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沥青道路路面常见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沥青路面由于其行车舒适性较好,后期养护成本较低,施工工期短等诸多优点,现已广泛用于国内省干线公路的修建。沥青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对路面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不及时进行养护维修,不仅对影响路面的美观,更会影响到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甚至因此造成交通事故,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列举沥青路面见常的一些病害及处理方式,供大家进行参考学习。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是多种多样的,如:拥包、泛油、裂缝、松散、沉陷、坑槽、波浪、啃边等。如不对这些病害及时进行处理,随时时间推移,这些病害会演变得更为恶劣,加上后期雨水的渗入,风沙的腐蚀,从而导致路基甚至路床的损坏,加大了后期维修的成本。因此在这些病害发生的前期就要及时处理,防止病害的扩大。
拥包:拥包的产生主要有三种因素,一是在摊铺沥青路面时局部遗留沥青较多没有进行移除或找平,形成拥包。对这类拥包可直接铲除或者铣刨即可。二是由于路面在铺设时使用细集料过多产生拥包,可对拥包直接进行铣刨处理,铣刨后应使用原拥包位置低于原路面不小于10mm。然后再对原路面进行摊铺,即先撒布一层沥青粘层再撒料3~6mm厚石屑,利用压路机进行碾压至规定强度即可。三是如果是因为路基不稳定导致路面产生拥包,则在对路面进行铣刨完成后,要将路基一同挖除,然后依次重新铺筑路基、路面。
泛油:泛油是由于沥青路面在摊铺时沥青混合料中油石比过大,导致摊铺之后粒料间缝隙过小,沥青溢出路面。经车轮夺过后形成车辙,以及雨水不能及时排出路面从而对路面进行损坏。对于泛油可将原路面刨除,换填油石比小的沥青混合料即可。
裂缝:路面裂缝可分为不同状况区别对待,如因热胀冷缩产生裂缝(通常表现为缝宽小于2mm),可以不作处理,待气温升上来时裂缝就会消失。对于缝宽大于2mm小于4mm的,可通过预防性养护,在原有路面上加铺罩面层来进行维护,对于缝宽大于4mm小于10mm的,要进行扩缝清理,然后采用正确的填缝工艺进行填缝,对于缝宽在10mm以上的,要进行开槽灌缝修补工艺。即要先将缝边缘的路面进行刨除,然后进行清理,将路面吹干,在原缝处先涂抹沥青粘层,再使用与原路面同等材料进行灌缝,结束之后进行反复碾压,灌缝材料要高于周围路面3mm,使其边缘贴合,表面平整光滑。
松散:沥青路面松散主要由于施工时沥青油石比过小,致使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偏低造成的,或者施工时气温较低,混合料在铺筑时内部缝隙过大,后期在车辆反复作用下致使路面出现松散,或者在进行混合料拌和时粒料上包裹有粉尘,使粒料与沥青之间粘结性变差,从而出现混合料松散,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路面松散现象。
对于路面松散病害的修补传统方法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原有路面上铺酒新的沥青油以及撒布石屑等粗集料然后反复碾压,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原路面的材料,但是由于其对于修补后的路面质量无法保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已基本淘汰。第二种是将原已出现麻面范围内的路面进行切除,重新铺筑与原路面相同的沥青混合料。
这种养护的方式对于工程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对于不合格的基层也可以进行挖除修补。但是这种养护方法需要全部挖除原路面,对于刨除的原路面材料只能丢弃,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换填的路面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在传统的维修基础上随着技术的进步,沥青路面的热再生技术目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路面的维修当中来,它可以很好的将以上两种维修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能充分利用原路面材料,又可以充分保证修补后道路的施工质量。
沉陷:沉陷主要是由于基础承载能力下降,由路面本身荷载或者行车荷载的垂直作用造成的路面不均匀的下陷,按其成因主要可分为路面沉陷及反射沉陷,前者主要是沥青面层由于铺筑时使用不合格材料,或者后期行车过程中造成的,后者主要是由路基在铺筑时处理不当,后期产生病害,从而导致路面沉陷。
对于单纯的路面沉陷根据沉陷大小来分别进行处理,如果沉陷较少前期可进行简单预防性养护,加铺沥青保护层。如果沉陷较大,可将路面沉陷部分全部刨除,重新摊铺新的沥青面层。对于因路基的原因造成的必须将路基连同面层一并刨除,根据路基情况必要是可采用打桩(可以了解北京天玑科技智能打桩系统)固基措施来加强路基的稳定性,然后按照规范重新铺筑路基及路面。
坑槽:坑槽按其表现主要可以分为路面上表面层坑槽,上表面层及中面层坑槽以及路基原因产生的坑槽。对于不同的坑槽表现及产生的机理也不尽相同,上表面坑槽主要是由于铺料时沥青混合料处理不当,集料间粘结力不足,缝隙过大,经过雨水行车荷载等作用产生的较浅较小的坑槽,其深度一般小于5CM;
而对于上表面及中面层坑槽,其产生主要是由于路面中某一块路面缝隙过大,雨水灌入滞留其中,经行车荷载作用下形成较沉的坑槽,其深度一般小于10CM;而因路基原因产生的坑槽,是由于路基在铺筑时没有及时处理好,后期地下水侵入对其进行步损坏,表现为翻浆较为严重,产生的坑槽也较沉,一般大于10CM。
对于上表面产生的坑槽或者中面层产生的坑槽采取保温车或者沥青修补车直接进行路面的修补即可,对于因基层损坏而产生的坑槽则要先将损坏部位路面及路基全部铲除,然后先采取措施加固地基,继而再铺设路面面层。
波浪:沥青路面表面产生的轻微的,连续的等距离的起伏。主要成因是路面是路面泛油处理不当,沥青油偏多,细料过少,骨料少。基层与面层结合不够好等原因,后期经过行车推移挤压后形成的。处理方式如果是路基与面层结合力不够好形成的,则要将路面全部刨除,在路基上涂沥青粘层,重新按要求摊铺沥青路面。如果是面层细集料过多产生波浪,则可将面层刨除过后,改用合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
啃边:沥青路面产生啃边主要是由于路面与路肩过渡不平稳,铺设路面时对于边缘压实度不够,路基宽度不够等。对于啃边后期可以通过采用粗集料加固路肩。保持路肩应有的横坡,路面与路肩衔接平顺。适当加宽路面或路面基层,并设置路缘石。如果出现大面积啃边,应进行修补,其修补方法与处治坑槽方法基本相同。
大家都在搜:智能打桩定位系统、智能压实度监测系统、智能路面摊铺系统、拌合站质量监管系统、智能测斜仪、智能表面沉降监测仪、地下水位监测系统、矿山预警监测系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尾矿库监测系统、数字化管理平台、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施工BIM应用
返回版块4914 条内容 · 28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Revit建模如何一键“生成场地和基础垫层”一、施工模块 → 生成场地 在【管理模块】的【功能管理】选择【生成场地】功能添加到Revit界面。 使用【生成场地】功能,可以用过绘制轮廓线生成“地形表面”。 1.直接用线绘画为闭合的轮廓线即可生成“地形表面”。 二、施工模块 → 基础垫层 在【管理模块】的【功能管理】选择【基础垫层】功能添加到Revit界面。 使用【基础垫层】功能,在基础板、楼板、梁、墙构件下方生成垫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