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琨等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没有明显改善,过量掺加粉煤灰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冻和抗渗性能。由于粉煤灰掺量、含气量、水胶比等试验条件的不同,目前针对粉煤灰及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为进一步明确粉煤灰及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作用,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研究了混凝土水胶比、含气量、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1试验内容与方法
1.1原材料
1)水泥:采用P.O42.5水泥,具体性能指标见表1。
2)粉煤灰:采Ⅱ级粉煤灰,需水量比为101%,细度为21.7%,烧失量为7.9%,活性为74%。
3)砂:采用规格为0mm~4.75mm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8,含石粉的量为6.0%,含泥块的量为0.2%,压碎指标为22%。
4)碎石:采用4.75mm~19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含量(质量分数)为4%,压碎值为18.2%,含泥量为0.8%。
5)外加剂:采用减水率为30%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1.2混凝土试验配合比
为研究混凝土强度、含气量、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混凝土水胶比(质量比)的范围选择0.32~0.42,含气量范围控制为2%~6%,粉煤灰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40%,混凝土坍落度设计为180mm~220mm。混凝土试验配合比具体如表2所示。混凝土中的含气量通过外加剂中的引气组分调整,使得外加剂掺量在2%左右时,混凝土含气量可以在1.8%~2.2%的范围内;当混凝土需要较高的含气量时,通过单独添加引气剂使其含气量接近控制值后开展相关试验。
1.3试验方法
1)含气量测定:根据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开展混凝土含气量试验,混凝土搅拌均匀后装入CA-3含气量测定仪进行含气量值测定。
2)冻融测试方法:根据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中快冻法采用TDRK9(整体式)冻融试验机开展抗冻试验,试样经标准养护24d再放入清水浸泡4d后开展初始质量与动弹性模量测量,然后每冻融循环25次开展一次试样质量与动弹性模量的测量。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
根据表2混凝土抗冻试验配合比开展相关试验,混凝土工作性能、含气量及抗压强度如表3所示。
由表2及表3可知,配制的各组混凝土坍落度为180mm~220mm,扩展度为500mm~555mm;混凝土拌合物状态黏聚性较好,无泌水与离析情况出现,工作性能良好。A-1~A-5混凝土粉煤灰掺量均为其胶凝材料总量的20%,随着水胶比的增加混凝土3d~56d抗压强度逐渐最低。B-1~B-5混凝土水胶比(质量比)均为0.36,所用原材料均相同,当含气量由2%左右增加到6%时,由于混凝土中引入了大量均匀、密闭的微小气泡,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动性,所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扩展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含气量的增加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有效受力面积下降、抗压强度降低,其中B-5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比B-1降低12MPa,B-5混凝土的56d抗压强度比B-1降低15.5MPa。由C-1~C-5可知,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扩展度有所增加,由于粉煤灰的滚珠效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但是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著降低,C-5的28d抗压强度比C-1的28d抗压强度降低15.9MPa,C-5的56d抗压强度比C-1的56d抗压强度降低20.8MPa。
2.2水胶比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A-1~A-5混凝土水胶比(质量比)由0.32逐渐增大至0.42,含气量控制在2%左右。由表3及图1可知,A-1~A-5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由64.8MPa逐渐降低至43.9MPa,而混凝土的抗冻等级也由F250降低至F100,混凝土水胶比越低、抗压强度越高其抗冻等级也越高。由于水胶比越大,混凝土中用水量越多,水参与胶凝材料水化或蒸发后留在混凝土中毛细孔或孔隙的概率越大,一方面会造成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冻融循环的进行,水通过毛细孔及孔隙逐渐向混凝土中渗入,进入混凝土内部的水受冻后体积膨胀而对混凝土产生应力破坏,在冻融循环的反复作用下,造成混凝土动弹性模量下降、表层剥落及质量降低。混凝土水胶比越低,其内部越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也越高;一方面由于混凝土密实水通过毛细孔或孔隙进入混凝土的难度变大,另一方面由于低水胶比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抵抗水冻胀后产生膨胀应力的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破坏。因此,在粉煤灰掺加比例及含气量相同的情况下,水胶比低、强度高的混凝土比水胶比大、强度低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冻性能。
