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建筑给排水 \ 室外雨污水管线条文分析:管顶平接、覆土要求、管道坡度

室外雨污水管线条文分析:管顶平接、覆土要求、管道坡度

发布于:2022-10-09 10:06:09 来自: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 [复制转发]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5-2019

 


1





4.10.2   小区生活排水管道 最小埋地敷设深度 应根据道路的行车等级、管材受压强度、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小区干道和小区组团道路下的生活排水管道,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0m;

    2  生活排水管道埋设深度不得高于土壤冰冻线以上0.15m,且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30m;当采用埋地塑料管道时,排出管埋设深度可不高于土壤冰冻线以上0.50m。

条文:

    本条第2款系根据寒冷地带工程运行经验,可减少管道埋深,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埋地塑料排水管的基础是砂垫层,属柔性基础,具有抗冻性能。另外,塑料排水管具有保温性能,建筑排出管排水温度接近室温,在坡降0.5m的管段内排水不会结冻。


4.10.3   室外生活排水管道检查井 井距

管 径(mm)
最大间距(m)
160(150)
≤30
≥200(≥200)
≤40
315(300)
≤50

4.10.4   检查井生活排水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得小于90°;当排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且跌落差大于0.3m时,可不受角度的限制;
    2  室外排水管除有水流跌落差以外, 管顶宜平接
    3  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接户管管顶标高 
    4  小区排出管与市政管渠衔接处,排出管的设计水位不应低于市政管渠的设计水位。
条文:
    本条第1款规定摘自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4.10.7   小区室外埋地生活排水管道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宜按表 4. 10. 7 确定。生活污水单独排至化粪池的室外生活污水接户管道当管径为160mm时.最小设计坡度宜为 0.01~0.012 当管径为 200mm 时.最小设计坡度宜为 0.010。

表4.10.7  小区室外生活排水管道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
管 别
   
最小管径(mm)
   
最小设计坡度
   
最大设计充满度
   
接户管支管
   
160(150)    
0.005
   
0.5
   
干管
   
200(200)    
0.004
   
≥315(300)    
0.003
   
注:接户管管径不得小于建筑物排出管管径。

5.3.6   小区雨水管道 最小埋地敷设深度 应根据道路的行车等级、管材受压强度、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小区干道和小区组团道路下的管道,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0m;
    2  当冬季管道内不会贮留水时,雨水管道可埋设在冰冻层内。
条文:
    寒冷地区,冬季下雪,埋地雨水管道为空管,只有在冬春转换季节气温在0℃以上时才会出现融雪水,此时节结冻土也逐渐消融解冻,不存在雨水管道结冻损害或塞流。当雨水管道埋设在冰冻层内时,应注意采用耐冻的管材及连接方式。

5.3.7   雨水检查井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雨水管、雨水沟管径、坡度、流向改变时,应设雨水检查井连接;
    2  雨水管在检查井连接,除有水流跌落差以外, 宜采取管顶平接
    3  连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得小于90°;当雨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且跌落差大于0.3m时,可不受角度的限制;
    4  小区排出管与市政管道连接时,小区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市政管道的管顶标高;
    5  雨水管道向景观水体、河道排水时,管内水位不宜低于水体的设计水位。
条文:
    小区雨水管道由于管径不大,为便于计算均以管顶平接,小区雨水管排入天然水体宜采用水面平接。雨水管道向河道排水时,应有主管部门的认可。

5.3.8   雨水检查井的最大间距:
管 径(mm)
   
最大间距(m)
   
160(150)
   
30
   
200~315(200~300)
   
40
   
400(400)
   
50
   
≥500(≥500)
   
70
   
条文:
       建筑小区埋地雨水管道,由塑料排水管替代混凝土管。埋地塑料管中有内径系列和外径系列之分。检查井之间最大间距系摘自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有关条文。

5.3.17   小区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和横管的最小设计坡度:
管 别
   
最小管径(mm)
   
横管最小设计坡度
   
小区建筑物周围雨水接户管
   
200(200)    
0.0030
   
小区道路下干管、支管
   
315(300)    
0.0015
   
建筑物周围明沟雨水口的连接管
   
315(300)    
0.0100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4-2021

 


2





5.2.10   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和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管道类别
最小管径(mm) 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污水管、合流管
300
0.003
雨水管
300

塑料管0.002,

其他管0.003

雨水口连接管
200
0.010
压力输泥管
150
-
重力输泥管
200
0.010
条文:
       随着城镇建设发展,街道楼房增多,排水量增大,应适当增大最小管径,并提高最小设计坡度。取消化粪池的地区,有条件的应适当放大管径,提高坡度,加强养护,避免淤积。常用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可按设计充满度下不淤流速控制,当管道坡度不能满足不淤流速要求时,应有防淤、清淤措施。通常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见下表。


常用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钢筋混凝土管非满流)

管 径(mm)
最小设计坡度
400
0.0015
500
0.0012
600
0.0010
800
0.0008
1000
0.0006
1200
0.0006
1400
0.0005
1500
0.0005
5.3.1   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应采用 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
条文:
    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可便利施工,但可能增加管道埋深;采用管道内按设计水面平接,可减少埋深,但施工不便,易发生误差。 设计时应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5.3.7   管顶 最小覆土深度 应根据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冰冻深度和土壤性质等条件,结合当地埋管经验确定:人行道下宜为0.6m,车行道下宜为0.7m。管顶最大覆土深度超过相应管材承受规定值或最小覆土深度小于规定值时,应采用结构加强管材或采用结构加强措施。
条文:
    一般情况下,宜执行最小覆土深度的规定:人行道下0.6m,车行道下0.7m,同时应考虑街坊排水的接入要求。不能执行上述规定时,应对管道采取加固措施。
    在上海市,为了降低管道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加快管道施工,回填后进行结构层压实时,多采用机械夯实。考虑到道路结构层施工时对管道的影响,管道敷设在道路结构层以下并与结构层保持一定距离,可有效保护管道安全。因此上海市地方标准规定,管顶覆土从道路结构层以下再增加0.5m,即管道外顶面至道路结构层下边缘的距离保持在0.5m,再加上道路结构层至路面的距离(约0.7m),管道整体覆土深度在1.2m。综合考虑地块接入需要和管道敷设经济因素,一般市政道路下排水管道起点覆土深度在1.2m~2.5m。

5.3.8   冰冻地区的排水管道宜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当该地区或条件相似地区有浅埋经验或采取相应措施时,也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其浅埋数值应根据该地区经验确定,但应保证排水管道安全运行。
条文:

    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埋设在冰冻线以下,有利于安全运行。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这样,可节省投资,但增加了运行风险,应综合比较确定。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建筑给排水

返回版块

47.24 万条内容 · 129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请教一下阀门材质是按照阀体材质还是按照阀芯材质?

例如不锈钢阀体,铜阀芯,那么这个阀门是钢制阀门还是铜制阀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