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公装设计 \ 苏州金狮产业园改造

苏州金狮产业园改造

发布于:2022-10-10 10:07:10 来自:装修设计/公装设计 [复制转发]
   

 
空间改造,城市针灸: 如同细胞一样,逐步替换,以点逐步辐射周边区域,形成城市空间的综合更新,城市更新是持续不断的,但也应是小规模渐进的,城市不是破旧立新,而是推陈出新,在持续的城市更新中得以延续并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城市从而得到持续不断的生命活力。
 



场地解读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学堂文化从古至今在苏州占据重要位置。苏州中学是其最杰出的代表。前身是世界上建校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至今已有951年。

  ▲园区插画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项目选址位于苏州市姑苏古城区金狮河沿45号,产业园东面毗邻主干道人民路,地铁四号线三元坊站,南面书院巷,北侧道前街,周边校园气息浓厚,包括历史悠久的苏州中学等,展现苏州从古至今的文脉精神。场地总用地面积为15490㎡,总建筑面积18710㎡。



前世今生

1953年铁道学院搬迁至此,改称为上海铁路管理局职工学校,1983年改称为苏州铁路机械学校,2000年后形成金狮创艺文化园,自成立后金狮创艺文化园不断探索姑苏区文化新经济产业园运营创新模式和标准,成为姑苏优质文化要素和文化新经济企业“专业孵化基地”。

2018年,金狮创艺文化园获得“国家文化新经济开发标准试验基地”称号。而如今将以苏州市首家“校园文化”主题园区——金狮“校園裏”创艺文化园的全新形象向公众开放。

  ▲场地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重重矛盾

城市衔接性弱:金狮产业园位于道前街分支出来的次要道路,街道狭窄,周边多住宅楼和办公楼,公共空间开放性较差,缺少城市共享的空间,因此与城市衔接性较弱。

街道空间封闭孤立:园区沿街底层多为商业办公,街道界面较为封闭,园区内建筑较为分散,造成园区内空间分割离散。

  ▲场地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空间结构性差:园区沿街底层多为商业办公,价值空间使用率低,场地较为封闭,且道路狭窄,入口人车混流,容易造成人车拥堵,交通不畅。

  ▲场地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改造策略

针对原始建筑进行外立面改建及局部加建,通过局部加建将分散建筑连接成一个整体,对园区内办公大楼建筑外墙立面进行设计提升,增加现代化气息,景观部分新增活动空间,使建筑与自然协调共存。

  ▲改造策略动图示意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入口门廊:面对社区

园区原有场地是四面封闭的状态,行人只能通过2个狭窄的入口进入。设计拆除了原有面对当地社区的一层平房,通过草坪和构筑物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入口空间。在苏式构件下的开放性草坪提供了未来各种运营活动的空间。同时连廊与街道相连提高入口辨识度,同时两廊面向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为城市居民提供短暂休憩的场所。

  ▲门廊示意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1#楼:记忆与改造并存

作为一个典型的办公楼类型,改造在新与旧之间尽量取得平衡。通过轻量化的外围护材料作为主要改造用材,包括:穿孔金属板,鱼鳞网,磨砂玻璃等。保留原始结构的记忆感,同时利用原始结构的基础上具有策略性的布置二次结构。具有时代印记的装饰元素也已保留的方式与新材料共存。建筑原结构保留,将外走廊做半封闭处理,加入钢结构框架,底层打开形成商业空间,采用四段式改造(现代化窗框、底层商铺统一、大开间景窗)加强建筑整体感。


  ▲1#楼改造示意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2#楼:姑苏风貌转译

2号楼位于园区转角位置,与周边低矮的传统苏式住区衔接,因此设计在风貌上有较多需求。设计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形式结合木色杆件形成传统的苏式建筑的当代转译,同时通过一层的镂空砖块打破整体体块。建筑一层为对外的店铺,二层为办公空间。

  ▲2#楼改造示意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3#楼:修旧如旧  

3号楼位于整个园区的核心位置,作为一个历史建筑被大树环绕。设计采用修旧如旧的策略,最大化的保留原有建筑的材质,特点和爬藤。主要通过加固和修缮的方式进行更新改造。场地上的大树被尽可能保留下来。作为整个园区的核心建筑,红楼为整个园区增加了历史底蕴的同时,也展现新旧并置的城市更新场景。

  ▲3#楼改造示意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4#楼:雕塑感与大开窗

4号楼位于园区内部,体量较为庞大。设计利用原有建筑的特点,保留了大开窗的特点,与其他建筑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同时采用穿孔板等轻质的材质实现轻盈的效果。

  ▲4#楼改造示意




姑苏会:微更新主导的园林改造

园区内部的姑苏园区保留较好的园林特质,基于经费与时间的考虑,采用微更新的改造策略,通过局部植入和梳理的绿植,小品及构件,在保留原有苏式园林韵味的同时,对环境进行提升。




总结:再创园区梦

通过打造文化引领、绿色为先、科技推动、产融育商、和谐共生的高品质城市空间,探索名城商务产业经济综合体模型。由点到面,提升古城空间品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拉动区域消费、提升区域产值,搭建产业转型引导平台,向产业、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转型。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模式,引领产业园发展方向,树立产业经济发展新标杆。



▲园区总平图 ?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1#楼立面图纸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2#楼立面图纸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产权单位: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产业园运营:苏州市沧浪科技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主创设计师:张海翱,李迪,徐航      
建筑设计团队:姚奇炜、王竟闯,潘文琪,渠基建,杨亚东,段依林,马丽宝      
撰文:徐航,潘文琪,张明蕙,吴昌龙      
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      
建筑摄影:章鱼见筑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装设计

返回版块

8.03 万条内容 · 20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国内办公室太LOW?那是因为你没见过科技巨头的办公室

进入国内各大互联网、科技大厂工作是很多人的梦想吧,就连小编每次看见都心动不已(虽然几乎不可能)。而这些大厂吸引大家的不仅是机会和待遇,他们的办公环境也实在是让人心动不已。比如华为武汉研发中心,居然连食堂的设计都那么优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