2.3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以0.36水胶比(质量比)的混凝土开展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的试验,混凝土含气量分别控制在2%依次增加至6%。由表3可知,随着B-1~B-5含气量的增加,B-1~B-5的3d~56d龄期抗压强度都有所下降,其中B-5的28d抗压强度比B-1下降了12MPa。由于在相同配合比及原材料条件下,新拌混凝土含气量越高,其内部存在更多的均匀球形气泡,这些气泡的存在增大了混凝土的孔隙率,有效承载力截面减少,引起了混凝土强度的降低,随着气泡数量的增多,混凝土强度损失越多,并且在受力时孔隙附近应力集中,给混凝土强度造成了不同损失。
由图2可知,B-1~B-5随着混凝土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逐渐变好,当含气量为6.1%时,粉煤灰掺量为20%的B-5混凝土抗冻循环次数可以达到400次。这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中引入大量稳定的微小而密闭的气泡,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毛细孔或孔隙的形成;同时在负温条件下,这些微小而密闭的气泡对水变成冰而产生的膨胀应力有一定的缓冲与消减作用,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配合比及原材料条件下,含气量越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越好,抗剥蚀能力也越强。
2.4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以0.36水胶比(质量比)的混凝土开展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的试验,粉煤灰掺量分别取胶凝材料质量的0%逐步增加至40%。
由表3及图3可知,C1~C5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3d~56d龄期抗压强度均有所降低,抗冻性下降。这主要由于当粉煤灰加入混凝土当中后,二次水化速率较慢,影响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速率,同时降低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其中28d抗压强度C-5比C-1降低15.9MPa,使混凝土抵抗受冻破坏能力降低,因此粉煤灰掺量达胶凝材料质量的40%时,混凝土抗冻等级仅能达F50;另外,混凝土含气量为2%左右时,引入混凝土中微小而密闭的气泡数量较少,在冻融循环时对水变成冰而产生的膨胀应力的缓冲与消减作用较弱,因此,在混凝土水胶比为0.36、含气量为2%时,混凝土抗冻性能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
3结论
1)在粉煤灰掺量为20%及含气量为2%的条件下,混凝土抗冻性能随着水胶比(质量比)的增加而降低,当水胶比(质量比)为0.32时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最高、抗冻性能最优,抗冻等级可达F250。
2)在混凝土水胶比(质量比)为0.36、粉煤灰掺量为20%的条件下,当混凝土含气量由1.8%增加至6.1%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含气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含气量为6.1%的混凝土比含气量为1.8%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降低了12MPa,但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显著改善,当含气量为6.1%时,混凝土抗冻等级可达F400。
3)在混凝土水胶比(质量比)为0.36、含气量为2%时,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抗冻性变差,当粉煤灰掺量为40%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差、抗冻等级仅为F50,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优、抗冻等级可达F200。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知识点:混凝土抗冻性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6人已点赞
分享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140.2 万条内容 · 214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浅谈混凝土试件强度能否作为界定混凝土质量责任的依据0 引言 预拌混凝土的出厂是半成品,后续经过运输、施工方的浇筑、养护,才能完成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众所周知,混凝土出厂后,它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凝结、硬化过程,其中的凝结也就是混凝土由流动性变成无流动性的过程,分为初凝和终凝,终凝就是完全失去流动性,混凝土才开始产生强度;硬化,就是混凝土终凝后的延续,水化在继续进行,强度也逐渐加大,直至达到设计强度,那就彻底硬化了。由于预拌混凝土具有质量动态变化及长期性、后滞性的特点,必然导致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供方和施工方都存在影响质量的因素,硬化后混凝土若出现质量问题,责任的界定就需要多方面的了解和调查,需要双方证据、依据来支撑。本文仅谈质量问题中的强度问题,就能否用混凝土试件强度作为界定混凝土质量责任的依据,谈一下个人看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