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居建筑无论是内外环境,还是它的装饰、形制、格局布置,都反映了及其强烈的地域文化特点。
本文就以“江南民居、徽州民居、西北民居、晋中民居、北京民居、客家民居、少数民族民居”这些较为常见民居简单介绍,比较其不同的建筑形态。
1
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的建筑特点
①选址上多临水而建。
②为了防潮防湿气,江南民居的墙一般较高大。
③一般为两层建筑,底层多为砖墙,二层为卧室。
④内部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
⑤屋顶结构比北方略显薄,墙底部多有瓦石。室内多铺有石板,厅堂内部,多用传统的罩、屏门等分隔。
⑥与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都是封闭式院落,但相对要紧凑一些。
⑦院落占地面积没有北方四合院占地大。
⑧为了便于通风采光,院墙多开漏窗。房屋前后也都开窗。
2
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最突出的特点
①是马头墙和青瓦马头墙。高大能把屋顶都遮挡起来,起到防火的作用。
②徽州民屋顶的处理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四水归堂是指大门在中轴线上。
③四水归堂是指在大门的中轴线上,正在为大厅,后面院内有二层楼房,四合房围成的小院称天井。目的是为了采光和排水。四面屋顶的水流入天井,称为“四水归堂”。
3
西北民居
西北民居是指中国黄河中上游一代的甘肃、陕西、山西等黄土高原上的建筑。最其特色的西北民居为因地制宜利用黄土层建造的独特住宅洞。
西北民居的建筑特点
①利用黄土建造的独特住宅——窑洞
②窑洞按照其外形分为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窑洞、下沉式窑洞。靠崖式窑洞分为靠山式和沿沟式两种;
③独立式窑洞又被称为箍窑是指利用地面的空间,用土坯和草泥或砖、石等垒成拱形的房屋顶部呈拱券形,窑洞的前方设有和暖窗夏。独立式窑洞院落中,一般只有主房是窑洞,窑洞顶上有小影墙两侧设有台阶可直达屋顶。厢房及倒座一般是单坡屋顶。
④下沉式窑洞又被称为地窖,是没有山坡、沟壑可以利用的地区较为常见的窑洞形式。做法是在平地上向下挖,先挖出一个地坑,形成一个向下沉的院落,然后利用的高度挖窑洞,四面都可以开凿窑洞。与平原上民居一样,下沉式窑洞有正房和偏房之分。窑洞内设有入口通向地面,供人进出窑洞。
4
晋中民居
晋中一带有许多北方传统民居合院形制的典型代表,最出名的是晋商们修建的豪宅大院。这些民居大多修建于清代,建筑规模较大,设计精巧,具有独特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
晋中民居的主要建筑特点
①晋中的民居建筑,以四合院居多,一般为砖木结构。
②砖墙多为清一色青砖(过去为砖夹土坯形式)。墙体厚实,院落中也多用青砖铺地。
③晋中民居的一大特点是单坡屋顶,不是人字形坡顶,墙体就是屋脊的高度。其次是院落纵深,即南北长,东西窄,与一般院落呈方形不同。
晋中一些大规模的民居建筑,如著名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院中有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层次分明。悬山顶、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代各异、可谓是晋中民居中的精华所在。
5
北京民居
①北方民居以北京民居为代表,其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就是北京四合院。
②北京四合院严格按照中轴线布局,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这一布局方式,严格遵循了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在房间的使用上,家庭成员从尊卑、长幼等进行分配。
③四合院多坐北朝南,最为常见的四合院为二进四合院,分内外两进院落组成。大门一般有门楼,一般开在院墙的东南、入大门迎面有影壁。
④影壁一般设在东厢房的山墙上,也有的是独立的影壁。⑤大门西边的房称倒座,一般不开窗,也有的开高窗。
⑥正对着垂花门几间“倒座”为客房,靠大门的一间多用作门房或供男仆居住。
⑦经过垂花门进入内院,内院的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北面有正房,三开间或五开间南房与北房一样,属倒坐的正房。正房两侧一般有比正房略矮、进深浅的耳房,耳房前有小院落。正房前东西两侧是房。内院四周有抄手。有的四合院的正房后面还有一排后罩房,当居室或用来储物。
6
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1980年出版的《辞海》解释客家道:“相传西当末水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徒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年(13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以及粵东、粵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別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面成为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
