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此心安处,自然华盖下的公园生活 | 深圳市文心公园

此心安处,自然华盖下的公园生活 | 深圳市文心公园

发布于:2022-09-02 09:10:02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更新改造下的公园场地,重新思考了树木与生活的场景关系, 是人们日常休闲的优选目的地。”




     

     
深圳市南山区文心公园提升改造项目      
COMMUNITY HALL: REVITALIZATION OF WENXINPARK,SHENZHEN      

     
从“千园之城”到“公园城市”, 社区公园滋养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南山中心,书城北侧, 在绿荫掩映之下,孩子们悠游嬉戏,成年人健益身心,老年人载歌载舞,这里是文心公园, 从早到晚人气满溢,处处彰显着生活之美。         

     

文心公园位于南海大道与滨海大道的交汇处,紧邻南山书城,文化气息浓厚,商业配套齐全,居民社区密布,是南山中心区居民的日常休闲目的地。


     
     

@高密度建成核心区中的文心公园


文心公园始建于2004年,与城市相伴发展近二十年,树木已蔚然成林,使用者数量持续增加,使用需求日益多元化。然而,林下恣意生长的灌木不断抢占居民的活动空间,运动、休闲、社交、育儿人群时常因空间不足而发生冲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景,需要赋予公园以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深圳公园城市建设行动的持续推进,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精心开展了本次提升改造工作。

@公园改造前使用场景

@文心公园改造升级建成后效果


城市核心区的社区公园往往与周边街区的关系更紧密。公园不仅仅作为绿色边界,而是在区域视角下融入城市与街区发展的生活载体。道路绿地与公园绿地充分整合,扩展了公园的可用范围,这是文心公园融入城市的第一步。


通过多方协调,文心公园西侧地铁上盖临时占用地正式纳入公园范围,为公园拓展使用功能提供空间上的可能性。设计在梳理周边人流方向、明确使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可达性与通行速度之间的关系,整合滨海大道辅道、滨海大道过街天桥、南海大道等道路空间,形成外部的街区环线,与公园进行一体化设计,统筹协调工程时序,减少对周边城市生活的影响。


@街道景观与公园一体化设计

  公园之美始于街道界面,人行道部分通过均衡适宜的尺度、纯净的材质和统一的设计语言来表达,公园边界得以柔化,以8个出入口邀请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公园生活,乐享公园品质。

@ 连续景墙形成公园的第一道形象标识界面

@ 开放式入口欢迎城市居民参与公园生活


  俯瞰公园,丛林环抱着中心草坪,如自然之手,掬一捧自由的乐园献给城市。改造方案仍将开敞草坪作为公园的中心,在不减少使用面积的前提下,进行完形设计,同时与周边的林木交融,通过海绵化提升了草坪的性能。全年龄段的使用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使用方式,互相兼容,又保持着各类人群的“生态位”。  

 

@文心之砚重新塑造草坪核心,如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般存在

@作为孩童的天地,变换的地形和曲面欢迎孩子们自由攀爬



文心公园内保留着约500株原有树木,它们冠幅相错,亭亭交织,宛若华盖,在深圳漫长的夏日里为游人提供自然的荫蔽。

设计尊重了公园内的每一棵树,让树木成为它们自己,演绎生命的自由与曼妙,并以树为中心,构成连续的沉浸式画幅。按照不同的生活场景,对林下、林缘、林间进行再创造,以更开放的绿色空间激发更多使用者的参与感。

  @无需修饰,重新给予大树优美的舞台


林缘处落座 |     Seating at the forest edge  

 

草坪周边树木成林,高大的林冠向四周伸展,激活林缘边界,于林缘线下方,清理地被灌木,增设条石座椅和流线型休闲座椅组合,以林缘为框,绘出草坪美景。


@以林缘为框,大树庇护瞭望草坪公园生活


林间慢跑散步 |  Jogging and walking in the wood s  


于绿林与草坪之间随地就势设计慢跑及散步路线,将其巧妙融入自然,同时实现3米宽环线跑道长度的最大化,并以1.8米宽的步道连通各组团活动空间,通过两级路径,有效解决公园内部路权冲突。


@主次环线实现快慢分离,功能有序


林窗下游戏 |     Gaming under the woods

利用原有地被灌木空间,于起伏地形之间,为孩童们创造林下的“无动力乐园”。以阵列式植物组团修饰边界,用灰黄橙色塑胶地垫铺设出安全的活动空间,外观纤细、质量可靠的白色钢架以S型穿梭于林间。此处设计尽显对孩子的用心,色彩搭配合宜有度,形态设计新颖大方,安全作为设计底线,贯穿全部细节。  

@融美学与质量于一体的儿童乐园

在这里,多位秋千、弹跳蹦床、旋转木马、多功能运动爬架等器械令孩子们乐不思蜀,于动静之中自在启蒙,增强身体机能,持续探索能力边界。在这里,家长既是舒适的守护者,也可以是积极的参与者。它温和地欢迎着成年人,邀请他们与孩子共同创造今后的美好回忆。

