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长不好的原因是作物的根不好,作物的根不好是因为土不好,土不好是因为土壤里缺乏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所以解决当前土壤生态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当务之急是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
微生物为何能使土壤“恢复健康”?
1 微生物是土壤的“造就师”
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的有机酸等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及螯合,有效打破土壤板结,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并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有机质、腐殖酸和腐殖质的生成。
对于当前土壤中出现的通透性不强、保水保肥性差、地力差等问题,正是受土壤中的团粒结构、有机质、腐殖酸和腐殖质的影响,而这些物质的形成又受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
2 微生物是土壤的“养分转化师”
微生物在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质循环链上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活化土壤有机与无机养分,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增加养分的有效性。
当前土壤中出现的板结、酸化、盐渍化、土壤贫瘠、地力衰竭等问题,主要是化肥在土壤中长期积累、残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转化而产生的。
3 微生物是土壤的“清洁师”
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可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化肥、有机农药、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等,在其理化反应中对上述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固定、转移以及新的无害化合成,把他们分解成低害甚至无害的物质,降低土壤污染的程度。
此外,土壤中的微生物,例如生防性微生物,它们能够分泌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的繁殖,这样就可以防治和减少土传病害,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9488 条内容 · 13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这十年,黄河和长江做了哪些“加减法”?浩浩黄河、滚滚长江。祖国的大江大河,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并对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沿线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黄河流域修复生态、沙退绿进;大江大河的生态状况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 这是卫星视角拍摄到的黄河,研究人员连续数年监测,结合大数据还原了黄河沿岸的生态状况。可以清晰地看到,十年间绿进沙退,这条黄河生态绿线,最宽处向前推进了约150公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关键是医治后的微生物去向?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