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目标, 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基本一致。
规划和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2020年,《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印发实施,在长江、黄河、海岸带等布局了9大工程、47项重点工程;2016年以来探索实施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25个,有效解决了生态退化问题;有序开展长江、黄河、京津冀及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将治理修复矿点近9000个、面积约2.5万公顷,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发挥示范作用,积累实践经验。
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高了林草碳汇能力。 全面完成国土绿化“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6%,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完整,对于固碳释氧、缓冲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探索开展低碳土地整治,增强减排固碳能力。 开展了土地整治全过程碳收支评价,研发了低碳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构建了低碳土地整治全过程碳收支计量技术体系,土地整治、露天煤矿复垦中的田间道路、排土场、土壤和植被碳库等工程减排固碳效果明显。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增强了蓝色碳汇能力。 “十三五”期间,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全国整治修复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提升了红树林、海草床等海洋生物与固碳能力,增强了海洋作为地球系统中最大碳库的碳汇作用。
实现碳中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所谓碳中和,也就是人类经济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2015年,195个国家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提出了更具雄心的温升控制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以实现将全球地表温度相对于工业革命前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且各缔约方还达成共识,争取实现1.5℃的温控目标。
我国碳排放量大,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压力巨大。以德国、法国、英国等为代表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碳达峰,以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为代表的国家在2007年左右碳达峰,这些发达国家实现碳中和分别需要70年、45年左右的过渡期,而我国计划从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窗口期仅为30年,明显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迄今为止各缔约方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承诺。
生态修复将助力碳中和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危与机并存,任重道远。未来一段时间,要坚持系统观念,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节能减排、固碳增汇等系统性工作, 一方面,依靠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主要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与创新,做好能源结构调整、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物质燃料、海洋脱碳工程等低碳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应用 ; 另一方面,挖潜土壤、植被、海洋等碳库的碳汇作用与固碳能力,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低碳土地整治、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蓝色海洋保护修复等工作,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减排增汇二者对于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立足自然地理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紧密结合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格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尊重自然地理地带性、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落实三类空间管控边界,守住自然生态系统安全边界,坚持近自然恢复原则,统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固碳释氧、减排增汇的能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水平。
规划引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要体现绿色复苏、低碳转型理念;强化国土空间和用途管制,探索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划定并严守“三条控制线”,建立完善海洋“两空间内部一红线”制度,倡导低碳节能产业用地转型、低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全面提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综合利用效率,提升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系统部署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海岸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修复任务,促进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对碳循环的正效应;统筹推进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自然和人工等综合性治理措施,协同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能源结构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等相关目标任务,不断提升节能减排和固碳增汇能力。
自然恢复为主,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要重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生态系统碳汇、固碳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借助自然的力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系统观念,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探索开展低碳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注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固碳的影响,加强蓝色海湾整治,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森林、草原、湿地、农田、荒漠等陆地生态系统和红树林、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加强科技支撑,增强生态系统监测评估能力。 针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机理认知、空间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定位等,构建面向碳中和的生态修复核心理论体系,加强退化土地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空间重构和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提升等关键技术攻关,逐步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基础理论、技术攻关、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全链条一体化;建设集遥感、雷达、地面站点等天空地协同一体化数据监测体系,完善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森林、草原、湿地、农田、荒漠、海洋等生态系统长期动态监测,丰富生态系统碳通量监测、碳循环模拟等内容,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碳排放监测、报告、核算体系,科学评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4.34 万条内容 · 20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林毅夫:关于乡村振兴的8个观点林毅夫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南南合作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2013年9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其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是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值得一看,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