@一方乐园承载着孩子们满溢的童年快乐


林荫中舒展 |    Stretching in the shade    

  林荫下是林间最为生动的环境。在这里,阳光是细碎的,闪动的,人也跟着活泼起来。林荫下最适宜健身,这里铺设了配色高级、质地柔软的地垫,配备了齐全的器械,增强行人驻留的吸引力。运动是具备魔力的,它以“人传人”的乐趣蔓延,帮助场地成为文心公园的活力焦点。

@林间氧吧,智慧健身服务专家

林心多元社交 |   Socializing in the woods   

  廊架前广场与活动平台融为一体,围合成公园客厅、后花园和天井院落。坐在廊下观树观水,赏花赏叶,棋牌、攀谈、阅读、太极等活动各得其所,老人、成年人、孩子安全共处,成为公园的社交中心。

@廊架前广场衔接草坪成为公园客厅

@廊架后园作为社交花园

这里林冠蔓延,结成自然穹顶,成为公园上盖。设计借助微坡地势,以自然石材拼贴成叠级坐凳,浓密的地被植物摇身一变成为林下平台,点缀以线性灯饰,将原先利用率低下的灰空间改造成为多功能小剧场,吸引老年乐团、社区电影、公园宣传、儿童舞台剧集结,极大的强化了公园的活动体验。


@ 密林微坡变身为多功能小剧场, 夜间星光点点,营造森系氛围



设计将原本困在角落里的水塘改造为弹性旱溪景观,融合地形与林下景观,以砾石铺底自然净化水体,以耐水湿植物形成生态护岸,丰富景观效果并实现海绵功能,全年可蓄滞消纳径流量约1475立方米。

白天,这里天光云影,夜晚,虫鸣蛙叫,水波、灯光与植物的气息,治愈城市劳作者的疲惫,人人仿佛归田园居。孩子们在此处嬉水捞鱼、涉水摸虾,体会到父辈成长过程中无忧的童年环境。

@溪流边驻足漫步,栈桥边赏景喂鱼,林间感受清晨阳光

@旱溪+雾森系统,是孩子们的自然乐园

@颜值与功能兼具的旱溪景观



  公园天然具备安静阅读、思考、写作的环境条件,方案利用地铁上盖绿地设置休闲书吧,将阅读功能引入公园,从文化建筑拓展到文化景观。书吧内通过提供轻食、咖啡等服务,为改善传统公园配套服务单一的困境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  

@景墙和绿篱拂去了川流不息的车流干扰

@灯光浅淡,点亮深深浅浅的绿影

小院、密树、廊架、溪流与景墙在此处共入一画,于吧内读书,近可观潺潺流水与繁花树影,远可眺林外人群,宛如身处一部温柔默片。  

@意境绵长的优美画卷



  文心公园景观升级改造后,成功驱动了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每天清晨5点半,晨练的老人们拉开公园生活的序幕,随后,跑步者、踽踽小儿、棋牌常客、广场舞团队、踢毽组织、球类爱好者、习琴人群、阅读青年、活力儿童……不同人群默契的匹配到适宜自身的时间段和空间位,各类活动有序衔接,直至夜深。  



保护:在《树木保护办法》的背景下,改造需要审慎,树木不再是绿化的素材,要意识到,这是一次给予我们重新思考树木与生活的场景关系的机遇


洞察:从观察到洞察,尊重原有使用习惯,基于问题的设计

平衡:平衡公众利益主体诉求,解决痛点

创造:创造新的生活场景,是项目由始至终追求的目标

迭代:以真实案例实践为基础,促进标准提升



树木亭亭如盖,延续着公园的绿色记忆,闲适、丰富的公园生活,逐渐融入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日常。


行至园间,心安此处,畅享自然华盖下的公园生活,这是设计使命的城市践行,更是现代公园精神的传承和人本初心的体现。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市南山区文心公园提升改造项目
项目规模:26732㎡
开园时间: 2022年1月15日
项目地点:南山区南海大道和滨海大道交汇处西南侧
业主单位: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设计单位:深圳市未名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WMLA 、北京远洋景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施工单位:   深圳市森斯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深圳市祺骏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甲方团队:   王斌、   姜珊珊、邓艳君  
设计团队:   车迪、杨帆、谢园、蔡恬岚、刘玥、林苑、覃作仕、黄舒婷、钟锋、张迪、张明富、徐伟琦、陈昕、杨丽萍、张越
摄影:TAL/ 曾天 培、未名设计(WMLA)



注:         文系WM未名设计原创供稿,感             作者辛苦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1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日式阳台布置,简单、惬意。

看厌了花草堆砌的阳台?那今天来给大家推荐几款日式风格阳台,一张小茶几、两张蒲垫,随意搭配在一起,就已无比的惬意,与非一般的享受! 日式阳台的样式有两种,但不管哪种,主要的考虑点还是适不适合你家,一个设计只有适合自己才是真正的好设计,分享几种日式阳台,觉得合适就直接搬回家去。 1、水景布置 单独阳台的可布置在其中一侧,不到一平米的空间,但观赏性极其强。做的时候要把防水,以承重性考虑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