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园林景观施工 \ 中国古代园林造园“三境”

中国古代园林造园“三境”

发布于:2022-10-26 09:45:26 来自:施工技术/园林景观施工 [复制转发]
 

这些现象千万不能出现在家里,否则家宅不宁是非生!要正确利用传承易学文化、关注我会给你带来好运

 
中国古典园林
   的造园过程,
  一般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
 即“生境”、“画境”和“意境”。
“生境”
  生境就是自然美。
  园林模山范水,山贵有脉,
  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
画境”
  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
  即将自然和生活素材通过取舍、概括,
  经过艺术加工,使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意境”
  即使用多种艺术手法,
  从“生境”和“画境”升华,
  感受到美的境界。

——咫尺山林  小中见大——
        计成《园冶》 说:“多方胜景,咫尺山林”;文震亨《长物志》也说过:“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咫尺山林 式的园林造景其实就是把大自然的精华浓缩在有限的空间中,用以追求无限的意境。 小中见大 ,则是调动景物与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的运用,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和联想,合理利用比例和尺度等形式法则来构建空间,以达到在感官上扩大有限空间的效果。
   
       园林中常常利用空间组合关系的变化来造成“小中见大”的错觉,如采用园中园的方式来创造和扩大空间:通过园林建筑、园墙、假山、植物等分隔空间;利用多种题材进行组景,使空间愈见其大。
       中国园林,往往在大园中包小园……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又巧妙的把大小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山石树木,安排的十分恰当……耐人寻味。
——景愈藏  则境愈深——
       在园林中,不论是近景还是远景,高大的楼台还是小巧的亭榭,全部袒露一览无余总不如半藏半露显得含蓄、深远。
       我国古典园林吸收了中国画含蓄有致的创作方法,反对一览无余,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愈露先藏的抑景手法。它介于隔和透之间,园内景物之间互为联系,同时又互为掩映。这样,就能构成层次丰富、境界深幽、意趣无穷的城市山林胜景。
       中国园林的主景与高潮往往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其精华部分要“千呼万唤始出来”,方才见其韵味。这与西方规则式园林开门见山,一眼观尽的手法迥然不同。

       曲径通幽,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整体生成的一条美学规律,它在园林中有着普遍的表现。园林艺术的关键在于“景”的表现。为了使得景园能够步移景异、意境幽深、引人入胜,中国古典园林在布局上无不极尽蜿蜒曲折之能事,无论是分景、障景、隔景,都是为了追求“曲”,使景致丰富深远,增添构图变化,以达到景愈藏则意境愈深的效果。

——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中国古典园林“化虚为实”,主要体现在园林中建亭、造廊、开窗以借外景中。“园林巧于因借”,说的就是不仅局限于园中景色,而是注重把游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突破狭小的空间的局限,将远山近水、竹林繁花等自然风光借入园中,使主人只需坐卧在亭台楼阁等建筑物内,仿佛赏玩一幅山水画,透过门窗便可饱览园外的无限风光。
—— 虚景胜实景 ——
       园林中重视实景的处理,也重视虚景的处理。月影、花影、树影、风声、雨声、鸟语花香、云雾、日月星辰等虚景有时更胜实景;柳浪闻莺、雨打芭蕉中的鸟鸣与雨声是虚景产生的美;峨眉云海、佛光则使游人心旷神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情画意把园林意境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
       在造园者的眼里,园林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建筑实体和自然景观,而是以此做为依托,寄寓其情趣和遐想的心灵空间,是自然山水、建筑景观与主休审美思想共生共存的载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是同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文因景成、景借文传”,诗文与景色相得益彰,景园充满了生机,才有诗情画意。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施工

返回版块

10.05 万条内容 · 22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方寸庭院之间,自有美景

   在房子里设计一个花园庭院,无论是日常休息还是供孩子们日常玩耍,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