一种煎熬
面对急转直下的人生
更是需要学习自我纾解与救赎
因此
徐泰时为北侧建筑起名为“后乐堂”
意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并在园中种下花草修竹
当中的茅草小亭
他对朋友打趣:
“此余所构逃禅庵也。”
后人秉承志趣
立下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无论天晴雨雪
四时风景如何
都值得品味观赏
看留园
不仅看到它空间的丰富多变
也看到它之中的人
如何浮沉、如何抒怀、又如何解脱
不如意事常八九
但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知识点:留园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7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