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囿: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之一,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起源于狩猎,是王室专门集中圈养野兽的场所,与栽培、圈养有关,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兼具游观的功能,已具备园林雏形性质。其代表实例是周文王的“灵囿”。
2.台: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之一,起源于山岳崇拜,即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个体建筑物“台”,二是台及其周围绿化种植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即“苑台”。原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后来具有登高赏景的作用。其造园实例为鹿台,除有通神、游赏的功能,还兼有国库的性质。
3.园圃: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之一,起源于农耕,园是种植树木的场地,圃是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界定四周范围。民间的园圃既有经济效益还有观赏功能。园圃内所栽培的植物,一旦兼作观赏的目的,便会向着植物配置的有序化方向上发展,从而赋予其园林雏形的性质。
4.天人合一:由宋儒提出,明代造园家计成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论点,就是天人谐和思想的承传和发展。强调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使其造福人类,又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及其生态。
5.君子比德:源于先秦儒家,从功利、伦理的角度认识大自然,将大自然某些外在形态、属性与人的内在品德联系起来。比如说高山流水,人品高洁的象征。如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6.神仙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是原始宗教中的鬼神崇拜、山岳崇拜与老、庄道家说融糅的产物。源于中国两大神话系统,西方的昆仑神话和东方的蓬莱神话。具体体现例如皇家园林中的一池三山。
7.沙丘苑台:商周时期略具雏形的贵族园林,商纣王修建。苑相当于囿,“苑”、“台”并提意味着两者相结合而成为整体的空间环境,沙丘苑台不仅是栽培、圈养、通神、望天的地方,也是略具园林雏形格局的游观、娱乐的场所。
8.灵囿、灵台、灵沼:商周时期略具雏形的园林,周文王修建,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的真正开始,规模甚大。①灵囿是观赏动物的区域。②灵台具有神通、望气、游观的功能,以辟雍象征昆仑山和若水,兼有政治目的;③灵沼是人工开凿的水池,观赏鱼的地方。
9.章华台(三休台):台的体量庞大,榭亦美轮美奂,是当时“高台榭”的典型。台的三面为人工水池环抱,临水成景。模仿了舜的墓葬的山环水抱的做法,也是在园林里面开凿大型水体工程见于史书之首例。
10.姑苏台:位于苏州,是商周时期一座著名的山地园林,居高临下,观览太湖之景。整体布局因山就势,因山成台,连台为宫。园内有专门栽植花卉的地段采香径。规模宏大,建筑华丽包括台、宫、馆、阁多种类型,近似西方城堡。人工开凿大水池天池,功能为游乐、供水、蓄水。
11.大咸阳规划:秦的大咸阳规划包栝渭北和渭南两个地域,按天上星座的布列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的布局,渭北以咸阳宮为中心。形成具有南北中车线的庞大的宫苑集群;渭南以阿房宮为中心通过复道与甬道。形成以阿房宫为核心的辐射状的交通网络。大咸阳规划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帝都规划上的具体体现。
12.甬道:为穿过宫廷区的驰道,在两侧加筑墙垣以保证皇帝安全。咸阳宫利用“甬道”参照天空星象,组成一个以咸阳宫为中心,具有南北中轴线的庞大的宫苑集群。
13.复道:为两层的廊道,上层封闭,下层敞开。秦代阿房宫通过“复道”连接咸阳宫和骊山宫,新建的复道又结合于原先建成的甬道系统,形成以阿房宫为核心的辐射状的交通网络。相当于西汉飞阁。
14.辟雍:形状是一座犹如小山丘的土台,周围环境犹如园璧的水 池,象征昆仑山及其周围环绕的若水,兼具坛庙的某些功能,也是以后建置在最高学府――太学中辟雍、泮池的前身。
15.昆明池:西汉上林苑中最大的池,主要用于训练水军、水上游览、渔业生产基地、模拟天象。池畔常植柳树。池东一高台“豫章台”,旁边有细柳观、白杨观、龙台等台、观建筑。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知识点:园林的生成期一一商,周,秦,汉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园林景观素材
返回版块7.04 万条内容 · 124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