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外加剂工艺系统的高、低储罐,动力泵,管线,计量环节的正确设计配置与安装,是外加剂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坚持定期对系统作清淤、防腐,和冬季科学的抗晶设防措施,是外加剂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堵绝计量失准,是避免外加剂系统发生超掺事故的关键。
关键词:搅拌站外加剂储、输、计量工艺系统的正确配置;安全运行和日常维护
外加剂,被喻之为现代混凝土的“味精”,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搅拌站内混凝土外加剂的储、输、计量系统的设置、运行、维护是否合理得当,将直接影响着生产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与不时地改进。现将笔者对该系统的认识与心得体会浅议如下:
1 关于搅拌站外加剂系统的工艺配置
1.1 地面储罐
目前搅拌站所使用的地面储罐,大部分为搅拌楼的配套附属物、由成套设备厂制造;公仅有小部分为外加剂厂加工配与搅拌站使用的。在设计、规格、功能上各各相异,多少存在一些缺点,未能完全与混凝土的生产相适应。
笔者认为:
①罐形宜取圆柱形。圆柱形在罐体的力学结构、用材量、占地面积方面均优于立方体形,且无死角,便于清淤、排淤,在冬季电加热溶晶时,温度场也易分布均匀。
②上盖、下底宜为浅锥形。上盖的功能为散水,锥角可稍小;下底的功能为汇聚,锥角宜稍大。
③外加剂储罐不宜敞口,以防止降水带入的菌落群引起外加剂发酵变质。但要在上盖设弯弧形排气管(开口朝下),利于外加剂进仓时的排气和随时将少量的发酵产气排出,以免涨罐和保证工人进入储罐内清理作业时的安全。
④外加剂输出口宜设在罐侧,正向焊接,管径>1.5英寸,配法兰球阀,出口中心距底高700mm,位于淤积层以上。
⑤罐侧开圆形排淤作业人孔,螺栓法兰连接形式,孔径>600mm,中心高约500mm。储罐锥底正中设排淤底阀,阀口径>2.0英寸。储罐支撑柱的长度应使阀底距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小于650mm,以便于在罐底的作业。
⑥储罐料位显示,可选“罐内导管-浮子、罐顶滑轮牵重锤”式的料位计(能自制),实用、直观,罐内液位、外加剂现存数在罐侧的标尺上一目了然。也可直接订购DW906型浮球液位计(只需本体,约3500元/只)安装于罐侧。
⑦罐容,考虑外加剂生产厂的送货路程、罐内本批产品与下一批次产品的续接均化等因素,以搅拌站36小时(1.5日)的消耗量为宜。例:1.5日×1200m3/日(混凝土方量均值)×380kg/ m3(粉料/混凝土) ×(1.4~2.0)% (掺量)×1.3(生产不均衡系数) = 12.5~17.8吨。
⑧设均化打回流的管道泵、并配回流管,回流管的入罐口以切线方向进入为好,在罐内可产生一定的涡流搅拌效应,入罐口的高度约900mm。在新批次外加剂进仓和停机歇产时间较长重新开机时,要启动泵打回流,促使罐内的外加剂迅速达到均一化状态;回流管道泵宜选扬程稍高的,借以冲刷淤积物,协助清淤。
⑨沪苏浙纬度地区使用萘系外加剂的储罐,冬季要设防结晶电热装置,储量20吨以下的,可配置3根3 KW的电发热棒,发热棒呈“品”字形设置、包夹外加剂的输出口,发热棒和接线盒要设遮雨、防尘罩。罐体如能设为双层、中填50~70mm的岩棉保温最好。
1.2 高位储罐
①建议在搅拌楼顶部适当、且允许的空间处,增设高位缓冲储罐,其位置在外加剂计量筒的上方1.5~2.0m处。
②缓冲储罐的容量以1.0~1.5吨为宜。