客家民居的特点
①客家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为土楼。
②土楼数量最多的是方形土楼,方形土楼规模庞大,土墙单面培的长度一般在2-50米之间,楼层一般为三到四层,最高可达五层半。
③在客家人聚居区最为常见的复杂方形土楼,是组合型的土楼,在方楼的门口,一般有组分土房或矮墙,将入口处围成前也有的在方楼内再建一组合院。方形土楼的瓦顶屋檐通常一样高,屋顶为悬山顶。木穿斗式结构。也有部分屋顶用九脊歇山顶。
④圆形土楼是在方形土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圆形为中心,环环相套,组成一个建筑群。
⑤圆形土楼按楼层高低和环数多少,大致可分为三个级别:大型圆楼是四层到六层的高度,大直径或三环、四环式结构;中型圆楼是三层或四层高度大直径或双环式结构;小型圆楼一般是单体三层,只有一个环形结构。也有的按土楼开间的大小进行划分。圆形土楼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外环部分股是一层为房或客厅,二层用来存储粮食和物品,三四层用来居住。内环有的修建有一图围房,正中间的位置为主体,突出祖堂的核心地位。
②客家另一独具特色的民居为围拢屋。
③围拢屋的整体造型看起来就像是个太极图,前方有一个半月形的池塘,后面为呈马蹄型的房舍建筑,二者之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平坦空地,被称为和坪供居民活动,收获的季节则用来晒粮食。在和坪和池塘之间,修建有一道或高或委的墙,称照墙。大门建在同拢屋的中轴线上,建筑由堂屋和横屋组成,多为单层,也有的为两层。从布局平面来石有单门楼二横式、双堂一横式、双堂横式、三堂二横式等起,有的四角设有角楼,称四角楼。后部有呈半圆的房屋当地称之为“同拢”,一般背靠山坡。外墙上一般不开窗。在围拢屋内设有水井,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
7
少数民族民居
【一】傣家竹楼-干栏式建筑
①它的房顶呈人字型,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
【二】吊脚楼-干栏式建筑
①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干栏式建筑又有所不同。干栏式建筑为全悬,吊脚为半干栏式建筑。
②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整体风水布同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建筑讲究朝向,一般为东西向。
③吊脚楼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屋吊式、平屋起吊式等。
【三】一颗印
①主要为云南省昆明市附近的彝族人民居住。
②一颗印住宅主要由正房、厢房和前部的大门、围墙组成,平面方方正正,就如一颗方印,所以称为“一颗印”。
③一颗印民居的正房一般多是三间,上下两层,前带廊或抱厦,屋顶较高,并且是两面坡硬山式。厢房又称耳房,也是上下两层。厢房虽然也是双面坡硬山式,但其朝向院内的一面坡较长,而朝外的一面坡则短。一颗印民居的外墙非常高,就连前方大门处的墙也颇高,并且前围墙上没有侧门和小门,既安全、独立,又显示出一颗印民居的外观特色。
【四】雕房
①雕房是藏族独特风格的民居,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背高原地区。
②碉房的形式多种多样,防御性强,多为石木结构墙壁非常坚固。外往上逐渐收缩。有的墙上会涂上梯形的黑窗框,并挑出窗。内部一般为两层,也有的为三四层。平顶,窗户根小,这样可以阻止外人从窗户入内。有的雕房平面呈方形,以纵向排列的木柱以及密肋梁构成承重系统。
③雕房的居室以柱为单位,一根中心柱为一间。较大居室或客厅等多为四柱八梁。
【五】蒙古包
①蒙古包”这一称呼,始于满人对蒙古族住房的称呼,也是蒙古族独具特色的民居,古时又被称为“穹庐”、“毡包”、“毡帐”。
②蒙古包的外形为圆形,由架木、苫毡、绳带三部分组成。
民居建筑是指中国传统的人民居住的房屋建筑。包含了建筑的风格和形式,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
本文参考资料:宋文《中国传统建筑图鉴》
知识点:中国各地民居建筑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28.71 万条内容 · 40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34套小高层住宅三室户户型图CAD来源:网络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图纸包括 11F小高层户型 —130+144M2—3房2厅2卫、一梯两户-129+112~11F、一梯两户-120+120-7~11F、一梯四户-50~90-11层、小高层户型-100+100-3房2厅+3房2厅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