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森上建筑设计
骑力村是当代江浙农村中最为普通、也是最为典型的,在这里几乎可以看的到所有江浙乡野的缩影:地势平坦,广袤的稻田,零散的沿街商铺和新农村居民点,河边有些老街坊,规模不大,随着新农村建设或多或少留下了时代中发展与变革的痕迹。
项目位于桐乡高桥街道骑力村村口,由一栋90年代的中小学校舍改建而成,曾经作为厂房使用过一段时期。这座单廊式的三层板楼平平无奇,虽没有江浙传统古建的飞檐与木作,但作为一个中国普通乡村街角的建筑,在三十年的变迁中,这栋建筑与村子和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改造后的空间将承担更多的角色与责任:村委办公将从街角对面搬迁至此,原教学楼用作村委办公的主楼,车棚变成了村史长廊,操场成为了村民活动广场,乡村书屋的引入则提供了新的学习场所。竣工后的党群中心使得这座建筑完成了角色的重塑,再次成为了村口文化生活的集聚地。
原操场的使用是改建党群中心重要的一部分,破除封闭的界限并塑造成开放式的村委大院有助于此处成为骑力村文化生活的集聚地,同时赋予了传统村落村口集聚闲憩的属性。这种更接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尺度与状态给人们带来更多亲近的氛围,成为村里干部与村民共同参与互动并拉近彼此距离的公共活动空间。院落两侧设有大面积的风雨长廊,形成了弹性空间,创造了更多的休闲文化活动场所。
书屋的建造在空间布局上摆脱了呆板的一字型建筑形态,使建筑组团具有围合性。架空式的设置让书屋尽可能不去占据公共广场空间,保持底层广场的开放性与自由度。
项目改建时多回收和利用当地的旧材料,力求保证传统的建造感:混凝土浇筑的长廊,水泥砖砌筑的围挡,老青砖与红砖铺贴的展墙,不加粉饰,皆体现出乡村的建造工艺。
在一层公共空间中,就地取材,利用周边村落回收的老砖进行砌筑,形成展墙与围墙。二三层则由空心水泥砖通过两组模数,以错缝的方式砌筑。由于实体进深的不同,在立面上形成微妙的光影,并保证室内走廊避免了阳光的直射,在其间穿梭的人群也能感受水泥砖光影变化所带来的温和氛围。
end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骑力村是当代江浙农村中最为普通、也是最为典型的,在这里几乎可以看的到所有江浙乡野的缩影:地势平坦,广袤的稻田,零散的沿街商铺和新农村居民点,河边有些老街坊,规模不大,随着新农村建设或多或少留下了时代中发展与变革的痕迹。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