③设高位缓冲储罐的优点是可改泵送计量作业为自流计量作业。以一台2m3的搅拌机为例,如日产1200m3混凝土,外加剂输送泵需做频繁的启、停作业约600余次,且这种启、停为瞬间式的切换,外加剂液流在高位(压头近10米)急停、下冲返回地面储罐时所引起的、流体力学称之为“水锤”的瞬间冲击流,对输送泵的损害很大。如依本例,高位储罐自流计量可将输送泵日启、停600余次降至6~8次,大大节约了输送泵的电费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④高位储罐,也应附设保温和电发热棒抗晶措施。
1.3 管道管线与计量
①除因正式管线检修、清理淤堵时,可允许临时性地启用备用的软质塑料管外,正规、永久性地安装布管必须使用硬质的金属管。因金属管可以承受清淤、排淤时的敲击与冬季化晶时的烧烤。
②为减少某些不溶物偏高的外加剂品种引起的沉淀、淤积,和使清理作业容易起见,连接外加剂储运体系输管的管径选型宜粗不宜细,最好>1.5英寸;同理,管线配用的弯头尽量选45°,以减轻外加剂中的不溶物在转角处的失速沉淀、淤积。
②搅拌楼上层的外加剂管段,每一层的每一段如能以一定倾斜度走管的,尽量斜走,在布置上就可顺自然力使外加剂在每一段都能流畅、流尽,无潴留,少淤积。
③软质管伸入计量筒的末段节的长度应 < 0.5×D (D-计量筒直径),即一定要限止在不致碰擦到计量筒壁并可靠固定之。因在泵启、泵停时,由于管内外加剂流体的脉动,会致软质管段产生蠕动,呈悬臂状伸出的偏长末尾管段会一撅一撅地敲打计量筒壁,导致控制台屏的显示数产生闪跳。
④搅拌楼的上层,空间局狭,如有改造更新,凡弃用的管段、装置宜拆去,以不致干扰、影响其他上料、计量装置的运行与检修的安全。
⑤搅拌楼外加剂的计量筒,一般为单传感器悬挂式,其工作前提是在运行时能处于完全自由的悬挂状态,无摩擦、碰触。因此,绝不能将软管用铁丝临时绑扎在挂称上。建于平敞开阔之地的搅拌楼顶层的围护窗及玻璃,要注意保持完好,因为外加剂计量筒的总体重量较小,极易受高空侧向风吹动而晃动,致使控制台屏计量显数闪跳。某些搅拌站常年地敞开窗户、引穿堂风入室,以求散尘、消尘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⑤在外加剂计量筒的正下方,建议设一个系钩,在定期例行校称时,既方便、又使吊挂砝码能处在中心垂线位置,确保校称的精度。
⑥定期清理。搅拌楼顶是高粉尘区,应对外加剂的计量筒进行定期清理粉尘,特别是传感器和悬挂部位。另外,计量筒壁因液流的频繁冲溅风干,日久会有一定量的外加剂干片痂形成。此片痂将是隐患,因其意外的脱落及滞溶,会致计量超掺失准事故。
⑦众所周知,提高搅拌楼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科学地缩短搅拌周期,其中以缩短落料时间段的潜力与可能性为最大。在投入搅拌机的诸种固液态物料的卸落占时中,以在管道内行进的液态拌和水拖时最长(管内流体运动存在与管壁的粘滞),乃效率之“瓶颈”所在。因此,外加剂的上料泵,以选小型多级泵为宜,吸上真空度约8m,扬程20~25m,流量5~8m3/h,与拌楼给定的单次泵送量和计量作业的限时相匹配。同样,如在给水管段中插入一台管道泵,变自由落体排水为动力施压驱水,约可节省5~8秒的排空时间,可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给水管道泵的选型,流量宜稍偏大,安装位置也宜尽量地前靠、贴近搅拌机。
⑧管线阀门宜选用球阀,因其开启度大,啮合性好。
⑨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外加剂“革新组合滞后加入法”,在等效的前提下约可节约25%~35%的剂量,具有技术、经济双重效益,可作为搅拌站推广的备选实用技术。如是新建站,则应在设计阶段考虑外加剂计量筒与拌和水计量筒的合理布置位置,以能适应于、或利于今后过渡采用“滞后加入法”。
2 关于外加剂储、用系统的维护
2.1关于清淤
