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就。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性能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有着较深影响。
因为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投入建筑,建筑用砂量也在逐渐增多。但是天然砂资源十分有限,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若是应用劣质的天然砂进行混凝土材料制备,必定会导致混凝土综合性能较差,致使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不能达到预期标准。
例如我国的珠三角为了满足建筑工程建设需求,无节制的对天然砂进行开采,不仅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损害,同时天然砂的储蓄量也在持续缩减。即使一些区域仍然可以进行天然砂的开采,但是天然砂中含泥量过高,导致混凝土材料稳定性较差。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众多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找寻新的材料对天然砂进行替代,保证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材料:机制砂和粗砂选择
本文以某一采石场为例,该采石场对于机制砂的制作主要是利用立轴式反击破碎机。采石场同时生产机制砂和碎石,对石材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粉碎处理后,经过振动筛选出符合建筑市场要求的、众多规格的碎石材料,并且将余料输送到立轴式反击破碎机设备中去,然后会生产出石粉含量过多的机制砂,利用水资源进行清洗最终生产出应用于混凝土材料制备的机制砂。
机制砂的物理性能主要表现为颗粒圆润,其中针形砂粒含量较少。可以将该采石场生产的机制砂与某河域的天然砂进行对比。采石场制作的机制砂堆积密度为1650kg/m2,表观密度为2610kg/m2,含泥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其中石粉含量较高达到了7.2%。机制砂中粒径在4.75-2.36mm之间的砂粒为15.2%,粒径在2.36-1.18mm之间的砂粒为11.3%,粒径在1.18-0.315mm之间的砂粒为28.3%。
本文中选择的河沙堆积密度为1590kg/m2,表观密度为2620kg/m2,含泥量为0.8%,石粉含量可以忽略不计。机制砂中粒径在4.75-2.36mm之间的砂粒为16.9%,粒径在2.36-1.18mm之间的砂粒为10.2%,粒径在1.18-0.315mm之间的砂粒为28%。混凝土制备除了需要选用机制砂和粗砂之外,还需要水泥、粉煤灰、碎石、添加剂等材料。
混凝土制备除了需要选用机制砂和粗砂之外,还需要水泥、粉煤灰、碎石、添加剂等材料。试验工作人员对于水泥和粉煤灰的选择要慎重,尽可能地应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水泥材料,以及质量优异的粉煤灰。在试验工作开展前需要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要求施工技术人员针对这一试验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试验工作开展进行适当调整。因为对于机制砂与粗砂混用改善混凝土性能试验,其目的就是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的混凝土材料,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在试验工作开展前需要对水泥和粉煤灰的质量进行审核,增强试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试验方法
试验工作人员针对某一建筑工程建设对于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需求,在吸收施工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设定一个只是采用粗砂的混凝土材料配比方案。然后应用机制砂按照不同的百分比对粗砂进行替代,严格遵守混凝土材料制备相关规范,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试配。试验工作人员需要对试配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检验,并且对得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记录,便于后续分析工作开展。在记录过程中试验工作人员需要注重二次核对,避免人为导致信息数据记录失误,对于试验分析结果造成干扰,降低试验成效。
推荐资料(点击文字跳转):
知识点:细砂与粗砂混用改善混凝土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65.79 万条内容 · 157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水泥与减水剂,谁去适应谁?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相适应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在使用泵送减水剂时,这种现象更加频繁。 不相适应的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偏小,扩展度更小,而此时的减水剂用量已经相当大,通俗的说法就是“打不开”;二是坍落度损失大,有时甚至出现假凝, 即在搅拌开始时水泥浆很稀,随即迅速发粘、变干,出机后混凝土和易性很差;三是虽然坍落度和扩展度都不小,但混凝土泌水,有时滞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