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通过设置消防连廊来连接相邻两个单元,以此来作为第二疏散通道使用,常见的均为每层设置的、非封闭的一个通道,由于其侧面均为非封闭状态,在降雨条件下,受风力影响不可避免的会有雨水飘落在连廊上,为排除此部分雨水,通常都会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排水地漏、排水立管来收集并排除此部分雨水,但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很多新入职的设计人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计算过程,往往是直接按固有经验给出设计数据,笔者在下文中就对典型的高层住宅连廊雨排水进行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个设计计算的思路供大家参考。
对于雨水计算必然绕不开两个计算公式: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和设计雨水流量计算公式。
对于暴雨强度的计算,一般都不会出错,按规范要求的降雨历时和设计重现期进行计算即可。
而在设计雨水流量计算时,主要工作在于汇水面积的确定。对于一般平屋面,统计其水平投影面积。对于高出屋面的毗邻侧墙按规范要求应统计其最大受雨面正投影面积的1/2,即如下图所示:
由于侧墙遮挡了一部分雨水,导致其左侧屋面部分雨水汇集到了右侧,被遮挡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应为其受雨面正投影面积的1/2,通过几何关系可以得出此时雨水和屋面的夹角约为63.4°,下面以此为依据,我们针对高层住宅连廊的汇水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先假定没有消防连廊,高层住宅其侧墙受雨情况如下(我们设定其侧墙及水平方向总的汇水面积为S):
可见在设置消防连廊时,原有雨水大体上被分为了四部分:S1(蓝)、S2(红)、S3(绿),S4(连廊右侧未被遮挡部分),这里我们忽略了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的连廊结构梁的遮挡因素。在降雨条件、建筑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应有:S=S1+S2+S3+S4。由于大部分的雨水均被连廊遮挡住,每层连廊仅部分地面可以被雨水浇到,其汇水面积应为:其受雨面开口面积的1/2。而当层高加大或者连廊宽度减小还存在雨水穿过连廊,落在主体侧墙的情况,此时每层连廊汇水面积应为:其水平投影面积。
其中S1、S2、S4通过前文对降雨角度的分析,根据连廊和主体建筑的间距、连廊宽度、长度、裙房面积等,通过简单的几何计算即可以计算得出,而剩余的S3则为每层连廊汇水面积之和。
我们通过上图可以分析出,连廊的汇水面积和建筑高度、建筑的层高、连廊宽度都有关系,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特点,针对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分析计算。其分析方法也可延伸到开敞阳台、局部建筑造型等部位的雨水计算。
对于常见连廊侧面会设置反坎,而由于连廊起到疏散的作用,一般不会设置门槛,此时侧面反坎高度会大于门口的下边缘,客观条件限制往往也没有条件设置溢流口,如下图:
此情况就决定了其排水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地面积水高度不能高于门口下边缘,否则一旦遭遇超过设计重现期的降雨,极易出现雨水倒灌进入室内的情况,因此设计其排水设施时就要注意地漏、立管均要满足排水要求,做到在设计重现期内的不积水,超过设计重现期的少积水。整个管道系统应按重力流系统来考虑,当多根连廊排水立管底部汇合排出时,需注意底部排出管的排水能力,防止出现倒灌事故,尤其是夏季经常遭遇台风等极端天气的沿海地区,笔者建议适当考虑余量。以下两个表格为水规范针对重力流系统地漏、雨水立管泄流量的数据,可供设计人参考使用。
对于雨排水设计应因地制宜的根据建筑物性质、屋面特点等合理确定系统形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及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对于小小的连廊很不起眼,可一旦发生倒灌事故则危害巨大,轻则引起业主投诉,重则影响电梯等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应引起水专业人员的重视。
以上是笔者个人对高层住宅消防连廊雨排水设计的一些思路和总结,目的是针对此类部位雨排水设计和计算提供一些参考,欢迎各位同行交流指正。
内容源于网络,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https://ziliao.co188.com/zbd51138.html
知识点:高层住宅消防连廊雨排水设计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