从某种意义说,只要是复配外加剂,均有沉淀,区别只是多少而已。夏季搅拌站外加剂储罐的淤积物,大多呈泥糊状。主要有缓凝保塑功能组份自身的原生不溶物沉淀、以及复配后与萘磺酸盐等母料生成的二次沉淀,特别是配伍中木质素磺酸钙、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焦磷酸盐比例偏高的,在复配生产厂预沉淀处理又不彻底的那种产品(恶劣的是,有被讽之为“山寨式”的复配厂,为降成本,甚至故意在临送货前打回流以强力搅起沉淀,将本该应由生产者完成的预澄清工序推给用户,加剧了搅拌站储罐的淤积),进站入罐后淤积速度较快,量也较多。而冬季搅拌站外加剂储箱的淤积物,以十水硫酸钠的针纤状结晶屑为主,杂有泥糊状物。
淤积物的危害包括:一、侵占储罐的有效容积;二、在进出料时因液流的冲击,使淤积物重新泛起悬浮迁移,二次沉积在管道的弯头、阀门等狭窄处,造成管道堵塞、阀门闭合不严而发生渗液漏液事故,影响搅拌站的正常生产和预拌混凝土的质量。
正常的清淤周期,取决于罐内的淤积量,而淤积量取决于所供复配外加剂的配方。以一个月产2.8~3.2万m3的拌站为例,一般配方达到临界淤积厚度为500~600mm,夏季通常为2~4月;冬季通常为1~1.5月,在此间隔内必须清淤一次。清淤选择于停产停机时段进行。将罐内存料抽吸降至人孔以下,打开人孔用强力风机对准孔口,先行驱出罐内的滞积气体,换入新鲜空气以策安全,再将稀状淤积物盛袋转出,继用水枪冲洗,液体由罐锥底正中的排淤底阀排出。在冬季则需备喷灯,烧烤因析晶堵塞的管段阀门,促其熔化通畅。然后启泵用清水反复冲刷回路,以清除弯头、阀门等处的淤积物。
对清出的淤积物及含泥冲洗水,目前尚无较理想的无公害回收、回用办法。而且随着全球绿色环保的强力推行,优质木本植物的木质素磺酸盐资源日将益紧缩、短缺,木质素磺酸盐类原料的低质化趋势不可避免,今后,复配外加剂的沉淀淤积量有可能日趋增多,清淤周期将进一步缩短。
如若复配外加剂的配方合理且用料精致,先天沉淀量很微,尚可一试压缩空气方案:即基本不停地向储罐内鼓气(罐底进气)、以强力扰动外加剂液,不使悬浮物沉降下来,这样,沉淀物就可化整为零、均衡地消化于每一盘次之中。
2.2 关于冬季防结晶措施
在现行多项实用的冬季抗晶设防措施中,笔者比较倾向看好“极值气温临界饱和浓度”或“加热保温”技术方案,其具有经济、有效、安全、必要前提少等优点。详见拙文《关于冬季低浓萘系及其衍生复配产品抗晶设防的技术方案与比较》(刊于《上海混凝土》2008年1期P27~34),本文不再重复赘述。
2.3 关于防腐措施
暖湿季节的外加剂储、用系统维护,主要是防腐。凡复配型外加剂的组方,一般均含有糖类、羟基羧酸盐类等缓凝保塑组份,此类原料无一不归类于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既然是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人食得,菌亦食得”,因此当条件适宜时,外加剂滋生细菌而霉变是必然的,区别只在于霉变程度的轻重及是否影响到质量而已。
搅拌站外加剂的霉变,多发于长节假日及停产之后。因储箱内的外加剂多日不耗不补、再无跟进的新鲜无菌、低菌外加剂补充,同时又处于不吸不泵的静止状态,“霉菌爆生”的条件具备,极有可能发生霉变。(注:合适条件下,细菌一个昼夜竟可繁殖72代。震惊全国的06年2月20日牡丹江市饮用取水口,被上游酒厂排放的酒糟废料致生的“水栉霉菌”所污染的事故,即是“霉菌爆生”的典型例子)外加剂霉变的“三特征”:①外加剂液的pH值降低,幅值一般约0.5~2.0;②储罐侧壁和液面有绿色、浓绿色的菌片、菌毯和浅色绒毛状或棉絮状的菌丝体生成;③储罐内不时有串状气泡由底部泛起。发生霉变后,应立即刮铲、捞除已生成的菌丝、菌片、菌毯,勿使其发展蔓延。然后取样检验,变质轻微无碍的视情降级处理,严重的退回外加剂生产厂做处理,千万不能硬用。98年、04年夏广东某市,曾两次发生糖蜜系泵送剂霉变、致混凝土急凝而连凿5车混凝土的事故。
搅拌站外加剂霉变的预防措施:①储罐加盖,杜绝降水带入菌落、菌种;②定期清罐,及时刮铲捞除菌丝、菌片;③清罐后对罐体喷洒杀菌剂、灭活;④选用配方中营养基成分较少的外加剂品种,或配方中添加杀菌剂的外加剂品种。
3 关于外加剂的超掺事故
