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核心筒筏板厚度

核心筒筏板厚度

发布于:2022-09-16 15:13:16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来源:豆丁施工  

一、工程总体概况


地上部分由四栋分别为57层、52层、47层、44层的超高层住宅塔楼及与之相连的七层裙楼组成,地下部分为四层停车库及设备机房。地下室深度为19.2m,结构类型为框架-核心筒结构。


筏板基础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10。


1、主楼筏板部分(除核心筒之外):主楼部分1550mm厚筏板区域面积共计约1891m?,1000mm厚筏板区域共计约1471.2m?


2、核心筒筏板部分

2000mm厚核心筒筏板区域面积共计约867m?,3000mm厚度核心筒筏板面积约440.8m?


3、核心筒内筏板分两次浇注,在施工缝位置设置止水钢板。


二、混凝土方面


采用“双掺”技术,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并使用高效减水缓凝型泵送剂及缓凝减水剂。


三、泵机布置



图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泵机布置图


由于基坑深度较大,为防止泵机泵空,拟定在基坑内泵管水平方向设置起弯,如下图所示。在进行混凝土输送泵管搭设时,要充分考虑现场场地情况,泵管固定架位置要避开外墙位置,同时水平泵管不得直接搁置在梁板钢筋上,必须使用支架搁置。

图片
泵管架设示意图

四、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

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浇筑。


2、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必须认真核对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商品混凝土浇筑配合比单、随车小票根据不同泵车编制流水号并记录好时间(要记录出机时间、运到时间、开始浇筑时间和浇筑完毕时间),确保所浇筑的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并做好坍落度的现场测试工作(每2h测一次),并做好混凝土的出罐温度检测,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发现问题及时与搅拌站取得联系解决。如因停滞时间过长导致初凝、离析等现象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2)泵送混凝土前,地泵用水冲洗湿润,将水采用吊斗吊出场外,再泵送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1.5mm?,将润管砂浆均匀分散开,防止过厚的砂浆堆积,确保泵管全部湿润畅通,方可泵送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较大或混凝土产生离析时,立即用压力水将泵管内的残存混凝土清除干净。


3)采用“斜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下料时,混凝土应自然流淌,采用一个坡度(1:6左右)斜向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50mm(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左右,每台泵车布3台振动器,并准备6台备用,分布在根部、中间和流淌范围。

图片

图1 大体积混凝土斜面分层浇筑示意


4)底板混凝土振捣时,先用型号为ZX-5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有效半径的1.5倍约为45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冒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且必须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200mm,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


3、混凝土浇筑要点

1)混凝土标高、平整度控制:预先用水平仪抄平,抄出底板结构面+500mm控制线,用红油漆标注在四周柱筋上。混凝土浇筑时将所标注点拉线控制标高,拉线点与点间不宜超过10m,并应在每柱跨内对角拉线,以此线为准用刮杠找平,再用木抹子提浆二遍,反复抹压数遍,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终凝前再用木抹子搓压一遍,使收缩裂缝闭合。


2)表面泌水处理: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泌水,使用小塑料桶将上表面泌水及时将其排除,以免影响混凝土强度。


3)表面处理工作: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用2m刮尺按控制标高边压边刮平,随后用木抹子粗平压实,2遍成活。为保证混凝土的可靠连接及混凝土在间歇时不出现冷缝,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初凝时间控制在7小时左右。浇筑时作好施工记录,混凝土交接班记录。


4)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3公分厚阻燃草帘养护。经过覆盖使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均控制在25℃以下,因此覆盖是有效的。在18天以后中心最高温度降到与外界温度25摄氏度以下,可以除去覆盖草帘。在18天以前,根据天气情况,白昼的温度高于5℃,可以达到10℃左右,从第6天起可以在日间减少覆盖量,至14天时日间可以不进行覆盖。


4、特殊部位处理

1)后浇带处理

后浇带模板选用快易收口网结合木梳模板,采用钢筋、架管加固,保证满足刚度要求,加固应牢固,防止发生混凝土鼓胀现象。该模板安装方便,不用拆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沿后浇带两侧砌两匹砖,上用多层板背木方盖住后浇带并固定牢靠。防止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防止杂物、泥土流入后浇带内。


2)施工缝

(1)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在外墙上(筏板面上300mm标高处)留置水平施工缝,在底板外墙300mm高处及后浇带处施工缝加3mm厚500宽镀锌钢板止水带,止水钢板链接搭接10cm满焊焊接成整体环状,保证防水效果。


(2)施工缝第二次混凝土浇灌前对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将表面上松动的石子、软弱混凝土层剔除,直至露出石子为止,并冲洗干净,清除浮粒,将污染在反梁钢筋上的混凝土用钢丝刷刷干净。在下道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混凝土浇筑时先铺一层30~50mm厚的同混凝土配比的水泥砂浆,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并加强施工缝接缝处的振捣工作。


5、现场试块制作

为了解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除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现场后,还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检验取样制作试块。

1)对进场预拌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每车应由现场质检员、试验员检查和随机抽样进行坍落度检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凝土做退场处理。

2)


图片

3)抗渗试件按每500m3取样,每次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留置1组,6个试件为一组,并送入标养室养护,养护期不少于28天,不超过90天;混凝土的抗渗试块、强度试块的试样必须取自同一车次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

4)抽检试件时,应记录好车号、坍落度及抽检时间等情况。


6、混凝土温度控制及养护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其温差裂缝的形成是施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作好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层温度、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超过25℃,如超过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温措施。


