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堰画乡,深藏着一座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它没有都江堰的雄伟壮观,没有郑国渠的声名远扬,鲜为人知的背后却深藏着多项为世界水利发展史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建造和管理技术,历经千年依然保障着浙西南最大的粮仓“碧湖盆地”的风调雨顺,旱涝保收。
拱形是水利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拦水坝建筑结构,国外最早的拱坝为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而始创于公元505年的通济堰比它们的历史要早1000多年。
通济堰石函,始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由时任知县王褆按邑人叶秉心的建议,在通济堰渠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引水桥,俗称“三洞桥”。桥体把泉坑水从桥面上通过,进入瓯江,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避免了坑水的沙石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充分显示了当时设计、建筑的高超水平,比德国人花了整整一个多世纪于2003年10月建成的马格德堡水桥(Magdeburg Water Bridge)早了近900年。
通济堰自创建以来,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历代处州府官员均为通济堰的扩建、修缮和管理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一套自成系统且完整的维护管理方法,保存在通济堰詹南二司马祠(又称龙庙)内。现存的16块碑刻中,以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处州太守范大成于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首立的堰规二十条最为珍贵。堰规内容完备、科学,沿用至今,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田水利法规之一;碑文撰写、书写都出自范成大之手,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通济堰的前世今生
詹、南始建拱形木坝
原丽水县(今莲都区)地处瓯江中游,古为处州府首县。瓯江自龙泉流经云和,在大港头与松荫溪汇合后,形成美丽富饶的瓯江水域景观。
《通济堰志》载:堰筑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由詹、南司马合力始建。围堰之时,山洪频发,溪水暴涨,詹、南司马多次筑坝未成。后经老者指点,从蛇穿行过溪的观察中受到启发,即选定松荫溪堰头村与大港头瓯江汇合口上游较近处拦截溪水,采用条木构筑长约27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
由于拱形大坝能将坝体中心的负荷分移到坝的两端,从而减轻了坝体中心的洪流冲力,洪水暴涨时,恰好又受到瓯江回流的自然回旋作用,减弱了洪水对大坝的压力,增强了大坝的抗力,使坝体坚如盘石,历经千年而不垮。
大坝建成后,詹、南司马带领民工开筑进水总闸,主渠道自大坝起,纵贯新合、碧湖、石牛,全长约22.5公里。开初只能灌溉沿渠少量农田,而碧湖平原的大部分农田仍灌溉不到堰水。
詹、南司马深思苦想,仍找不到好办法。一天,他们见一少年用篱竹引水浇灌蔬菜,从中得到启发,遂决定从主干渠分凿出321条支、毛渠,分为48派在支渠上建72座水闸,进行分流调节。各支渠利用尾闸拦蓄余水,并开挖许多湖塘支渠相通,加以储蓄利水,以备旱时之用。形成了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网,灌溉碧湖平原农田2万多亩。
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汶上赵学老分宰县市说“深羡堰利民甚博也,赐名通济以美之。”并根据竹枝状水利网绘制《丽西通济堰图》碑,这就是现存于龙庙年代最早的通济堰灌溉体系图。
王褆首创立交引水桥
通济堰建成后,距主渠道进水闸约300米处,有一条大坑,横穿主渠道。每当山洪爆发,大量砂石淤塞主渠道,每年需上万民工清淤,当地百姓不堪重负。初年(公元1111年),丽水县令王褆采纳了学官叶秉心建造以石函引水桥的建议,组织民工从五十里外运来坚石,造了两座高约2.5米,宽约1米的桥墩。上面再用条石板铺成引水桥面,长11米,宽16余米,两侧建挡水枋约2米。由于两座桥墩将渠道隔成三洞流过,引水桥俗称为“三洞桥”。
