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新鲜事 \ 洞穴空间有何特质?为什么石上纯也、藤本壮介等大师以「洞穴」为原型做设计!

洞穴空间有何特质?为什么石上纯也、藤本壮介等大师以「洞穴」为原型做设计!

发布于:2022-10-21 10:21:21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新鲜事 [复制转发]
洞穴作为一种早期重要的聚居形式,它不仅可以帮助人类储存食物,还可以抵御外部的袭击和侵扰,具有相当的安全性。

对于现代人来说,   洞穴   反而更像是   一种   新的空间体验  

不久前,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Junya Ishigami)设计的“洞穴餐厅”(家与餐厅/House & Restaurant)maison owl竣工了,如同   自然   侵蚀形成的建筑形态 瞬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让人不禁联想起   地下洞穴的隧道和岩石拱顶     粗糙的质感搭配新颖的陈设   ,显得整座建筑非常时髦。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YASHIRO PHOTO OFFICE     ?YASHIRO PHOTO OFFICE

石上纯也先生   从石头的特性中汲取灵感,用“像一块岩石”的概念   来打造空间。 在建造过程中,通过   “倒置”的方法   制作   “负空间”   ,让水泥完美   复刻了泥土粗旷的自然与随意的有机感   ,从而创造出了   类似于真实洞穴的空间效果  

然而,人类出于生物本能、潜意识地回归行为,总是会对“洞穴感”建筑产生好感。因此,“洞穴”成为当今建筑师很好的灵感来源。

其实,我们仔细回想一下,不难发现,很多建筑师都经常以 “洞穴”为原型进行设计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师总是以   “洞穴”   为原型进行设计呢?
 

01 洞穴的空间特质  

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原型论,一直到近现代建筑理论中对洞穴的探讨, 洞穴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最初的庇护所,还为最初的房屋建造提供了范式, 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质,也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灵感的源泉。

洞穴的生态性  

洞穴建筑拥有着对气候神奇的调节能力。洞   穴内部环境稳定宜居,恒温恒湿,吐热纳凉,可以很好的调节局部微气候。   例如 中国黄土高原上一孔孔的窑洞。

现代洞穴建筑还可以 通过增设竖向的通风井道,促进室内进风。并通过反光板、采光带、天窗等的设置,把光线导入窑洞深处,弥补原始洞穴空间的不足。


洞穴的包裹性  

洞穴空间本身   具有“包裹”的特征,坚固、稳定的特质     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小孩子会天生渴望身处于围合、包裹的空间   ,选择一些角落并躲藏于其中,或者是在沙土中挖掘洞穴,在某个洞穴中隐匿身形。 这就是“包裹”带来的遮蔽和保护。这一点被建筑师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   很多“基于身体感知”的设计可以说来自于这种形式感的摹仿。



洞穴的暧昧性  

对人类最为重要的一点作用就是它的   暧昧性   ,我们   喜欢身处洞穴的不确定感   洞穴的暧昧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洞穴内部的空间秩序是暧昧的,   由于洞穴没有人为划分的空间秩序,保持着天然的自由形态,   所以具备某种不可知的“迷宫性”;另一方面是洞穴内部空间的功能是暧昧的   ,是作为一种“场所”激发着各种各样活动发生的可能,人们在使用中不断发现新用途并且适应它。 




洞穴的美学性


洞穴本身具备的美感是对建筑师最具诱惑力的地方。天然洞穴中有许多奇妙的空间和肌理给人以灵感。比如 洞穴的“曲线美学” ,流动的曲线美与自然相和谐。并且, 洞穴内部空间的表面,会因自然侵蚀程度的不同,形成不同肌理表面,形成一种回归原始、接近自然的空间氛围 。当有光线照射进洞穴内,会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


@ 葡萄牙驻上海领事馆微博  

  Peter De Wit  



02 以“洞穴”为原型进行探索的建筑师

洞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洞穴有着曼妙的空间感和层次鲜明的表面,这些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表现力,所以全世界很多设计师都是从中努力地发掘灵感。

01  高迪 米拉公寓  

穴的自然形态也使它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天然洞穴内表面有着美妙的质感和肌理,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力。 富于幻想的建筑师们也从洞穴的美妙形态中获得了许多创作灵感,并通过各种手段营造出与此相似的自然景观。

高迪设计的米拉公寓就充斥着   对洞穴形式的模仿和隐喻   这座公寓位于街道转角,   墙面凸凹不平,屋檐和屋脊有高有低,呈蛇形曲线。 建筑物的整体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长期浸蚀又经风化而布满孔洞的岩体   。平面形状也几乎全是“离方遁圆”,墙线曲折弯扭,没有一处是方正的矩形,让人觉得就像身处于洞穴之中。





02  隈研吾   成都知美术馆


隈研吾常将洞穴的概念引入建筑设计中,   万物皆可“洞穴”     隈研吾认为洞穴有三大有趣的特征:   一是不同于建筑重要的外部形态,   洞穴的核心是其内部空间   。二是区别于建筑刻意划分其内部空间的特质,   洞穴的内部空间往往是未被划分的,这也被看作一种无限性   。三是,建筑往往具有某个时代的建筑特征,从而归属于某个时代,但是   洞穴是无时间属性的,不属于任何特定时代  

洞穴作为连接左右两侧事物的媒介,使得左右两侧的空间发生对话。 成都知美术 馆的设计中,隈研吾十分注重内部空间的连续性体验。在内部空间设计时,凭借“洞穴”的媒介属性,将   外部的光影,展示的墙体,游走的人群牵引到一起。