搅拌站外加剂的使用事故,主要集中在计量失准上,其中,超掺远多发于欠掺,故本文仅对超掺作浅议。
3.1 搅拌站外加剂超掺的4种类型与仪表显示特征
①外加剂计量筒的放料蝶阀发生故障、闭合不上(有机械、控制两方面的原因),在输送泵接指令启动向内泵液时,仪表台外加剂显数闪烁管的数值会在零值附近摇摆,由于筒畅底,因此永达不到称量值。
②也是放料蝶阀故障,但仅属闭合不严,有漏缝。当输送泵启动泵液时,一边进液一边漏液,此时,仪表台上泵送剂的显数闪烁管的数值的递增速度一是慢于正常状态(蝶阀漏缝越宽,数值递增速度越慢),二是泵一停,数值就往下降。
③计量系统故障或其元件、如传感器失灵,输送泵上料时,要么闪烁管不亮、要么不合逻辑地胡乱显数。
④蝶阀故障不能开启、而同时计量系统的停泵反馈信号亦发不出时,外加剂就会连续不停地进料,直至从斗内盛满溢出,接入正下方的拌和水计量斗中。
在搅拌楼上,外加剂与拌和水的计量系统的空间布置通常是外加剂(斗容约50公斤)在上,拌和水(斗容约500公斤)在正下,由于拌和水计量斗的容积和计量的数量级(约10:1)远大于外加剂,因此,这4种超掺不易被立即察觉。待发现时,只能做弃料处理。但一般搅拌楼的拌和水计量筒往往不设旁路放水管、阀,只有流经搅拌机再弃料。
3.2 其他异常现象
①电子称的接触插头松动,传递的电信号不稳定,显示数会乱跳,时正时负。
②传感器损坏或电脑死机。
③拌楼顶层窗户及玻璃破损严重,大风天气里,穿堂风直接吹动称体、激起传感器压敏元件传送意外电信号,干扰显数。也可造成计量配料误差。
3.3 外加剂超掺时,混凝土的出机时表征:
①外加剂超掺,质量监控员在该盘料放料时,对其卸落状态:如下泻的速度、拌和料的粘滞性、撞击搅拌车受料斗反斜面所发出的声响等即可做出判断——是否超掺以及超掺的程度,回身控制室与搅拌工检查、分析原因,并予排除。
②超掺混凝土打试块时:
A:小斗车在推行中稍有轻微晃动,混凝土表面就大量泌水。如用配置的强光手电照射,则因水膜的光反射率很强。
B:混凝土表层泌出的水,泛黄色、浅黄色;并能嗅到较平时更为浓烈的外加剂所特有气味。如是普通型泵送剂超掺,会散发出木质素或糖类的甜味;如是萘系中效、高效泵送剂,则是萘系所特有的煤焦油味。
C:斗车内的混凝土坍落度不正常地变得很大,且表面微小气泡数剧增,密密麻麻布满整个的斗车表面。
技术工作,遵循“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规律,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中亦然。只要我们善于提前发现外加剂储、输、计量系统,在设置、运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予以处理、解决,就可将生产事故消灭在既发之前或萌芽状态,实现体系安全和高质量的运行。
推荐资料(点击文字跳转):
知识点:搅拌站外加剂的储、输、计量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65.8 万条内容 · 158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混凝土结构质量都有什么判定?依据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了观感质量应合格外,结构实体检验也必须合格。结构实体检验 主要针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包括三大项内容:①混凝土强度、②钢筋保护层厚度、③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 结构实体检验应 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验项目,应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