石函引水桥建成后,山坑水可直接引出注入大溪,渠水则从桥下流过。从此坑水与渠水各不相犯,避免了山坑水砂石淤塞渠道,再也不要用民工去疏决。石函引水桥的两个侧面挡水枋,原为木质结构,容易腐烂与漂走。五十年后,进士刘嘉易木为石,又熔铁水加以固定,使三洞桥历八百多年仍保留原始风貌。石函引水桥北端,还造有一条跨越山坑的路桥。这座用条石砌就的路桥,正处古代遂昌和松阳通府、通省、通京的古驿道上。路桥行人,石函引水,下流渠水,构成水上三层“立交”工程。
范成大制定通济堰规
通济堰虽能拦洪引水灌田,造福一方百姓,但时有崩塌损坏,因而历代不断防护维修。这里特别要提到南宋杰出文学家范成大,任职处州期间复通济堰,并制定《通济堰规》。
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范成大在处州的实际任职只有八个月光景。任期虽短,但范成大为百姓办的实事甚多:创义役,养弃儿,免丁钱,设义仓,建浮桥。而他干的最大一件善事,则是修复通济堰。他带领民众伐木壅流,循溪迭岸,置闸启闭,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将堰修成。
他考虑相当周全,在离任前,首先于堰西侧重立詹、南庙,俗称“龙庙”,让当地百姓在此缅怀詹、南司马造堰惠民的丰功伟绩,农历六月初一举行祭祀朝拜。其次作《通济堰记》,专门制订《通济堰规》二十条,对通济堰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用水制度、堰资使用,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通济堰管理史上首创的系统堰规。内容之周详,沿用时间之长久,在我国水利史上尚属罕见。后代虽有新规补充,但终未脱旧制。
由于经常修葺,碧湖一带百姓世世代代“蒙其利”,成为丽水的主要粮仓。范成大在处州任上宦绩卓著,修堰、造桥、立规、建莲都堂、莺花亭,在历代的处州官史中,政绩最为卓著。因此,处州百姓十分怀念他,将他列入名宦祠,每年禋祀。
何澹为图久远筑石坝
通济堰的拱形拦洪大坝,自南朝梁天监四年始筑南宋嘉泰四年的七百年间,一直是条木结构。用条木筑坝,就地取材,搬运方便,但容易腐朽,“为图久远,不费修筑”,郡人何澹将条木大坝改成为块石砌筑的大坝。
何澹,处州龙泉人,一生仕途通达,官高至副宰相。但他为官不择手段,宦途劣迹斑斑。晚年有韬晦之意,奉祠闲居,想做些善事以弥补过失。疏浚通济堰,正是他的善举之一。他因任过枢密院事和参知政事,遂奏请朝廷调兵三千,并请来石匠,进山开崖取石做坝。
当坝正要合拢,溪水突然暴涨,已筑的石坝被大段大段地冲垮。虽返工多次,仍然无法将坝合拢,原来坝基有泉水。善水性青年穆龙自告奋勇,带一袋砻糠,冒寒潜水探明泉涌的洞穴,让民伕在砻糠漂浮处倾倒大石。穆龙因此献出宝贵的生命,石坝终于合拢了。
为使石坝为一体,坚固不催,何澹又采纳老农的建议,在岸边造起三十六座铁炉,用铁炉熔化的铁水浇灌石坝缝隙。石坝经铁水浇灌,凝成一体,任凭洪水冲撞,仍岿然不动。后人为纪念穆龙的献身精神,将铁水石坝取名为“穆龙坝”,并在詹、南司马庙前塑了一尊穆龙像,供后人瞻仰膜拜。
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腊月,何澹因感寒疾卒与处州丽水县,享年七十四岁。墓地营建在保定凤凰山。墓园早年被盗掘,石马、石将军已移至万象山,供游人观赏。何澹改木坝为石坝,功不可没,当地百姓至今念念不忘。
至今屹立在松荫溪的通济堰石坝,全长275米,呈不规则弧形,大坝底宽25米,高2.5米。坝体设有陡门和坝门,陡门用以排沙,坝门开闸可以通船。后代虽经多次修复,都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保留南宋开禧时的坝体原貌。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视通济堰为农业生产命脉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保护好通济堰,政府部门专门制定《通济堰文物保护规划》,重点保护拱形大坝、主渠道、石函、文昌阁、护岸古樟、历代碑刻及镇水石牛、风台概、石刺概等,重新整修堰坝、通济闸、主渠道,复建詹、南司马庙。经全面治理,通济堰周边环境风貌焕然一新。2001年,通济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丽水通济堰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28.27 万条内容 · 366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