(1)本工程采用保温保湿法(综合蓄热法)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根据理论计算,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在其表面严密覆盖一层透明塑料薄膜,并覆盖一层阻燃草帘。覆盖薄膜可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并且保持阻燃草帘湿润。养护期间视测温情况确定是否增加或减少覆盖层数。当实测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值恒小于20℃时,才可撤除保温层。


(2)采用JDC-2型便携式电子测温仪进行混凝土温升情况的测定。其优点是:用途广、精度高、直观、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方法是每一测温点位传感器由距离板底100mm,板中,距板表面100mm各测温点构成,各传感器分别附着于Ф16钢筋支架上,测温线和测温探头用胶带固定在钢筋上,探头与钢筋之间用绝缘胶布隔离,测温线引出高度应超过混凝土面0.3米,测温线的另一端的插头依据编号贴好标签,插头在浇筑混凝土前用塑料布包好,防止污染或损坏。在混凝土有代表性的部位布设测温点,每个测温点设上、中、下共三个测温探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进行温升监控。在2000mm厚的底板每10米左右距离设置一个测温点,分表面、中间和基础底面三层测温,测温点布置在每栋电梯基坑周边,详见附图。


(3)测温频率: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始至撤除保温为止,同时不少于20d;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后1~3d为2h,4~7天为4h,其后为8h;测温点在平面上编号,并在现场挂编号标志,测温做详细记录并整理绘 制温度曲线图;温度变化情况及时反馈,各种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2℃/d;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养护不少于14d。当各种温差达到22℃时预警,25℃时报警。测混凝土温度同时测大气温度。测温结果及时报告质保部,超出规定值的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工程师。升温阶段可增加覆盖,降温阶段减少覆盖。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测温人员用温度计做好入模温度、大气温度记录,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每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指派专人测温,测温操作要规范正确,并把测温记录表及时填写好。测温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字迹工整。测温员对养护不到位、温差过大、混凝土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正常现象要有很灵敏的反应,并及时向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和技术负责人反映实际情况。


7、测温点布置图如下所示


图片

图2 R1-R3测温点布置


图片

图3 R4测温点布置


8、混凝土浇筑顺序

1)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顺序示意图


图片

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方向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顺序示意图



图片

图4 R1-R3浇筑方向示意

图片

图5 R4浇筑方向示意



五、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冷缝措施

1.1混凝土搅拌站储备满足浇筑混凝土量的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确保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1.2搅拌站统一砂石规格,统一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的品种、标号、牌号、统一理论配合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好配合比。

1.3混凝土浇筑时的实际初凝时间控制在7小时;考虑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

1.4根据本工程基础尺寸、浇筑面积、当时气温等因素综合考虑,混凝土浇筑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法,使用足够的机械设备和劳力,保证浇筑速度达到40m3/h,确保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控制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2、大体积混凝土防止温度裂缝措施

2.1参照水泥厂水泥强度的历史资料,充分利用水泥的富余活性,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选择最优混凝土配合比,在确保满足设计混凝土标号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2砂含泥量小于等于3%,石子含泥量小于等于1%。

2.3采用三掺技术,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入II级粉煤灰、矿粉和外加剂(减水剂及膨胀剂),减少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4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搅拌站的设备情况、材料储备情况、现场施工情况、蓄热保温养护材料准备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再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具体浇筑日期。

2.5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进行认真计算。确定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为科学地进行混凝土养护设计和制定混凝土养护措施提供依据。

2.6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测温和养护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点布置图详见成品保护部分附图,每天根据采集到的测温资料和天气预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差不宜超过25℃”的规定,通过对基础内外温差和基础降温速率(基础降温速率控制在1.5℃/日 以下)的测定及比较,针对性补充或完善方案和落实措施。

2.7当实测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值恒小于20℃时,才可撤除保温层。


六、成品保护措施


1、混凝土浇筑初凝后(脚踩不下陷),应立即进行覆盖养护,确保内外温差不超过25℃。

2、必须严格控制上人时间,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即脚踏无下陷滞后,方可在已浇筑的结构上行走、进行下一道工序。

3、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4、混凝土养护时间应大于14d,做好各项保温措施,辅以实时温度检测。


七、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


图片

八、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1、保温覆盖

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覆盖塑料薄膜和阻燃草帘养护,要严格控制养护时间,严禁随意掀开保温层。


2、泵送混凝土注意事项

要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输送管道铺设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管道向下倾斜时应防止混入空气,阻塞管道;当泵送混凝土因各种原因不能连续浇筑,预计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冲洗出的混凝土不得用于浇筑,同时对浇筑部位的混凝土接槎,按施工缝做好处理。


3、振捣混凝土注意事项

振捣时要掌握好每点的振动时间,振动棒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插入角度应与混凝土表面成约45?~50°或垂直,待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后,再进行下一点的振捣。


4、停电保证

为了防止停电影响施工形成冷缝,应提前与供电局联系保证供电,并联系备用发电机厂家,保证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


知识点:核心筒筏板厚度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3 万条内容 · 2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设置核心筒外剪力墙的超高层结构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建筑结构《设置核心筒外剪力墙的超高层结构设计》作者:哈敏强, 司漪, 张磊 [摘要] 对于核心筒长宽比接近2、高度200m 以内的超高层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会导致两主轴方向动力特性差异较大,核心筒外加设剪力墙是一种结构动力特性合理的体系。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此种结构体系的适应性和合理性,对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并针对此种体系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对应的结构设计建议。分析表明,筒体外剪力墙在底部楼层可采用渐变斜墙转换来满足底部大空间的建筑功能,斜墙转折处宜埋设型钢以提高延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