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布置要点及常见误区

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布置要点及常见误区

发布于:2022-09-30 16:45:30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01

应设计为双向体系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应采用铰接。


例1 :如下图,未设计为双向体系,在水平地震下,布置KL1梁可以很好的约束柱节点,符合规范抗震延性概念。另原设计楼板对柱的约束弱,地震下柱边板将可能发生剪切破坏。

     

当因其他专业功能要求局部无法设置框架梁时,至少在板中设置暗梁,暗梁在框架柱端的箍筋应加密,纵筋要满足传递柱底弯矩要求。


例2 :如下图,对于托柱转换梁,宜在垂直托柱转换梁方向,于上层柱底布置楼层梁。

上层柱的柱底弯矩将传至托柱转换梁,宜在垂直托柱转换梁方向,于上层柱底布置楼层梁平衡柱底在转换梁平面外的弯矩,以避免托柱转换梁的承受过大的扭转作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0.2.8.9条规定,“托柱转换梁在转换层宜在托柱位置设置正交方向的框架梁或楼面梁。”


02

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设计的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多层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对于仅一个主轴方向的局部范围为单跨的框架结构,当多跨部分能承担50%的总剪力或倾覆力矩,可不作为单跨框架结构对待。


03

不应采用混合承重形式

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承重之混合形式。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突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04

不宜出现错层结构

框架结构不宜出现错层结构。当出现个别错层、夹层等情况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抗震验算和构造上采取加强措施。 常用处理方法建议:梁加腋或局部增加墙肢。

     
     

05

隔墙的布置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及隔墙宜选用轻质墙体。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如采用砌体填充墙,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


b、避免形成短柱;


c、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而造成的结构扭转。


在结构设计时,对于框架结构的砌体填充墙的布置,应予以充分的注意,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对建筑的不利布置应提出修改建议,例如:在可能时,将一部分砌体填充墙改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墙;将空心砖填充墙改为石膏板空心墙等等。


06

楼梯的布置

框架结构的楼梯设置应尽量减小其对平面规则性的影响,梯梁柱应有足够的抗震能力。梯板宜设计成下端可滑动支座,减小其对主体框架结构的影响,此时梯柱截面不应小于200mm×300mm,配筋按计算确定,且纵筋不应少于6D14,箍筋沿全高不应小于D10@100,当采用滑动支座时,地下室可不考虑。


楼梯未采用滑动支座时,设计中应考虑其可能对主体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考虑起整体抗震验算。梯板配筋宜双层双向,所有受力钢筋应有足够的抗震锚固长度。

07

不宜采用异形柱框架

不宜采用异形柱框架。如采用宜适当设置剪力墙,形成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

08

少层大跨度梁

层数较少梁跨较大的框架结构宜从严控制轴压比,限值宜比规范要求降低0.05,且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宜按规范数值增大0.02采用。对梁跨特别大的框架结构,应对柱的抗弯承载力进行加强,并进行“强剪弱弯”复核。


这类结构梁截面较高柱截面往往较小,难以形成强柱弱架,应提高柱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和延性要求。

09

节点应简单

宜避免超过3个方向框架梁交于一点无法避免时应加强构造措施,确保梁柱节点强度与延性能满足抗震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a.梁纵筋宜拉通,梁中心线夹角≥150°时,梁纵筋弯折贯通;

b.主梁过多时,可以通过加次梁方式,错开梁柱节点;

c.超过3个方向梁与柱相交时,可在节点设置柱帽。梁箍筋加密区长度从柱帽边起算;柱帽满足刚性节点要求,高度不小于最大梁高+100mm,双向配筋,l满足柱节点核心区配箍率要求;

c.需考虑保护层增大的不利影响,核算各梁配筋。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5 万条内容 · 20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极简现代:办公立面设计

构成明尼阿波利斯政府区的历史悠久的花岗岩建筑提供了一种庄严但不透明的公民义务、参与度和透明度的建筑愿景。但是,如果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需要文体庄重,那么新的明尼阿波利斯公共服务大楼提供了一种现代的选择。“我们对明尼阿波利斯公共服务大楼的设计旨在颠覆城市设计的常规,”Michael S?rensen 解释道。 The historic, granite buildings that makeup Minneapolis’ Government District offer a stately yet opaque architectural vision of civic duty, engagement, and transparency. But i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parlante approach to civic design has required stylistic solemnity, the new Minneapolis Public Service building offers a contemporary alternative. “Our approach to the Minneapolis Public Service building aimed to flip the conventions of civic design,” explains Michael S?rensen.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