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道桥BIM应用 \ 海底隧道项目BIM技术应用案例赏析

海底隧道项目BIM技术应用案例赏析

发布于:2022-10-26 16:30:26 来自:BIM技术/道桥BIM应用 [复制转发]

来源:共享BIM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工程概况      

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为国内首个大型跨海沉管隧道PPP项目,工程全长约12.1公里,总投资约163亿元,建成后将为大连市增加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  

 
海底隧道工程主线全长5.1公里,采用沉管法施工,共需安装大型沉管18节,本项目建设规模大、建设标准高、技术难度大、水上作业组织复杂.  

 
从建设伊始,本项目树立了打造全生命周期BIM示范项目的目标,全面应用BIM技术和多维度信息化手段,以信息化引领海底隧道的建设和运营。  

 

 
 
图1  
图2  

图3  

 
BIM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BIM应用与技术          

         


图纸审核: 在工程开工前期,施工人员利用BIM模型对施工图纸进行了详细的比对检查。      

     
截至目前,累计已发现图纸问题20余处,有效避免了因上述图纸问题引起的返工等一系列问题,保证了施工的顺利。      

     
     
图4      
工程算量: 为了提升对水下施工的管控力度,本项目以       水下勘测数据       为依据,建立了完整的水下地质模型。      

     
将不可见的水下施工变为可见,极大降低了水下施工的管控难度,同时可以灵活、快速计算水下施工工程量,大幅提升的工作效率。      

     
     
图5      
船舶定位: 为加强施工水域作业船舶的调度管理,本工程开发建设了施工水域船舶管理平台。      

     
通过高精度的施工船舶位置和船舶姿态的显示,查询、定位整体提升了本项目施工船舶管理力度,有效避免了船舶调度混乱对施工的影响。      

     
     
图6      
方案优化: 为提升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大量应用BIM技术,进行了方案模拟,在三维环境下分析方案可行性,为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7      
施工推演: 由于本工程施工工艺复杂、交叉作业多,为了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项目部对各分项工程均进行了细化到日的施工进度推演。      

     
并在推演中模拟了主要设备的施工路线、柱位位置,通过精细的推演,提前理顺施工组织思路,切实体现施工预建造。      

     
     
图8      
可视化交底: 为了提升现场作业人员对技术及安全交底内容的理解程度,BIM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交底中。      

     
技术人员通过       工艺模拟动画、全景作业指导书、VR等       手段,结合现场详细的讲解,让作业人员身临其境地了解工艺的重点、难点、危险点等,大幅提升交底的直观性。      

     
     
图9      
BIM管理平台: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充分将BIM和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建立项目BIM施工管理平台,使BIM在信息交换、可视化的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      

     
平台客户端、网页端、移动端三端       数据同步       ,可实现任务分配、进度统计、流程提取、数据收集分析等多项功能,覆盖进度、质量、成本、安全、人员、物资、档案等多项管理环节。      

     
另外,       BIM与物联网充分结合       ,BIM平台对接门禁、视频监控、结构监测、环境监测等多种数字化设备。      

     
BIM成为信息的载体和整合的基础,同步显示各类数据情况,显著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效果全面提升。      

     
     
图10      
其他应用: 除上述应用外,BIM还渗透到本工程建设的多个细节,如通过建立临建场地模型,充分利用有限的施工场地,快速形成临建工程量和建设费用,各项设施布置也更加经济、合理。      

     
在模板、支架等施工辅助设施设计中,直接利用Revit软件建立三维设计模型,实现了临时结构BIM正向设计和精细化仿真预拼装,大幅提升了模板设计效率和质量。      

     
   
图11    
SUMMARIZE          
总结

           


在本项目BIM应用过程中,本着自信、务实、专业、创新的准则,以让管理更智能为使命,从实际出发,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数字化工程。      

