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风景园林网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发展也逐步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人、自然、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越来越受到推崇,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也成为必然趋势。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市内公园开始拆除围栏,让公园美景与城市相融,满足“市民休闲”和“城市透绿”的双重需要。
有百年历史的上海中山公园拆除围墙 ? 上海发布
1.芬兰卡拉萨塔马公园
卡拉萨塔马公园所在的老港区,如今变成了一个全新的集中住宅区,房屋、服务设施和公园建设齐头并进。公园作为附近唯一的娱乐、活动和休闲去处,与英国广场共同构成了该地区的主要公共空间。
公园面向大海和赫尔辛基市中心,建在原本平坦的垃圾填埋场上。设计师将其改造成了巨大的起伏“波浪”式的雕塑地形,使人联想起曾经到过的大海。公园边缘的大草坪缓缓倾斜,形成宜人休闲空间的同时,也帮助遮挡了周围的风和繁忙街道,并将雨水引向纵向滞留池。在公园北部,地形帮助隐藏了地下集中供热维护通道等基础设施,且在山顶最高处设有木制平台,供人欣赏公园和城市美景。
? Mika Huisman / Decopic? Mika Huisman / Decopic? Maanlumo Ltd.
公园的植被以纵条纹的形式来强调起伏效果,且植被主要由大片的灌木丛组成,街道两侧陡峭的斜坡边缘种满了常绿植物,小丘顶部点缀着松树,多种桤木和不同的柳属植物则分布于雨水流域一侧,多年生牧草和不同种草类也丰富了草坪形态。
? Maanlumo Ltd.
沿着主通道的大型钢结构大门灯具形成了公园脊梁。在种植更高的树木之前,这些六米高和八米宽的结构形成了开放公园空间中唯一的垂直元素,也是周围城市景观的观景框架。
? Maanlumo Ltd
沿着主通道的大型钢结构大门灯具形成了公园脊梁。在种植更高的树木之前,这些六米高和八米宽的结构形成了开放公园空间中唯一的垂直元素,也是周围城市景观的观景框架。
人们需要一个可供大量人群聚集的大型户外空间,因此,公园的中心部分是开放的,没有树木和草坪,而是运用了大片的沥青。沥青山丘式路面重复着公园的起伏主题,上面的彩色条纹润物无声地引导人们移动和创造性地使用空间。 公园的活动空间公园可以作为旁边的小学和幼儿园的延伸庭院,而冬天,学校旁边的操场也可以当作溜冰场。
2.深圳四海公园景观提升
四海公园,始建于1987年,是蛇口最大的公园,也是中国第一批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园之一。从公园的理解层面上,四海公园第一次诠释了开放的意义。
项目全景鸟瞰
快速生长的城市与缓慢等待的公园带来了场地的诸多问题——人群构成的多样化、人口的剧增、时代需求的进步,功能需求的冲突、城市界面的剥离、不再流动的水、配套设施的老化……作为城市的组成单元,却与城市慢慢形成了距离。在四海公园的“三十而立”,团队希望消除这种距离,让它不仅是一个蕴育我们童年的公园,也是陪伴我们终老的公园。
优美的滨水环境
过去的三十年里,四海公园里的2094棵树木形成了成熟的植物群落,在高度的城市化格局下,为动物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栖息地。但遗憾的是,斑块之间连接度的单一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构成,也让水体的生态性下降。重构健康的生态循环,让趋近凝固的水体重现流动的光影,是此次改造中重要的目标。
葱郁的植被柔化水陆边界,让更多的生物群落得以安家落户。
让公园容纳与时俱进的功能,弹性的空间让交互距离有可变性。设计选取场地曾有的水田肌理与当下的城市路网,在叠加中,找到场地的路径逻辑。倚水而建的环园步行系统以及渗透性的网状路径将自然带进生活的场景,路径让独立的板块功能重新交织、融合,非定义化的功能空间以期应对在时代进程里因社群重构不断变革的功能需求。
滨水栈道
公共空间不应成为割裂的孤岛,街道和公园之间应有“厚度”。构建公园的开放边界,连接城市脉络。让游园空间形成流动的区域,有“厚度”的街头游园模糊了公园与城市的边界,有了相遇的可能,让偶然的相聚产生更多的城市主题。
运动跑道/绿化/栈道/景观亭展现公园的厚度
3.荷兰新居民区的开放公园
阿姆斯特丹城市以西临靠火车站的一块贫瘠土地被政府开发为一个新居民区。这个拥有16栋居民楼的小区并没有传统的街道、人行道、停车位、前后花园。设计师挑战常规,将所有的停车位放在地下,在地面建立起一个由草坪,路面,零星树木组成的开放公园。
