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地耕作培育植物的露天栽培与用人工容器培育植物的容器栽培,其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大地上的植物根系可向各处扩展。与此相反,容器栽培从准备上开始,对植物生长发育加以限制。乍看似乎容器栽培的缺点很,但是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而且容器栽培也有独到之处。
容器栽培可以选择最适的土壤
容器栽培除了在附近农家旱田取土外,基本是从园艺店购入,因此可以选择最适于栽培植物的用土。
随时可以轻松种植
与露地栽培相比,容器栽培的栽培规模小,能目视全体,利于管理。容器栽培一两个容器,立支柱、盖塑料布管理也不太费事,完全能独立轻松完成。
能简单地改变环境
在自然条件不能改变的条件,有的在容器栽培中很容易实现。例如当阳光强、雨或风大时,可以把整个容器搬至房檐下或室内躲避。
容器大小
对那些生长高大且生育期较长的植物需要较大的容器,其目的是为了能使根充分扩展,长期供给养分。相反,浅根系或小型植物生长期较短,可以栽培在小型容器中。
容器的材质
素陶器:它由陶土经炼制而成,其盆壁面多孔,故以透水性与通气性良好见长,由于土中没有多余的水分残留,故能充分保证氧气供应。它虽然有土温变化较小的优点,但由于土壤易干,需要注意水分管理。
塑料制品:这是一种轻便而易于操作且美观价廉的容器,但有通气性与排水性不好,盆土温差较大的缺点,由于水分只能从土表蒸发,故必须注意不能浇水过量。另外还有老化后容易龟裂的缺点。
木制品:木制的桶和盆的通气性与排水性均好,用土温度变化也小,因而适于栽培。但没涂防腐剂的部位易于发霉腐烂。
土壤或介质
容器栽培首先必须从土入手。选择或配制适于栽培植物的好土是成功的第一步。好的用土有优良的保水性、排水性、通气性及保肥性等。
红壤:红褐色,土质粘重。筛选为大粒、中粒和小粒,称为红粒土,是制作混合土的基本土。
腐叶土:由落叶等腐败后而成的土,加入后可以提高通气、排水性与肥效,敷在表土有增温与保湿效果。
泥炭:由泥藓等腐植化而成的土,近于无菌,酸性强。能使土轻量化,提高保水性。
蛭石、珍珠岩:以天然岩石等为原料加工而成,无菌、比重轻,多用于覆土及提高通性性。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园林铺地的表现要素园林铺装的形式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通过质感、色彩、纹样和尺度的相互组合产生变化。 1.1质感 路面的铺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材料的质地给人们提供感受。在进行铺地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要做的粗犷些,应该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较为明显的材料,因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重、开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铺地可以较好的吸收光线,不显得耀眼。而在小空间则应该采用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致感给人轻巧、精致、柔和的感觉。因此,大面积的铺装宜选用粗质感的铺地材料,细微处、重点之处宜选用细质感的材料。在成都这样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里,东湖公园是人们放松心情的理想园地,经过了一天的繁忙之后,人们开始向往自然朴实的生活。麻面石料和灰色仿花岗岩铺面的园林小径,追求的是一种粗犷、稳定的感觉,而卵石的小道则让人感到舒畅、亲切。不同的素材创造了不同的美的效应。不同质地的材料在同一景观中出现,必须注意其调和性,恰当地运用相似及对比原理,组成统一和谐的园林景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家庭养植物必备学习技巧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