     
双产品移交PPP项目,为项目后期智能运营维护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建筑业智能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坚信信息引领大有作为。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 海底隧道BIM应用汇报
    海底隧道BIM应用汇报
  • 本设计课题为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注重的是结构计算,重点研究新奥法施工。该隧道结构计算采用的是结构力学位移方法计算,施工采用钻爆法施工,服务隧道超前开挖,并充分发挥其作为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两端洞口陆域和
  • 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地貌主要可分为湾口海床及两岸滨海低山丘陵区。四川路一带地形起伏小,较为平缓,地面标高5~12m,地貌类型为侵蚀堆积缓坡。
  • 厦门市海底隧道施工项目
    本工程路线在厦门岛高林村南侧,从城市快速主干道仙岳路K5+100 起,经店里村北,沿下边村南侧与环岛路相交,穿五通码头以S 曲线跨海,跨海经下店村南、肖厝村北与规划的海湾大道、窗东路相交,最后在林前村
  • 厦门某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厦门某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包含本标段为主洞右线进口端、横通道及洞外五通互通接线工程,起讫里程为 YK5+930.507~YK9+700,长度 3.769km,其中主隧道右线洞门里程为 YK6+559,
  •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
    隧道是一项规模宏大的跨海工程,路线全长8.346m,隧道全长5945 米,其中跨越海域长约4200 米,为双向六车道,是连接厦门本岛与XX 区陆地的重要通道,是我国采用钻爆法修建的第一座大断面的海底隧
  •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设计
    厦门海域为正规半日潮,历年来最高潮位4.53m,最低潮位-3.30m,平均高潮位2.39m,平均低潮位-1.53m,平均潮差3.92m,最大潮差6.92m,平均海平面-0.32m(黄海高程)。
  • 厦门海底隧道组织设计
    海域范围内普遍沉积了全新世松散砂土及海积软土,软土层最厚处可达10 米左右;海底饱和中细砂及软土在Ⅶ度地震力作用下可产生液化或震陷现象,但这两类土体对暗挖隧道无影响。丘间洼地局部发育全新世软土(淤泥质
  • 厦门海底隧道组织方案
    本工程路线在厦门岛高林村南侧,从城市快速主干道仙岳路K5+100 起,经店里村北,沿下边村南侧与环岛路相交,穿五通码头以S 曲线跨海,跨海经下店村南、肖厝村北与规划的海湾大道、窗东路相交,最后在林前村
  •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一标段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一标段,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及原则、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措施等,可供参考。
  • 隧道北起点在团岛路,南端在薛家岛于北庄村和后岔湾村之间出洞,工程全长6170米,其中隧道长5550米(海域段长3300米),两端敞口段长度各620米.隧道为双向六车道,按城市快速道路标准。本文将根据各
  • 厦门某海底隧道施工方案
    本文档为厦门某海底隧道施工方案。 内容详尽 ,可供参考。
  • 厦门某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内容简介 编制范围    《厦门*****项目隧道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标段所规定的工程范围,其中里程范围为YK5+930.507~ YK9+700。包括**隧道右线进口

  • 厦门某海底隧道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1工程概述 xx市地处福建的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是全国对外开发的主要窗口和基地之一。xx岛是xx市的中心地区,也是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进出xx岛的公路交通主要依靠海沧大桥,
  • 厦门某海底隧道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厦门某海底隧道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BIM技术在监理项目中的应用案例
    项目从基坑设计阶段开始应用BIM技术,不仅建立了项目各阶段各专业的BIM模型,还进行了相关软件二次开发、深化出图等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优化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流程,完成了项目的资源综合调整和方案预
  • 厦门海底隧道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工程路线在厦门岛高林村南侧,从城市快速主干道仙岳路K5+100 起,经店里村北,沿下边村南侧与环岛路相交,穿五通码头以S 曲线跨海,跨海经下店村南、肖厝村北与规划的海湾大道、窗东路相交,最后在林前村
  • 福建厦门海底隧道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路线在厦门岛高林村南侧,从城市快速主干道仙岳路K5+100 起,经店里村北,沿下边村南侧与环岛路相交,穿五通码头以S 曲线跨海,跨海经下店村南、肖厝村北与规划的海湾大道、窗东路相交,最后在林前村

阅读下一篇

海底隧道项目BIM技术应用案例赏析

工程概况       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为国内首个大型跨海沉管隧道PPP项目,工程全长约12.1公里,总投资约163亿元,建成后将为大连市增加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