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我们来聊聊怎么有计划地学习案例!
不知道你有没有 搜集 的爱好,我从小就开始 搜集 漫画、音乐的卡带和CD,那时候放学回家就想去音像店逛一逛看谁又出了新专辑,一年下来满满的成就感。
我搜集的卡带
长大了从事了设计之后又开始 搜集 和整理优秀的项目案例。我们那时候都是在网上买别人整理好的碟片,当时在淘宝买了不少,很好几个这样的光碟包。
搜集 在字典解释为“搜索和采集”。 搜集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人们的搜集行为往往是获得生理性需要的满足,比如吃喝,比如防守。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采集行为逐步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利用搜集这种本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从获得物品扩展到对信息的搜集等。
对于我们设计专业的人来说,能把好的项目搜集起来,汇总整理。那么项目和项目之间就有了联系,我们能从中理解藏在设计背后的原理和做人做事的态度。
我自己的资料库
那对于众多的案例怎么下手呢?
案例求精不求多
我曾经也是一个案例收集魔,淘宝案例买一个遍,迅雷和网盘下载从来没有停止过,下载的资料塞爆了几个硬盘。但真正理解学习的项目却屈指可数。
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可以算笔账,人一天工作8小时,但真正去思考动脑的时间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或者更少,所以我们每天能深度学习案例的时间可能只有1个小时,那么学什么就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从设计者的角度去考虑,市面上大部分的设计作品都是水流线化的,其实不值得我们每个项目都认真学习,即便是我们喜欢的张唐或者詹姆斯科纳等更加注重设计品质的公司也无法不考虑收益,每一个项目都百分百的投入。
即便是我喜欢的James Corner的公司每年项目也是多如牛毛
所以从两个角度看,我们学习都不能求多,大量的看案例反倒会让你失去对于行业的热情,求精是一条必然的路。
那么什么才是优秀的案例呢?
对于我来讲,搜集优秀案例的标准有以下这么几条:
1、项目至少距今10-15年 ,当所有的商业互吹,彩虹屁都退场,我们才能看清这个项目真正的面孔。
2、这个项目在设计行业历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也许是景观类型的开创者,或者发展继承了某种主流景观类别。
3、项目中有一点打动了自己 ,兴趣是我对一个项目最大的吸引力,可能只是一个设计细节,也有可能是大的设计理念。
总体来说,只要符合以上三点,那么这个项目至少是你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理解的。
所以从上面三点来看,你此时此刻能够学习的也就是那么一两个项目,有时一个项目很经典,但自己总是对它不感兴趣,那就先放放,可能还没有到对的时间去学习它。
我知道大部分人对于搜集项目只是为了学习设计技巧,但如果仅止步于此,那就太可惜了。因为一个项目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一定是在当初的设计有多优秀,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项目设计的预见性,那些有意无意的设计手法,那些灵光一现的设计技巧可能成为后世几个世纪的设计准则。不仅如此,在设计中甲方和设计师的较量,设计师自己的思考,项目后续的发展都可以作为今日设计的参考和灵感。
当代项目就不能被学习吗?
当然不是,重要的是在你学习当代优秀项目的同时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种设计方法是之前哪个经典案例的延续,哪个项目是这类设计方法的开创者,比如13年的莱克伍德墓地就是我近年最喜欢的公墓设计,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如果多看一步,想一想草坪林地公墓的开创者,我们就能顺藤摸瓜地找到波士顿奥本山公墓。
波士顿奥本山公墓开创了草坪林地公墓的先河
13年莱克伍德公墓保留了原本老建筑附近草坪,又用新的草坪弥合了新旧建筑的差异化。
你看,任何项目都能追根溯源, 所以当代项目不是不能学习,而是可以被当做一个让你追根溯源的线头,进而让你能够接触到更加经典的案例。 这样你就不只是记住了某个案例的平面,而是对于这一类案例的设计演化都有了认识。
案例要怎么学习?
每一个案例都可以被拆分为2部分:一是设计呈现的结果,二是设计过程中的故事。
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习案例时都只注意第一部分的模仿,可能你在做滨水景观,那么就去找10个类似的案例,把其中好的设计模仿借鉴过来就完事了。
这样做你可能错过了这个项目最精华的部分。高线公园发起者对于社区和街区复兴的思考让他们成立的高线之友通过社会募捐,由下向上主导了项目的建设。
高线之友的创始人
巴塞罗那政府为了解决城市街区的拥堵,想出了超级街区计划,本来是想解决拥堵,但没成想将街区的步行经济盘活了。
超级街区内部变成了公共开放空间激活了社区经济
这些异彩纷呈的故事都在设计结果之外,如果你只看重设计本身,那么你永远也无法知晓设计的本质,只注重“术”,只会迷失其中不可自拔。
所以我们学习案例,首先要看这个项目建设的背景,设计幕后的故事,这些信息远比最后的结果更加重要,它会告诉你很多设计格言:
设计从来都不是设计师一个人的事情;一个好的设计从来都不是一次完成的,有时可能需要10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好设计不一定省钱,而不省钱的一定不是好设计。
以上这些答案都藏在项目幕后等待着你挖掘。所以我在学习案例时,有时看设计只要半天,但深度理解这些幕后需要一周到两周的时间。
比较的意义
好,让我们假设现在你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经典案例库,然后呢?
下一步工作就是比较。不要让这些案例变成一个个的孤岛,用比较找到它们的异同点,将它们联系起来。
横向比较不同类型的项目,它们可能是不同尺度,不同地形,不同类型的项目,当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你总能找出 它们的共同点。
比如斯卡帕的布里昂家族墓地中的路线设计一步三折,如果我们把它和中国的古典园林同时比较,就会发现他也运用了很多借景、漏景和障景的设计手法,而这些手段构成了他所说的“诗意的空间”。
再比如哈普林在经典项目波特兰系列广场中将几块广场通过水系的自然序列像串联,和中国唐朝王维的辋川别业利用辋水来串联景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辋川是辋川二十景的主要线索
同一类型下纵向比较,也能让你总结出 这类设计的通用手法 。
比如当你研究过全世界的优秀墓园设计,你就明白,入口是墓园设计的重点,它承担了空间转换,视觉聚焦的作用,所以需要创造一个视觉上狭窄的空间。
三个墓园的入口各不相同,但都通过分割形成了三段式的空间序列,为进入墓园之前做好情绪上的转化。
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比较你都需要有一个优秀案例库的积累,所以行动起来吧。
怎么有计划的学习案例?
回到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学习案例时,我们怎么来做计划呢?
很可惜,我无法给你明确的答案。小蚂哥自诩为一个比较自律的人,从小学就开始给自己制定各种计划。但你要知道学习并不是一个均速向前的过程,在你搜集、整理、学习案例的过程中,不仅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自身的精神状态和对于学习的热情都不会是一直持续的。
所以有时我连续几天都不想学习,而有时状态好能够持续学习分享,这都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自己,所以所谓的计划不能是非常苛刻的短期的拔苗助长式的计划,而应该是以年为单位的长期计划。
还是那我自己举例,我每年计划自己要深度学习20个左右的案例,在年初我就会将大的分类定好,然后根绝自己这一段的兴趣,精力和时间来安排具体的学习计划。
这样在具体的学习过程就没有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败感。自然能坚持下来。
我知道很多人会问,那么对于一个项目你是如何入手学习的呢?下期我就来分享下我的具体学习方法和使用的工具。
这期就到这里吧,任何关于景观和设计的问题都欢迎与我谈论,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景观的人,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们下期见吧~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