LANDLAB的设计师希望人们能够在小区中自由自在的漫游,五边形深浅不一的铺装以随机的方式拼成渔网般的联通道路。 小区的西侧是最为宽厚的绿化带。 充满春意的水仙花和刺槐等美丽的植物种植在绿地中。
4.重庆北大资源燕南大道改造设计
位于伦敦的设计工作室WallaceLiu将重庆的一条20米宽、1公里长的高速公路改造成了一条开放共享的 “宜居街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开放公园的一种。设计的核心是打破一般城市公路的单一、线性的构图特征,用非线性的开放的公共空间尺度和格局取而代之,模糊了实际道路与周围公园绿地、广场、口袋空间及其他城市休憩设施之间的界限。
人车共用铺装的做法削减了车辆交通的主导地位
实现这个设想的具体措施包括在机动车道上整体铺设呼应银杏色彩的暖色调的小块混铺花岗岩,并把这个材料做法和纹理延续到人行区域。设计用石材铺装的图案取代了传统的道路划线,用新的沿街排水渠来过度人行道和车行道的高差,削弱了道路原有的路牙特征。这些做法让我们得以保留现有基础设施的排水系统,并大大降低了新工程的成本。即使在原理上未能减小车道的实际宽度,在视觉上机动车道的主导地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开放的城市慢生活街道的印象。为了进一步调整道路与周边的比例关系,设计师有意的扩大了新景观元素的尺度,比如公共长椅、公园绿地的漫步道、口袋广场等等,帮助车辆和行人对整个区域建立新的印象。
相似的路面铺装模糊了实际道路与其他空间的边界,the partial view
街道中段是这个改造项目的核心区域。WallaceLiu认为这一段应该是‘最能体现绿色慢生活的一段’。设计师在这一段道路的东侧利用现有的成年树木,布置了一个开放式的以漫步道为主线的街边公园。公园的南端是一处公共儿童活动场。与一般的硬化标准儿童活动场地不同,这个活动场通过塑造高低起伏的绿地,为攀爬、滑动和富有想象力的游戏创造了墙壁和斜坡,并营造了儿童在自然中玩耍的印象。公园对面放置了一组大型种植池和座椅,用类似的植被和设计语言创造了一个镜面式的绿色空间,将道路设置在这个绿色长廊的中心。
道路原有的沿街银杏树,在保留下来后通过增加和穿插其他种类的成树,从行道树变成了开放公园的一部分。成年的、遮荫类的树木是重庆炎热的夏天,人们能够继续街道生活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工作室还设计了一组用吊挂彩色有机玻璃板构成的天蓬,这些玻璃板在日光下将其丰富的色彩投射到地面和草皮上,成为复杂而生动的自然阴影。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调节改善周边塔楼、城市背景和时而灰霾天气带来的压抑的灰色调。在关键的开放空间,布置有一组大尺度的预制钢木座凳,这些座凳的样式是可坐可爬的“波浪”平台。可以用于大型或小型聚会,吸引儿童在上面玩耍,同时它们还充当了新的心理信号,提醒司机在路过时注意减速。小号的座凳大多集中在公园绿地,以提供给更需要安静的个人使用。
关键开放空间中的预制钢木坐凳,样式是可坐可爬的“波浪”平台
公园绿地里的小号座凳,供更需要安静的个人使用
参考资料: Maanlumo景观事务所、LANDLAB、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WallaceLiu (伦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城市更新(SHCSGX)
来源:风景园林网(ID:CHLAweb)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一个不寻常的广场设计,“长脚”的城市家具唤醒城市活力在前不久的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位于爱沙尼亚V?ru小镇的V?ru 中央广场以亮眼的造型、充满活力的城市家具,以及其对于公共空间的新颖诠释,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自本世纪初以来,爱沙尼亚的城镇人口大量流失,47个城镇中有45个城镇的人口流向了大城市。因此本次广场空间设计主要着眼于城镇建筑前大片闲置的场地,V?ru 中央广场项目旨在振兴和活跃 V?ru 小镇历史悠久的中央广场,重新为城镇注入活力。同时也为了纪念爱沙尼亚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让V?ru小镇再次焕发生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