03 藤本壮介 Final Wooden House  

在洞穴理论这条路上走得比较深远的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他在自己的理论体系里提出一种   “弱建筑”概念   ,意指   将建筑内部视为一个类似于洞穴的腔体,通过人类在其中的运动和行为方式形成设计逻辑,强调人和建筑在使用上的贴合性和空间上的含混感。

Final Wooden House是座木造小屋,完全由0.35米见方的山木材料堆砌而成。最终完成后的建筑呈现出一种原始的状态。   在这个建筑中,我们分不清地板,天花,座椅或者是墙壁,地面的水平高度是相对的,根据人所在的位置不同,空间呈现出不同存在方式,木料的功能也随之改变。   居者在这样起伏不定的建筑结构中发现并挖掘各种各样的功能,将定义和使用的自由最大程度地还给居者。






04 伊东丰雄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


伊东丰雄的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   设计灵感来源于洞穴内的石柱,纤细的柱体和连续拱顶形成了非常美妙的空间节奏,是一座优雅的洞穴宫殿     这些石柱作为一种结构,蕴含着更为理性的秩序。混凝土拱券分别沿着12条设定的曲线方向交织在一起,在焦点处收束为柱子。   建筑师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然的隐喻,营造出奇幻的连续性公共空间。

 ? Rasmus Hjortsh?j - COAST

 

? Rasmus Hjortsh?j - COAST

 

 

Rasmus Hjortsh?j - COAST


03 其他以洞穴为原型的建筑设计

01遇见花瓣Met Petal餐厅  

遇见花瓣Met Petal餐厅由力场建筑设界,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欢乐港湾二层。 建筑外形呈流线型,由 若干类椭圆形大公共空间高低错落串联 而成,空间变化丰富有趣。 建筑中间为绿地景观,两侧商户排列,人在此建筑中游走如同进入一段“现代版建筑峡谷”,此项目场地大面积采光面朝西南,户外有近150平米大露台,站在露台可以看远眺深圳浅海湾。

? 金伟琦
  ? 金伟琦     ? 金伟琦     ? 金伟琦

02 Javier Senosiain 的家 墨西哥

该建筑是著名建筑师Javier Senosiain在墨西哥城的家,设计师将建筑与生态概念相融合。   从原始时期的环境汲取灵感,模仿了动物的庇护所和洞穴居住的氛围,就像早期人类或动物的庇护所一样,利用洞穴而不改变环境,建造一个像母亲怀抱一样温暖的避难空间。   形成 一个连续、宽阔而完整的空间:跟随人在空间居住时的活动节奏而设计,拥有自然的亮光和有机变化的形状。  
 
? Javier Senosiain  
 
  Javier Senosiain     Javier Senosiain       Javier Senosiain       Javier Senosiain  
03 沙丘美术馆  

OPEN事务所在阿那亚海边设计的沙丘美术馆,   以“洞穴”为原型,将一系列“洞穴”状的连续空间隐于沙石之下,使得建筑不仅可以形成美术馆丰富的功能空间,而且在形态上与自然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其建造体系中运用的一系列节能措施,也尽可能地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性。由植被和沙土覆盖的屋面,大大降低冬夏两季的能源负荷;各个朝向不同、大小不一的天窗为美术馆提供全天候的自然采光;低能耗、零排放的地源热泵系统代替传统空调,为艺术空间提供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

? 吴清山
  ? 吴清山  
? 吴清山  
? 吴清山

04  Swatch门店  

TAKK事务所为手表品牌Swatch打造的门店空间便是典型的洞穴风,   设计师将“地质”的概念引入店铺中,白色的凹凸起伏的墙壁,让人联想到溶洞里的钟乳石     店铺围绕中间的柱子组织出六个主要空间,通过开洞和凹进, 在墙壁上自然形成座位,顾客可以依据内部空间尺度,重新定义局部空间的使用方式。

?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05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艺术商店  

该艺术商店位于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内部,为了给游客创造一个独特的空间体验,设计师以“洞穴”为灵感。   内部的特点是高耸的木墙,从堆叠的木质轮廓中形成一系列洞穴外壳。   它的有机形式呼应了设计师将自然带回建筑的愿景,通过设计   建立了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愿景  

  ? Tom Ferguson Photography     ? Tom Ferguson Photography     ? Tom Ferguson Photography     ? Tom Ferguson Photography

06    乡村“窑洞”民宿

Cuevas del Pino项目位于莫雷纳山脉的丘陵地带中。在这里,砂屑石灰岩形成微微倾斜的地势,地层展现出了当地丰富的地质构成,数量繁多的山洞一直被当地居民用作农具储藏间或畜棚。设计师直接将这些洞穴被重新修建成了乡村住房, 产生了现在岩洞居住空间, 以满足新的需求。

  David Vico

David Vico

David Vico

David Vico



结语  

自然是人类建造房屋最好的老师,我们从自然中获取材料,又从自然中汲取灵感。

洞穴   作为最早的人类居所,它不但为人类提供了庇护,还为人类建造自己的房屋提供了参照。

在人类社会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洞穴的探寻与模仿并没有停止。

对于 在横平竖直的格子间里待太久的我们,也许   渴望 能回归自然,回归一种相对原始的生存状态   。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

2161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广东省2022年公投市场,施工十强排行榜!(下)

导读 接下来建筑业或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波动状态,大型建筑央企正在通过兼并、重组、扩张牢牢占据行业龙头地位,地方建筑国企、优秀建筑民企也纷纷转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